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订婚强奸案”,有几个论调,唯恐天下不乱,实际上,恐怕站不住脚,反而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关于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订婚强奸案”,网上讨论的声音很热,基本处于两极分化的状态。媒体这边,大部分报道,都比较支持有罪的一审判决;而评论区的网友,则大多数坚信男方是无辜的。

图片源于网络
实际上,从一起刑事案件的角度来看,目前公开披露的信息,其实是非常有限的。最有价值,或者对双方各自有利的信息,也就是那么几条:
①对女方有利的信息是,录音记录显示,男方先后两次承认了自己用强的事实。
②对男方有利的信息是,女方在接受法医鉴定时,身体上虽然有伤痕,但并未有实际性关系发生,甚至连男方的组织残留都没有。也就是说,别说进去了,连碰都没有碰到。

图片源于网络
试问,一起公诉案件,如果公安机关仅侦查到这么一点证据,检察院就拿着这些证据,能上法庭吗?
笔者虽然不是学法的,也知道,法院定罪,讲究的是证据链要形成闭环。比如说,光有录音,就是孤证,男方不承认,就没有法律效力,在此基础上,你还得加上双方的口供,对现场过程的描述,现场的痕迹证据等等。也就是说,至少所有的证据要补齐当时发生的过程和细节,才可能形成逻辑闭环。
所以说,光凭现在媒体报道的这一点,就推断谁有罪,谁无罪,显然是片面的。
对此,有的朋友作出了一些结论,或者论断:
比如,有媒体报道称,该案件的核心是“强奸”。在二审都没有作出终审判决的情况下,显然不能盲目论罪,应该说是是否构成“强奸”。而从整个事件来说,彩礼钱也好,房产证加名字也好,确实只能属于情理层面,它们左右和改变法理层面。也就是,是否构成“强奸”,跟订婚无关,跟彩礼无关,跟房本也无关,只能当时两人在屋里面的具体行为有关。
说实话,这是一起刑事案件,如果非要反复在彩礼问题上拉扯,那要不就是不懂法,要不就是纯粹带节奏。难道说,有规定,彩礼给了就可以强行了?国内还有强迫被论罪的!

图片源于网络
又比如,有网友说,现在法院是骑虎难下,判有罪的话,没人会认可,判无罪的话,又是自己打脸,横竖左右都是办的“糊涂案”。笔者倒是不这么认为,对于关注度极高的热点案件,法院审理过程,一定是无数领导和业内人士关注的,不办成铁案,肯定是过不了关的。并且,这个案子显然也并不复杂,无论是有罪也好,无罪也好,相信证据一定会很扎实。(说句实在话,就这么个案子,没有哪个领导会愿意拿自己的乌纱帽去包庇谁,或者糊弄谁,三个字:不值得。)

图片源于网络
又比如,有的网友说,法院之所以拖这么久,是因为发现判错了,然而一直拖,想要通过“男方认罪,法院判缓”这种操作来弥补。我只能说,有的人的脑洞确实是大。如果真坐实判错了,一直拖下去,不是等着别人带节奏,把事情闹大吗?最好的方式,不是越早纠正,越早消除影响嘛。从法院内部来说,中院纠正一起错案,也是绩效,凭啥自己扛雷,引火烧身呢?之所以拖这么久,原因其实很简单,跟此前很多热点事件类似,就是网络关注度高,领导都盯着,方方面面的影响都要考虑,各种要求一堆接一堆,才会这样。

图片源于网络
再比如说,有的人唯恐天下不乱,说什么打击公信力,又说什么影响婚姻态度,还说什么国家赔偿等等。无非就是唯恐带节奏罢了。在我看来,一起高关注度的案子,越是有错就改,越能赢得认可,要是真错了,该赔偿就赔偿,才是彰显了依法办案的决心,这是值得称赞的。而如果是网友怎么说,就怎么判,跟着舆论的漩涡走,按照网评的意思办,那才是昏了头,最后一定会弄巧成拙,被人揪住小辫子。

图片源于网络
其实,我们把四种情形列举出来,仔细一对比,就知道法院该怎么做,会怎么做,结果会怎样了。
①如果一审是对的,二审维持原判,只要证据链够扎实,那就一点问题都没有。至于网上,闹腾三天,马上就奔向下一个热点了。
②如果一审是对的,二审受到网评的影响,被左右了结果,作出了妥协,进行改判。那从上到下,多少张嘴,多少人清楚,多少领导盯着,谁能保证不出岔子,不被曝光,那时候人要承担责任?谁又愿意为了这不相干的人和事,把自己搭进去?
③如果一审是错的,二审进行了纠正,并且给出了充分的理由。既是一次难得的普法宣传时机,也必然有无数人为中院的秉公执法点赞。至于一审法院,该谁的责任就谁承担,领导都是爱惜羽毛的,这时候追责肯定不会手软。
④如果一审是错的,二审继续将错就错。不暴雷还好,一旦暴雷,中院多少人要下课,参与指导、把关的多少领导要担责,一群领导,为了下属的一个错误,集体帮忙掩饰,想想都不可思议,也根本不可能。还是那句话,无数双眼睛盯着,无数张嘴张着,谁能保证不漏风?
所以结果很明显,无论是从公平公正的角度,还是从利益的角度出发,不管一审是对是错,二审的结果,一定是向着对的方向去。笔者个人,更倾向于一审的结果没问题。
至于很多网友的论调,谁实话,但凡懂点法律,懂点逻辑思维,懂点辩证法,有点阅历,特别是接触和了解一下当下的体制现状,就不会盲目轻信一些不着四六的说法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