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注重照片,模特,相关行业欣兴向荣,乃至发展到了全民修图,全民凹造型的程度,可见爱美是人的天性,以人本身为内容的艺术,生命力十分旺盛。

其实在古代,在以陶瓷命名的古代中国,关于人的艺术就已经十分繁荣昌盛。

唐朝,作为我国艺术文化的一座高峰,为世人之仰慕,最出名的莫过于唐三彩,知道的不知道的,见过没见过的,大多都听说过。

那么唐朝的人物陶俑艺术,究竟是怎样的一幅图景?内中有何奥妙呢?

一、为了适应历史潮流,陶俑替代了人殉的陪葬制度

俑,就是人偶,就是人的艺术品指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人的艺术品呢,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古人对人生与死,对天地万物造化的思考。

我国古代传说就有女娲捏泥造人的故事,女娲觉得世间人少,太孤寂,就拿泥按照自己的模样捏成了人,泥人就活了,世间就繁荣生动起来。

自古以来,对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在这儿做什么就有一种迷思,对于人存在本身的思考,从古至今未曾断绝。

今人有自拍,有视频,古人有绘画,有雕像,人物陶俑就是其中的艺术品之一。这承载了人们对人本身的观察与思考。

在中国古代,人与神鬼的交流十分频繁,死后的葬礼习俗也十分繁重,这是人类对生与死的思考。

古埃及的木乃伊,原始部落的人殉,土葬,水葬以及火葬,天葬等等都带着人们的这种思考,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思想。

中国的封建时代很长,但封建时代也是从奴隶制时代发展而来的,奴隶制时代,就是人殉。即便在春秋战国时代,还有人们自请人殉的情况。

这是今人无法理解,就代表了那时候的思想文化。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的力量能量越来越大,再进行人殉就已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奴隶们会反抗,统治者们也需要考量如何更好地统治,长治久安的事儿。

于是乎,人殉不再适合,而丧葬礼俗还在进行和发展,人物陶俑成了绝佳的替代。

最出名的,莫过于秦兵马俑,作为世界奇迹,其虽然只是秦始皇陵小小的一部分,但几乎规模之恢宏,气势之壮阔,已让举世震惊,这揭开了时空的面纱,直接开启了人们对秦朝的深度研究。可见艺术品是可以承载历史发展的重大沟通作用的。

人物形象的陶器,很早就已被发现,仰韶文化,红山文化,马家窑文化的遗址里都有。我国最早的彩色雕塑,距今已经6000多年,在陕西的宝鸡被发现。

这些艺术品历经数千年仍旧生动形象,栩栩如生,人物炯炯有神,是我们端详古人,探索古代画卷的直观窗口。这竟成了古人给我们留下的“生动直播”。

那些是人物的陶制艺术,要说真正开启人物陶俑的,还要看春秋战国。因为在那之前,人殉盛行,社会的目光并不在此。春秋战国,是陶俑发展的起点。

到了秦朝统一天下的时候,那与真人尺寸一般的秦兵马俑,其细微深刻的艺术描摹,分门别类,雕刻生活的功力,就已见陶俑艺术发展之程度。

二、陶俑替代人殉正式纳入社会法制,在唐代达到最巅峰

汉代,文治武功,文化昌盛,董仲舒完成了儒家思想的集百家之长与一统天下,丧葬文化协同儒家的孝悌文化,开启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新篇章。

死生之事,大矣。陶俑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可谓是充分而饱满,用陶俑来陪葬不仅成了一种正式的礼俗,在各地推广,甚至纳入了社会法制。

汉俑的数量,质量与艺术品级,在中国雕塑史上已成数一数二的存在。乐舞百戏俑和说唱俑是这时期人们的喜爱,彰显着汉朝的艺术文化发展高度以及人们的浪漫主义思想。

同时体现出这时候人物陶俑已不仅仅是客观的人物描摹,而是承载了更多的社会生活与文化艺术内容。

都说艺术源于生活,在动荡的三国魏晋时期,陶俑的形象变得呆滞,生硬,头大身小,双臂垂条,身形孱弱,鲜有生机,数量和质量都大打折扣。

这与那时候的社会发展状况是一一对应的,人们财力的减少,社会结构的破坏,文化的哀鸣与冲击,都让这件承载思想文化的艺术品黯然失色。

南北朝时期,社会又逐渐归于统一安定,政局稳定,民生渐起,后葬之风俗随之而来。陶俑又回到了人们生活的视野里。

可见陶俑已不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它还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甚至可以经此一窥社会生产力与经济的发展水平。

至于隋唐,破乱的国家,社会终于归于大一统,国力和经济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峰,陶永艺术也迎来了它的盛世。这时期的陶俑一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清瘦之风,变得圆润饱满,特别注重人物神态的描摹与传达,可见此时人们的精气神。

其造型夸张大胆,形神兼备,书写着盛世的风情。

这时候的陶俑类型丰富,各色人物均有刻画,女俑,乐舞俑尤是精彩。色彩明亮鲜艳,工艺精湛奇伟的唐三彩面世了,成为了中国古代陶俑艺术的压轴巅峰。

其色彩之绚烂,明媚,堪比今天的大片,传递出浪漫丰富的大唐景象。

其在后世并没有流传,竟成了绝响,这显示出中国古代的艺术文化再也没有达到这样一个精湛开阔的高度,又或者,是向其他方向发展去了。

动乱的五代自不必说,宋代发展出了焚烧纸质冥器的丧葬习俗,墓葬中使用的陶俑几乎不见踪迹。

至于明清,陶俑虽然又回来了,但是文化艺术不是军功国利,经济政治的发展可以笼罩替代的,封建中央集权的日渐严苛集中,使得文化渐渐失去了生活繁衍的土壤。

同时期的陶俑再度变得呆板,失去了灵动与神韵,这与宋明的程朱理学发展,政治监管机构,清朝的文字狱等等都是分不开干系的。

陶俑艺术随着人们的自顾不暇,人类社会发展到达新的文明探索境地,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由是更可看出唐朝陶俑之可贵,艺术文化之昌明。

三、唐代百姓的精神面貌,思想意识,审美风尚推动了陶俑艺术文化发展

中国有厚葬的传统,“事死如事生”,我们今天刚刚好相反,我们见陶俑,是见死如见生,见到了那个栩栩如生的时代。

隋文帝终于统一了中国,动乱的时代结束了,是时候休养生息了。节俭在隋朝一直被倡导,但是经历过动荡的人们仿佛更需要精神上的安稳与满足了,这甚至像是一种缺乏的弥补。

隋朝的大墓,随葬的物品已经十分奢华,西安李静训墓陪葬品达200余件,墓主人是个小女孩儿,只有九岁。

到了唐朝,李氏父子亲眼所见,隋朝之溃败,因奢华重功而耗尽了国力,因而大力戒除厚葬的风俗。

但是人力有时候未能尽善,这需要极高的智慧,乃至是文明上的跃迁才可实现,虽然唐朝还未到达这样的文明高度。

于是乎,节俭也只是一时的景象,即便是李世民本人,为李渊建造陵墓的时候,也仿照了汉高祖的长陵,以体现厚重。

随着历史上著名盛世贞观之治的来临,厚葬之风不可避免的在全社会展开,这实在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场大景观。《唐会要》中有载:

“太极元年,右司郎中唐绍上疏唐睿宗:比者王公百官竟为厚葬。偶人象马,雕饰如生,徒以炫耀路人,本不因心致礼,更相扇动,破产倾资,风俗流行,下兼士庶。若无禁制,奢侈日增。”

可见当时之“盛况”。《唐六典》对于陪葬物品的数量,品级都有规定,但是就目前出土的陶俑来看,几乎那时候所有的大型墓葬,在陶俑上都是超出规定的。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今人之大摆宴席,直播之打赏。

不管怎样,这着实推动了艺术文化的发展,唐朝的人物陶俑可谓是陶俑艺术的极致,这和那时候人们的精神面貌,思想意识,审美风尚是息息相关的。

唐之开明,与四海之沟通,在中国古代史上都是一场大观。所以那时的艺术内容也尤为丰富。

唐初,国家渐渐稳定,人物陶俑的刻画还并非那么精细比例也没有那么和谐,头还是偏大,样貌与隋代相似。

之后,人物陶俑便足以反映唐朝的经济,文化,政治面貌了,不仅越来越高大,刻画也越来越细腻,人物种类增添了越来越多的其他民族形象,如波斯人,大食人还有非洲人,著名的昆仑奴就是非洲黑人。

总结

因为技术文明的发展,我今天无法详细直观的看到古代的场景,于是古人留下来的艺术作品,就成了我们与古人沟通,了解他们的窗口。

人物陶俑,是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历史画卷,通过它,我们知道了古人的生活习惯,思想内涵,艺术追求,精神状况。

我国的人物陶俑,跟我们的先人对人的思考,对生与死息息相关,人物陶俑的创作,展现了古代中国的文化生活风貌,历朝历代的陶俑创作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面貌,而唐朝的陶俑,达到了陶俑艺术创造的巅峰。

在提倡文化自信,文化强国的今天,大唐的陶俑创作盛况,给了我们启发,又给我们以提醒。物质精神的双繁荣,需要更多的智慧来和谐与平衡。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