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亿营收利润仅1亿!山东企业一哥:20万员工饭碗比利润更重要


当1.05亿美元利润与1204亿美元营收同屏出现,这家连续四年跻身《财富》世界500强百强的中国企业,正用“万分之8.7的利润率”书写着国企使命的震撼答卷。


7月29日,《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揭晓,山东能源集团以1204.26亿美元(约8649.7亿元人民币)营收位列全球第82位,继续稳居中国煤炭企业榜首。


然而另一项数据引发哗然:其全年利润仅1.05亿美元(约7.54亿元人民币),利润率不足千分之一,低至万分之8.7。

1204亿营收利润仅1亿!山东企业一哥:20万员工饭碗比利润更重要

在商业逻辑中,这近乎“不可理喻”——苹果公司同期利润率超25%,特斯拉为10.8%,即便同为能源企业的沙特阿美也高达23.2%。


但山东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伟的回答斩钉截铁:“保障19.95万员工就业,比财务报表上的利润率更重要。”


NO.01

核心竞争力的多维破局:“不赚钱”背后的硬核实力


1204亿营收利润仅1亿!山东企业一哥:20万员工饭碗比利润更重要


首先来看山东能源集团技术裂变:从煤炭矿井到全球高端装备标准制定者。其一是液压支架征服澳洲:2025年6月,26架ZY9980型液压支架从青岛港启程运往澳大利亚。


这些通过德国吕嫩实验室3.5万次极限测试的设备,加载寿命超6万次,以“零缺陷”评价通过澳方商检。


其二是填补国际空白的技术:世界首套7.0米超大采高综放液压支架、全球加载能力最强的50000kN液压支架试验台,让久益环球、卡特彼勒等国际巨头主动寻求合作。


其三是数字能源新突破:2025年8月6日,集团自主研发的“基于大数据的虚拟电厂负荷预测系统”获国家专利,为智能电网装上“中国大脑”。


再观山东能源集团的混改魔法:国企+央企+民企的“航母战斗群”模式。 2025年5月,山东能源实施东华重工与山能装备整合,打造“国企+央企+民企”混改样板:

与中煤科工合资的天地采掘、奔牛再制造等公司,当年建成即盈利,外部市场收入激增40%;

轻合金公司主导起草66项国家标准,其生产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车体型材,成为“复兴号”的核心骨骼。


1204亿营收利润仅1亿!山东企业一哥:20万员工饭碗比利润更重要


最后看山东能源集团的质量革命:从“毫米精度”到全球话语权。

在泰安煤机公司,快速定量装车站结构件误差小于1毫米,占据国内港口市场90%份额;

出口澳洲的支架部件实现全流程溯源,“扫码可见原材料产地与检测数据”,一次性交验合格率99.8%。


NO.02

掌门人李伟:从矿井深处走出的战略“矿工”


1204亿营收利润仅1亿!山东企业一哥:20万员工饭碗比利润更重要


李伟的职业生涯与中国煤炭工业同频共振:1996年,他在兖矿集团鲍店煤矿综采队挥汗如雨;2002年,临危受命组建兖矿锡林能化公司,在草原戈壁拓荒煤化工;


2021年掌舵山东能源时,面对联合重组后的24万员工、千亿债务,力推“分母理论”:“人工成本占企业可控成本60%以上,必须缩小分母提均量!”


值得一提的是,李伟以铁腕控员与技术换人双线推进。2014-2016年压减员工4.24万人,机关部门精简40%,人工成本下降35亿元;建成无人值守智能采煤面,打造“一矿、一面、一千万吨、一千人”的轻型大矿。


同时,他推动人才升级,如2025年风电纱项目获国际认证,15万吨高模玻纤生产线打破国外垄断,研发人员占比提升至18%。


此外,更值得关注的是,李伟的“负利润率战略”的管理哲学,他的三大铁律重塑能源企业价值坐标系:

保就业底线:19.95万员工背后是20万个家庭,在能源转型阵痛期“不抛弃任何一人”;

押技术长线:每年投入营收3%以上攻坚新能源,2025年风电纱、虚拟电厂专利成新增长极;

守国家红线:权属企业遍布22省及17国,为中国能源安全构筑“压舱石”。


NO.03

20万人的饭碗 vs 能源安全的国之大者


利润去哪了?——一张责任清单的真相:

1204亿营收利润仅1亿!山东企业一哥:20万员工饭碗比利润更重要

这张责任清单揭示,山东能源的利润并未消失,而是转化为就业保障、技术攻坚和国家战略资源布局。


例如,其新能源集团资产达569亿元,渤中海上风电A、B场址90万千瓦风电场累计输送电量近55亿度,相当于满足300万户家庭一年用电需求。


1204亿营收利润仅1亿!山东企业一哥:20万员工饭碗比利润更重要


当美国页岩气巨头切萨皮克能源利润率达18%却裁员30%时,山东能源选择:为衰老矿区员工转岗培训,向风电、高端装备输送3000名技术工人;


在临沂革命老区建设玻纤基地,带动2000户家庭脱贫。山东省国资委评价:“国企的KPI不是股东回报率,而是国计民生的稳定系数。”


从煤炭矿井到全球高端装备标准制定者,从“分母理论”到“负利润率战略”,山东能源集团用行动诠释了国企的使命:在国家能源安全与民生保障的天平上,利润从来不是唯一的砝码。


当万分之8.7的利润率与19.95万员工的饭碗同框,这正是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的价值宣言——利润可以低,但责任必须满格。


1204亿营收利润仅1亿!山东企业一哥:20万员工饭碗比利润更重要


结语:当我们在数字时代习惯用利润率给企业贴上“成功”或“平庸”的标签时,山东能源集团的账本撕开了一道认知裂缝。


这万分之八点七的利润率,实则是一本三重账簿:经济账簿上的“薄利”,是社会账簿上的“厚生”——19.95万个家庭的安稳;


是战略账簿上的“深耕”——从液压支架到虚拟电厂,从国内矿区到全球资源布局,为能源安全埋下的伏笔。


国企从来不是单纯的市场玩家,而是国家战略的“稳定器”与“孵化器”。既有当下生存的韧性,更有面向未来的底气。


这种选择,或许不被资本逻辑完全理解,却终将在历史维度上,显露出深沉的战略智慧。


亲爱的老铁们,从煤炭矿井到全球高端装备赛场,传统国企的转型往往伴随着阵痛,你觉得山东能源的破局之路有哪些可复制的经验?


你认为企业的“成功”应该用利润率衡量,还是用社会贡献度定义? 若你是企业决策者,面对“短期利润下滑”与“长期战略投入”的矛盾,会如何平衡商业逻辑与社会责任?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期待你的见解。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