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泰勒。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海上作战,以欧洲战区为主的大西洋战争和以亚洲战区为主的太平洋战争,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形态。如果说太平洋战争期间爆发的诸多海战乃是带有现代海战特征的三维立体化战斗,即由水面护航舰艇、航空母舰和舰载机为主力的“海空大乱斗”,那大西洋战争则因德国和意大利皆无航母而显得传统不少,同盟国海军和轴心国海军的交锋多为战列舰和巡洋舰等舰艇的炮战,航母参与带有决战色彩的大型海空战斗的次数并不多。

神出鬼没的德军U艇

相比起水面舰艇,海军规模和实力比美英弱得多的纳粹德国选择了以U艇为主力、以来往敌国的商船为主要目标的水下破交战,所取得的战果和对战争进程所带来的影响,都明显强过水面舰艇部队。在被称作U艇的“快乐时光”期间,极度依赖海上交通线维持国家运转和战争行为的英国,一度被逼到喘不过气,足以见得德国海军潜艇部队发挥了何等重要的功能。但有意思的是,同样手握不少潜艇、尤其被认为是当时罕见的“远洋大型潜艇强国”的日本,却未能在太平洋战争中取得像盟友德国那样丰厚的战绩。也难怪有人会说,旧日本海军潜艇部队就是一支“高分低能”的水下战力。于是当年的旧日本海军为啥就是玩不明白潜艇战,尤其是极其重要的水下破交战呢?老泰勒觉得咱不妨来仔细聊一聊。

德军U艇擅于使用“狼群战术”

相信说到旧日本海军对潜艇部队实施水下破交战的忽视,差不多每名粉丝朋友都或多或少地有所耳闻。诚然,当年的“发展指导思想”乃是建立一支决战型海军的旧日本海军,确确实实对破交战缺乏应有的重视和探索,毕竟其第一要务是消灭美国海军的军舰,尤其是大型军舰,唯有尽可能多地打掉对手的主战舰艇,才能确保己方获得胜利。但咱们反过来想,太平洋战争爆发之时,纳粹德国U艇部队已经和英国皇家海军斗了将近2年,期间德国“同行”所取得的辉煌战绩不可能没有进入旧日本海军高层的视线,难道当年就没有某些日本海军中高级军官冒出过“效仿德国U艇部队,以潜艇实施对敌方的水下破交战”这一想法吗?

旧日本海军潜艇部队战果一般

若说有这种想法的人数量是0,老泰勒觉得显然不够客观,但这些人乃至是旧日本海军高层很可能是经过一定程度的思考和研究后,才决定不打算搞德国的那一套水下破交作战。究其原因,老泰勒认为日本人大概发现了美国和其他同盟国有着一项决定性的不同,那就是海上交通线对其的价值和意义。对于英国和二战前期到中期的苏联来说,海上交通线能否正常运转,直接决定了整个国家是否能持续运转和坚持作战。

海上交通线支撑着“日不落帝国”英国

我们知道,英国是一个面积不大的岛国,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都颇为有限,其之所能成为继西班牙之后的第二个“日不落帝国”,完全仰仗于对世界各地的殖民地进行的搜刮和掠夺。正是这些殖民地所产出的种种初级农作物、矿物、初级工业产品和劳动力等,滋养了当年的大英帝国,而这一切都依赖于海运航线的运输。与之相比,当时的苏联虽是一个地大物博且人口基数较大的国家,在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等方面都比英国强不少,但苏联在二战前期因损失过大且大量国土沦陷,再加上军工产能的铺开需要时间和过程,故也极其依赖来自英国、加拿大和美国的物资供应,其中既包括飞机、火炮、坦克和汽车等一线作战类装备,也有诸如肉罐头、白砂糖、轮胎和机床等轻重工业制品

苏军也装备了不少美英坦克

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在战时写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亲笔信中承认,美国向苏联援助的卡车所发挥的作用和价值,甚至比坦克还重要。而与很多人固有的“二战中的苏联红军有着用不完的T-34中型坦克”这一印象不同,在1942年到1943年上半年,苏联陆军装甲部队中30%以上的坦克,其实都是由美国和英国援助而来的M3“李/格兰特”中型坦克、M4“谢尔曼”中型坦克、M3轻型坦克、“瓦伦丁”步兵坦克和“玛蒂尔达”步兵坦克等。甚至在1945年对纳粹德国展开决战的柏林战役中,部分苏军装甲部队仍使用着少量的M4“谢尔曼”中型坦克。也就是说,在苏联于卫国战争期间最艰难的1942年到1943年上半年这段岁月,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的各类援助为苏军坚持作战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这些大宗物资援助同样基本都走的是海上交通线。

二战期间的美国轰炸机生产车间

由此可见,德国将大西洋战争的“宝”重点压在潜艇部队的身上,做出“以此摧毁跨大西洋海上运输线”的战略决策,乃是最有可能战胜英国和苏联的方法,而以大量的U艇实施“狼群战术”,则成了最有可能让这件事成真的唯一途径。但在旧日本海军潜艇部队于太平洋战争中所面对的主要对手美国这里,情况却完全不同了。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口资源,美国都比英国有着显著的“天然优势”;而在轻重工业技术水平方面,美国同样明显领先于同时期的苏联,24小时不停运转的生产线上不断走下来各类工业制品,这些产品不仅足以供美国自己的战争所需,甚至还可向处于统一战线上的盟国实施援助。

二战期间的美国坦克生产车间

如果说海上运输线对英国和二战中期之前的苏联来说,乃是不折不扣的生命线,时刻关乎着国家存亡和战争胜负,那其对美国来说显然达不到这种程度。当然,老泰勒并不是说海上运输线对美国不重要,对任何非内陆国家来说,与世界相连的海上运输线都非常重要。但以当年地大物博、人口资源旺盛、轻重工业发展水平极高,乃至可被称为“世界工厂”的美国来说,即便其海上运输线受到了相当程度的破坏,也不至于在短期内彻底摧毁掉这个国家的战争潜力。说得再直白一些就是,短时间内的海上交通线运转不畅,对当年的美国来说只会对战争进程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还达不到完全决定战争胜负和国家能否存续的程度。这就是美国与完全依赖海上运输线而生的英国,以及战争前期因战事不利而一度火烧眉毛的苏联的最大不同

旧日本海军的潜艇

考虑到水下破交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起到作用的事情,再加上即便实施破交战,也难以从根本上撼动当年身为“世界工厂”的美国,那日本人自然不愿让潜艇部队去做这种“投入大但潜在产出却可能很低”的事情。老泰勒盲猜,旧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对水下破交战重视程度不高的一个原因,或许就在于此。也正因为这样,我们便不难理解旧日本海军高层对潜艇部队出台的种种近乎“钻牛角尖”式的规则和教程了。

旧日本海军潜艇部队

举个例子,在“鱼雷发射规则”中,日军潜艇艇长们就要严格遵循规定中提到的“对哪类目标可发射几条鱼雷”。如在面对航空母舰或战列舰时,允许艇长在一次攻击中下令发射艇艏鱼雷管内的所有待发鱼雷;在面对巡洋舰级别的目标时,一次最多可发射3条鱼雷;在面对驱逐舰、登陆舰和补给舰等目标时,一次仅能发射1~2条鱼雷……

德军艇长搜索目标

相比之下,大西洋战争中的那些德国U艇艇长们的自由度就大得多了。为了确保水下攻击命中率,他们往往“舍得”向1艘商船连续发射多条鱼雷。虽然不乏有奥托·克雷奇默尔这样的秉承“1条鱼雷换1艘船”的艇长,但那毕竟是“王牌艇长中的王牌艇长”才能做到的事情,大部分艇长很少选择像克雷奇默尔那样冒险潜入英国商船船队内部再发动攻击的做法,而是惯于先在安全的船队外侧齐射一轮艇艏鱼雷,让多条鱼雷形成一个扇面并提高命中率。如此一来,即便这一轮齐射未能击中哪怕1艘商船,起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打乱船队队形,进而寻找船队队形变化期间形成的缺口并潜入队形陷入混乱的船队,抑或是发现掉队落单的商船并展开进攻

艇内鱼雷发射管

但在旧日本海军高层看来,大多数德国U艇艇长的惯用战法,完全就是对鱼雷这种昂贵弹药的“肆意浪费”,简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然而,想明白当年身居欧洲的德国和地处东亚的日本所面对的主要对手的区别,以及海上运输线对这些对手不同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就能明白为何德国海军U艇部队和旧日本海军潜艇部队有如此巨大的观念差异了。

旧日本海军的大型远洋潜艇

说完了宏观方面,老泰勒再来说说一个被不少人所忽视,或者说是存有误区的微观问题吧,那就是长期以来被津津乐道的“当年的旧日本海军拥有傲视全球的先进大型潜艇技术”。需要承认的是,在远洋大型潜艇的吨位方面,旧日本海军发展的多款“伊”型潜艇确实曾令世界感到震惊。除了用途较为特殊的“伊-400”型载机潜艇,其他的以传统的反舰和反潜作战为主要任务的“伊”型潜艇,也普遍有着千吨级以上排水量,不低于2000吨级的“伊”型潜艇也是比比皆是。得益于艇体尺寸和排水量的优势,日本的远洋大型潜艇的确比同时期其他国家的大型潜艇有着更远的航程和自持力,以及更多的艇内备用鱼雷。但这就能说明日本潜艇的整体性能更先进吗?老泰勒始终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霍兰”型潜艇

人们之所以将日本悍然发动珍珠港偷袭的举动,称为“一个自身实力与野心不匹配的国家,向巨人般的美国盲目发起的挑战”,其中一大原因就在于当年的日本军工业水平确实与同时期的美国和英国存在着某些差距,潜艇工业实力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事实上,早在1904年的时,日本就敏锐地察觉到了潜艇这一新兴装备的价值,并向美国订购了5艘大名鼎鼎的“霍兰”型潜艇。即便是在战事正酣的日俄战争期间,日本人也没有放松“潜艇国产化”这一重要工作,实现了对“霍兰”型潜艇的仿造,进而初步具备了潜艇生产能力。但问题在于,被戏称为“穷鬼帝国主义”的日本在基础工业领域与美英等西方国家有着天然的差距。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努力模仿学习西方

在19世纪60年代后期上演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早出现于美国、英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它们最早进入了电气时代,也是当时轻重工业和机械科技水平最发达的国家。相比之下,刚刚由明治维新运动完成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日本,则在还没完全吃透第一次工业革命红利的情况下,就以努力模仿和追赶英美的方式,硬是迈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门槛,即起步速度慢且底子并不完全扎实

这一问题在潜艇工业领域中的表现就在于,20世纪20年代~30年的日本国产潜艇在最基本的安全性能方面,都难以实现令人满意的效果。在1923年担任日本潜艇第一战队司令的末次信正曾在报告中证实,自1921年到1923年的短短3年时间内,旧日本海军潜艇部队发生了几十起大大小小的事故,其中包括2次沉没事故、2次水下相撞事故、4次水面相撞事故、6次艇体严重进水事故、1次氧气爆炸事故和11次鱼雷和艇载火炮毁伤事故。

喜闻乐见的印度空军摔飞机

怎么样?这种事故总量和发生频率,几乎都能赶上今天被不少人戏称为“每年不摔个八九架飞机都不正常的印度空军”了吧?诚然,这些事故中固然不乏环境恶劣和人为操作失误等因素,但日本国产潜艇性能的不靠谱、尤其是频繁上演的机械故障,也是一个绝不应被忽略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决相关问题,末次信正一度狠抓日本潜艇制造业的工艺和技术问题,并向军部建议设法引进更多的英美潜艇技术、图纸和设计人员等,这才让旧日本海军潜艇部队在和平时期的事故概率逐步下降到了一个可以令人接受的程度。

日军潜艇可靠性较差

但即便到了太平洋战争爆发之时,就连日本潜艇部队的艇长们自己都承认,日本国产潜艇在至关重要的艇体材料、抽水装置和柴油机等方面,依然与同时期的美国和欧洲国家存在明显的差距,这导致日本潜艇在关乎生死存亡的下潜深度、下潜与上浮速度,以及水下航行过程中所发出的噪音等方面,都比西方产品更差一些。这些问题在实战中的表现就是,盟军驱逐舰的声呐发现并锁定日本潜艇的最大距离,要比在大西洋战争中发现并锁定德军U艇的距离远一些,投放深水炸弹和反潜刺猬弹时所需要设定的深度,也比在大西洋实施反潜作战时浅一些

再加上旧日本海军潜艇部队直到1944年才终于用上了对空预警雷达,且这种日本国产雷达始终存在着故障率高和虚警率高的问题,一些艇长并不喜欢这个“新鲜玩意”故选择拆下不用。受此影响,很多日军潜艇别说是出击并航行到任务水域了,其往往在赶往任务水域的路上就被美军反潜飞机发现,并因下潜速度慢而吃到反潜机投下的深水炸弹和机炮的一通招呼,然后就只能沉底喂鱼或仗着“狗屎运”的加持,带着一身伤侥幸返回港口码头修理。

潜水队的编制内拥有3艘潜艇

至于说一些人口中的“旧日本海军潜艇部队的战术战法落后,尤其是没发展出类似纳粹德国U艇部队的‘狼群战术’,而是始终以单艇突击的方式作战”,老泰勒觉得这倒是多少有点“错怪”了日本人了。事实上,旧日本海军在当年的潜艇部队基本战术编组中,就存在着效仿德国人搞“狼群战术”的痕迹。在日军潜艇部队的最小战术编组,即潜水战队下辖的潜水队中,通常为3艘潜艇共同行动,潜水队指挥官在其中1艘潜艇中实施指挥,3艘潜艇通过无线电联络并协同作战。

但在实战中,为了让数量有限的潜艇部队尽可能广地覆盖作战海域,即便是3艘潜艇这一最小编制的潜水队,往往也要被分开部署到面积极大的一片海域内,这大大增加了潜水队指挥官对另外2艘潜艇指挥难度,更难以让3艘潜艇实施协同。经常是其中某艘潜艇发现敌舰并与之交战后,其他2艘潜艇要么是无法及时收到消息赶来援助,要么是因路程较远而赶不过来,协同作战的构想就此成了一张废纸

日本潜艇打不出德国U艇的战绩

总的来说,二战期间的旧日本海军确实有着数量不少的潜艇,日本国产潜艇的优点和缺点都很突出,但不至于说打不了破交战或玩不了“狼群战术”。在种种复杂因素的作用下,相比起水面舰艇部队,日军潜艇部队在很多时候都难以在较为理想的条件下作战,打不出多少像样的战绩就是必然的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