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这个商业江湖里,首富的宝座从来都不是稳坐的,换人跟换季似的,经常伴随着各种大起大落的故事。许家印,大家都知道,恒大地产的老板,曾经风光无限,身家几千亿,房子盖遍全国,足球队也拿过冠军。但他后来被警方控制了,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不过,在他之前,其实还有一位中国首富也栽了跟头,而且更有意思的是,这位首富的私人飞机居然是租来的。这人就是李河君,汉能集团的创始人。他的故事跟许家印一样,充满了传奇色彩,但也带着一堆教训。
李河君1967年出生,广东河源人,家里条件一般,没啥背景。他20岁出头的时候胆子挺大,找大学老师借了5万块钱,硬是开始创业,搞了个汉能集团。那时候正赶上改革开放,全民下海做生意,政策宽松,机会多。李河君靠着自己的脑子和手腕,加上点运气,几年时间就赚了8000万的“第一桶金”。他自己对外说是做铁路运输和开矿赚来的,这说法听着靠谱,毕竟那年代搞运输和资源生意是暴利。
赚了钱之后,李河君没停下来,他瞄准了水电行业。先在家乡河源花1000多万买了个小水电站,尝到甜头后就一路扩张,去了广西、浙江、宁夏,买了好几个水电站。汉能官网上吹得挺响,说他在云南金沙江搞了个300千瓦时的金安桥水电站,算是他商业传奇的起点。后来他又转行,杀进薄膜太阳能行业,想做新能源的领头羊。这两步棋听着都挺牛,确实也让他风光了好一阵子。
2015年,李河君的身家飙到了1600亿,直接登顶“胡润全球富豪榜”,成了当时中国首富。那时候他风头正劲,谁能想到几年后会翻车呢?
李河君的好日子没持续多久。2015年,他旗下的汉能薄膜发电集团在香港上市,结果没几个月就被香港证监会盯上了,说是涉嫌市场操纵。股价暴跌,公司直接停牌,这一停就是四年,到2019年退市的时候,已经是惨不忍睹了。这事儿对李河君打击不小,股市的钱没了,他的薄膜太阳能梦还得继续烧钱。
技术研发是个无底洞,李河君砸了不少钱进去,但薄膜太阳能这玩意儿没那么容易突破。市场不买账,技术也没跟上,汉能的资金链慢慢就撑不住了。2017年的时候,公司内部都开始露馅儿了。有个叫周俞的前员工回忆,当时连报销款都发不下来,工作没法正常开展,但公司还硬着头皮开新店,摆出一副没事的样子。可员工不是傻子,大家看势头不对,陆陆续续都跑了。
到了2022年12月,李河君彻底翻车,被辽宁锦州公安局带走。这消息一出来,外界炸了锅。有人爆料,这可能跟锦州银行有关系。锦州银行2015年在香港上市,当时招股书里说了,跟汉能的资金往来有94.6亿,其中27.7亿是有信贷风险的。也就是说,李河君可能跟银行的钱扯上了不清不楚的关系。具体啥情况,警方没公布细节,大家也只能猜。
李河君的故事里有个特别扎眼的点——他的私人飞机是租来的。按说首富这级别的人物,有个私人飞机不稀奇,但租的就有点耐人寻味了。有人觉得这说明他挺节俭,不像外界想的那样挥金如土;也有人说,这可能是他资金紧张的信号,毕竟连飞机都买不起,还得租,日子过得未必有表面那么光鲜。
不管咋说,这个细节挺接地气。首富也不一定啥都得买下来,租个飞机用用,既能撑场面,又不至于把钱全砸进去。李河君这人,表面上是大手大脚搞水电、搞太阳能,背地里可能也有精打细算的一面。不过这也救不了他后来的局面,飞机租不租的,跟他被抓也没啥直接关系。
李河君被带走之后,汉能基本上是凉透了。时代财经去查过,汉能集团的电话没人接,北京奥运村的办公地址也空了。后来汉能重组了个叫石农控股的公司,但也没啥动静。一个在汉能干过两年的员工周俞挺感慨,说汉能可惜了,虽然公司倒了,但培养了不少光伏行业的人才,号称是“光伏界的黄埔军校”。这话听着有点心酸,一个千亿帝国就这么散了,留下的居然是人才,而不是财富。
锦州银行那边也没好到哪去。这家银行本来就问题多多,跟汉能的资金纠葛只是冰山一角。2019年的时候,锦州银行就被监管接管,后来靠着几家国企注资才勉强活下来。李河君被抓,可能只是锦州银行一堆烂账里的一个引子。
再说回许家印。他跟李河君的路子有点像,都是靠实打实的产业起家,一个搞新能源,一个搞地产,都是政策风口上的玩家。但俩人后来的结局也差不多,都栽在了资金链上。恒大2021年开始爆雷,欠债2.4万亿,许家印被抓之前,公司已经是四面楚歌。2023年,他也被警方控制了,具体原因没公布,但八成跟恒大的债务危机脱不了干系。
李河君和许家印这两位前首富,一个比一个风光,一个比一个惨。他们的故事听着像连续剧,但结局都没啥悬念。商业这东西,玩得太大,风险也大,一旦资金链断了,再牛的招儿也白搭。
李河君和许家印的事儿,搁一块儿看,能琢磨出点门道。首先,这俩人都赶上了好时候,李河君抓住了改革开放和新能源的风口,许家印搭上了房地产的快车。机会是有了,但光靠机会不行,还得有本事把财富守住。他们的问题出在哪?一个字:贪。
李河君不满足于水电,非要搞薄膜太阳能,结果技术没跟上,钱烧没了。许家印更狠,恒大到处借钱盖楼,杠杆拉到天上去,房价一掉头,他就扛不住了。俩人都是想一口吃成胖子,结果把自己撑死了。
还有个教训,就是得守规矩。李河君跟锦州银行的资金往来不清不楚,汉能在香港股市还涉嫌操纵,早就埋了雷。许家印那边,恒大的财务窟窿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监管早晚得找上门。商业不是法外之地,玩得再大,也得在法律边上走。
最后一点,现金流比啥都重要。李河君的公司报销都发不下来,许家印的恒大连供应商的账都结不了,资金链一断,啥都白玩儿。首富听着牛,实际上可能是债王,表面光鲜,背地里全是窟窿。
李河君和许家印的故事,离咱们普通人挺远,但又挺近。远的是他们动辄几百亿、几千亿的财富,咱一辈子都摸不着;近的是他们翻车的原因,跟咱平时做事其实差不多。谁还没点想赚快钱的念头?谁还没干过超出自己能力的事儿?他们就是把这点放大了几万倍,最后摔得也狠。
李河君的飞机是租的,许家印的游艇也没保住,首富咋了,还不是得面对现实。他们的经历告诉咱们,钱多钱少不重要,踏实点,别老想着一步登天。商业这玩意儿,机会和风险是对双胞胎,抓不住机会是本事不够,躲不开风险是脑子不够。
李河君2022年被抓,许家印2023年落网,这俩前首富的故事还没完全画上句号。警方那边没啥新消息,估计还在查,他们到底犯了啥事儿,可能还得等一阵子才能水落石出。不过这结局,咋说呢,也不算太意外。中国这几十年的商业史,首富换了一茬又一茬,能善始善终的没几个。
李河君的汉能没了,许家印的恒大也剩个空壳,他们留下的不是财富,而是教训。以后再有人吹自己是首富,咱得留个心眼儿——飞机是租的还是买的?账上还有多少钱?别看现在牛哄哄,说不定哪天就得进局子喝茶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