我军历史上的高级指挥员中,彭老总和林帅都曾经指挥过100万以上的大规模战役军团: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彭老总指挥了入朝后的前5次战役,以及战略相持阶段初期的百万志愿军;林帅在解放战争中统领四野大军,巅峰时曾达到过150万兵力。这两人的军内地位,是十分显赫的。

除了彭总和林帅之外,其他8位开国元帅都没有得到过这样的机会,而大将里面即便强如粟司令,最多时也仅指挥60万作战部队,虽然他去世后的悼词包含“尤擅指挥大兵团作战”,但生前并没有统领过百万大军的经历。粟裕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其他9位开国大将了。不过有一个人比较特殊,他只是正兵团级上将,却跟彭总和林帅一样,也曾指挥过100余万军队。

开国上将多达57人,级别最高的就是正兵团级。解放战争后期,我军一个兵团下辖3~4个军的兵力,大多数主力兵团有十几万员额。四野因为兵力膨胀,各兵团都在20万人上下。既然如此,就算是正兵团级的上将,也不过指挥20万人左右的部队,怎么会获得节制百万大军的机会呢?

曾担任四野第15兵团、第13兵团司令员的邓华上将,经历与众不同。邓华出身书香门第,文化水平比较高,既在军事生涯早期担任过政工干部,又在东北野战军、四野当中出任过军长、兵团司令,是难得的“文武双全”型将才,得到林帅和中央的空前重用。抗美援朝初期,志愿军的主力部队就是东北边防军,核心为四野的第13兵团。邓华此时调任该兵团司令,下辖的几个军都是王牌主力部队,如38军、39军、40军、42军,实力极为强悍,总兵力达到二十余万人。

1950年10月志愿军入朝后,以这个兵团为基干,规模不断扩大,后来三野的第9兵团、一野的第19兵团以及二野、原华北军区的部队陆续入朝,在第4和第5次战役时,我军作战部队总兵力已经超过90万人。当时的志愿军司令员还是彭老总,邓华则在志司中紧随彭总之后,担任第一副司令。

若只是如此,还不能算百万大军。但在1952年4月,彭老总因为眼部疾病需要回国手术。正常来讲这样的病患,不足以让志愿军统帅离开指挥前线。但是经过5次大规模运动战之后,双方的战线已经稳定,进入战略相持,美军也很难获得大举突进的机会。中央这才放心大胆地把彭总调回北京治病,在陈赓将军过渡了两个月之后,邓华便被指定出任志愿军代理司令员,负责前线所有战事及统筹工作。

1952年秋季,入朝的志愿军部队达到了空前规模:135万人。这时的实际志愿军统帅就是邓华,而且从1952年下半年一直到1953年朝鲜半岛停战,志愿军部队的总兵力一直保持在百万以上。邓华指挥了多场大战役,是名副其实的百万大军统帅了,后来他也获得“转正”,成为志愿军正式的司令员、政治委员。杨得志和杨勇将军也出任过志愿军司令员,但当时战争已经结束了,在朝的志愿军兵力大大减少,也没有再打仗,跟邓华的情况完全不同。

不过比较遗憾的是,原本会受到中央继续重用和培养的邓华,最终没有成为总参谋长、国防部长这样的重要角色。从朝鲜回国后,他的最高职务是副总参谋长兼沈阳军区司令员。因为邓华为人仗义正直,1959年同情彭老总,在庐山会议上进行了一番表态而受到牵连,他被降职使用,成了四川省的副省长,之后也没有再担任过核心职务。

其实彭老总长期担任人民军队的副总司令,他带过的将领数不胜数,邓华只是其中之一。彭、邓仅在朝鲜期间有过军事上的合作和联系,虽然私交不错,但并不至于让邓华牵扯到59年大跃进相关问题的审查之中。这样的干部有很多,基本上都是明哲保身。

邓华却因为重情义,主动和彭总的事情绑在了一起。从这个侧面也让人感叹,邓华将军的人品厚重,为了真理和友情,能够不顾个人的处境与前途。晚年的邓华虽然重新成为中央军委委员,并担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但远离军队核心舞台多年的他,已经不适合指挥大军出战了,无缘79年对越反击战。一代名将邓华错过了军事生涯的黄金期,颇为可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