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共和国第一升旗手张自轩,入伍12年执行了近7000次升降旗任务,从未有过闪失。为了升好祖国的第一旗,他曾7年没回家过年看望父母,再次相见时隔着屏幕落泪。只因他亏欠父母太多太多。

他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祖国,却给父母留下了深深的遗憾。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2013年10月,一对苍老的中年夫妇从河北出发,坐上了前往北京的长途客车。他们这趟就是去看看,当兵许久未见的儿子。在客车上他们想了无数种和儿子见面的方式,拥抱哭泣。可万万没想到却是这样一幕。

二老来到了故宫博物院外的小广场,唯独不见儿子。他们知道儿子肯定是上国旗哨执勤去了。想要见儿子的心情越演越烈,二老决定到哨位上看看儿子。

在一番寻找过后,他们终于见到了儿子那威武挺拔的身影,于是立马走上前去激动地跟儿子打招呼。

结果正在执勤的儿子却毫无反应,自始至终都没有回应一下。面对儿子的不理睬,父亲显然是很生气:这都来了部队两年了,咋都不跟我们说话?这一声质问得到的回应却是沉默。

不理解的父母只能生着闷气走了,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这名军人非常愧疚。而他就是张自轩,为何他不回应父母呢?

这还得从张自轩说起,他1993年出生在河北的邢台,他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健康康地长大,这对于父母来说是最大的安慰了。然而17岁那年,张自轩离开了父母庇护,走进了军营里。

结果硬性条件非常好的张自轩,被分配到了国旗护卫队成为光荣的一员。看到前辈们英姿飒爽地升降国旗,他决定要成为一名擎旗手。那么他如愿以偿了吗?

他是全中国最帅的升旗手,无论刮风下雨都坚守在国旗的第一线,成为了祖国的门面担当。为了升好祖国的第一旗,每天负重10斤挥臂1300下,他就是张自轩。

来到国旗护卫队后,他第一次感受到当一名升旗手得经历多少痛苦的磨砺。张自轩先是被站军姿上了一课,挺胸收腹目视前方,双手中指紧贴裤缝。

这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为了让战士的头摆正,衣领上会别针,只要歪一下就会扎到肉。除此之外,国旗护卫队的每个成员非常注重表情管理,要不卑不亢在40秒内不能眨眼。

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情他们做到了,显然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然而就是走正步,张自轩训练一天下来,脚踢得肿胀,鞋都磨坏好几双。最令他记忆深刻的就是,在训练操枪功的时候,会把手掌拍得通红,因为礼宾枪拍起来要拍出响声。

最后只有通过层层严苛的考验和意志的磨炼,才能成为国旗护卫队的一员。可成为擎旗手才是张自轩的目标,他只有在队伍里做到排头,才有资格拿下旗手的位置。

在他不断地努力下终于到了成为旗手的资格。接下来的训练远比他想象的不可思议,国旗杆重30斤,他每天得扛着旗杆跑5公里。而固定的旗杆的只有他的肩膀和食指中指,在这样的情况下训练,手上磨得老茧都是厚厚的一层,血泡是一个接着一个。

有时练的筷子都拿不起来。北京的天气多变,冬天冷风多,为了模拟这种场景,战友会在国旗的顶头栓一个绳子,然后拽绳子模拟风向。那么他什么时候成为了擎旗手?

他是被国人誉为“全中国最帅的男神”,只因他是我国第一升旗手。但他只有一个遗憾就是愧对父母。这是为何?

张自轩身为一名擎旗手,最令他难忘的就是战旗的训练。要知道升降国旗他要做的动作有8个,接旗、转旗、安旗、解旗、按钮、展旗、立正、敬礼。为何战旗最令他难忘呢。

这是因为在所有动作中,他是最难训练的一个。因为天安门广场的国旗,长5米宽3.3米。是全中国升降国旗中最大的一面。自然而然大也就有了重量。在展旗的时候,要把这么一面国旗全部展开来,可不容易。

这必须得把右臂的力量给锻炼上去,为此擎旗手必须得举着10斤重的哑铃,每天练习挥臂。长时间下来大家就会发现每个旗手的右臂肯定是比左臂粗。

在每天12个小时的训练下,张自轩能挥动一千三百下右臂。

既然付出必定是有回报的,他慢慢地向一名真正的升旗手靠近。最终通过考核后,如愿成为一名升旗手。

虽然说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可他唯一感到亏欠的就是父母。那对在天安门向他打招呼的父母。

他不是不想回应,而是不能,因为站在天安门他不代表的是自己,而是祖国。所以为了形象他不能回应父母,只能冷漠的不理会。后来张自轩在节目节目时,在屏幕的另一头看见了父母。

这一刻他对于父母的爱让张自轩红了眼眶。他把自己最好的青春奉献了祖国,奉献给了国旗,奉献给了军营。可只有父母他没能陪伴,这是他唯一对不起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