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伴随着苹果的高速发展,苹果税也成为了苹果重要的收入来源,但是一直以来,高昂的苹果税都是苹果生态中各个开发者最诟病的事情,苹果更是去年在中国收了400亿的苹果税,这种雁过拔毛的行为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少一点?

一、苹果在中国1年收400亿苹果税?

据财联社的报道,苹果今年Q1其营收、净利同比分别下滑4.3%、2.2%,但服务板块仍然逆势增长,营收同比增长14.2%,系收入增速最快业务,成为苹果第二大营收来源,占总营收的26%。苹果CEO库克表示,本季服务营收创下历史新高,并预计下一财季服务收入仍将实现两位数增长。

据悉,服务板块主要包括订阅服务、保修、搜索引擎的许可协议和支付收入等。值得注意的是,该板块之下的“苹果税”长期遭业内诟病——苹果用户向软件付费须通过苹果的购买系统,苹果会抽取30%渠道费,这一费用被称作“苹果税”,始于2011年。

苹果官网显示,据分析机构Analysis Group统计,2022年苹果应用商店中国数字商品/服务交易额为210亿美元,若按苹果服务业务去年Q4 11.3%的营收增速,91%来自大型开发者,全球通用税率30%,9%的交易额来自小型开发者,全球通用税率15%测算,2023年中国区“苹果税”超过400亿元。另外,今年1月,美国法院在已生效的反垄断判决中认定,“苹果税”收入在减去一系列成本之后,运营利润率高达75%。

今年1月App Store美国地区政策调整,正式支持第三方支付方式,苹果抽成比例从之前的30%(小企业15%)降至27%(小企业12%)。

二、苹果的雁过拔毛啥时候能少点?

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苹果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其商业模式和策略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在中国市场,苹果公司通过其独特的App Store平台和支付机制,每年收取的所谓“苹果税”高达数百亿人民币,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件事?

首先,“苹果税”指的是苹果公司在其App Store平台上,对开发者通过应用内购买(IAP)收取的30%渠道费。当用户通过苹果设备购买应用内商品或服务时,这笔交易必须通过苹果的支付系统完成,而苹果则会从中抽取30%的费用。这一费用被称作“苹果税”,它几乎涵盖了苹果应用中的所有支付场景。这种抽成模式以苹果生态的封闭性为前提。在苹果构建的封闭生态中,用户无法绕过App Store直接下载应用,开发者也无法选择其他支付平台,只能接受苹果的抽成政策。这种强制性的支付方式使得开发者在定价和利润分配上缺乏自主权,从而引发了广泛的不满和争议。

其次,苹果税的合理性不断受到质疑,尤其是它是否构成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由于iOS设备上无法安装第三方应用商店,苹果实质上垄断了在其平台上应用的分发,开发者别无选择,只能接受苹果税,否则就无法触及庞大的iOS用户群体。这种封闭生态下的强制性支付渠道,限制了市场竞争,可能导致消费者支付更高的价格,同时也压缩了开发者的利润空间。在全球范围内,包括中国、欧盟、美国等地,监管机构和法院开始对苹果的这种做法进行调查和裁决,试图评估其是否违反了反垄断法律。

第三,苹果税间接影响到了消费者的体验和支出。在苹果生态系统内,由于开发者需将苹果税的成本纳入考量,部分成本最终可能转嫁给消费者。例如,用户在iOS端购买视频会员、直播打赏、游戏内购等,相较于Android平台可能会发现价格更高。这种现象不仅增加了用户的经济负担,还可能降低了他们在应用内的消费意愿,从而影响到整个应用生态的活力和多样性。

第四,随着全球范围内对数字平台监管力度的加强,苹果税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苹果自身也在尝试调整策略,如前文提到的对小规模开发者的费率优惠,以缓解外界压力。同时,苹果生态系统的吸引力虽然依旧强大,但其优势并非不可撼动。随着用户对隐私、开放性和成本效益意识的提高,以及竞争对手生态系统的成熟,苹果税的合理性将持续受到拷问。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