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萨德还能卷土重来吗?俄罗斯接待朱拉尼代表,他可能真没戏了

阿萨德政权倒台已经半年之久了。朱拉尼领导的“叙利亚沙姆解放武装”去年12月推翻阿萨德后,组建了以该组织人员为核心的临时政府,但外界更熟悉其领导人朱拉尼的实际控制角色。前两天,朱拉尼派出的外交负责人希巴尼和国防部长卡斯拉先后抵达莫斯科,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防长别洛乌索夫举行正式会谈。这是叙利亚变天后,其临时政府高官首次访俄,俄方以接待主权国家代表的规格相迎,甚至安排了普京的短暂会见。此刻流亡在莫斯科郊区安全屋的阿萨德,若看到昔日盟友与新政权把酒言欢,怕是连手中的红茶都要凉透——当年俄军护送他撤离大马士革的“救命之恩”,终究敌不过大国利益的冰冷算计。

阿萨德还能卷土重来吗

两周前以色列空袭大马士革时,炸弹甚至落到朱拉尼“总统府”附近,外界一度猜测临时政府可能垮台。有人幻想阿萨德能否借机卷土重来,更揣测俄罗斯会不会再度出兵扶持旧主。但这次莫斯科的接待彻底浇灭了这种幻想。拉夫罗夫在会谈中明确表态:俄方“支持叙利亚统一、领土完整和独立”,而这里的“叙利亚”显然指向朱拉尼掌控的实体。俄副外长韦尔希宁更直言,俄驻叙军事基地是“地区稳定因素”,暗示已与新政权就基地存续问题展开磋商。这些信号表明,阿萨德重掌大权的美梦彻底破灭了。

阿萨德还能卷土重来吗

朱拉尼派代表团赴俄,本质是各取所需的交易。对俄罗斯而言,过去十余年对阿萨德政权的军事投入超过200亿美元,如今最核心诉求就是保住地中海战略支点——塔尔图斯海军基地与赫梅米姆空军基地。阿萨德时代俄军在叙曾有6个基地,政权更迭后已主动撤出4个陆军据点,将资源集中到这两处命脉上。塔尔图斯港是俄黑海舰队唯一温水补给港,赫梅米姆则是辐射中东非洲的空军枢纽,失去它们意味着俄罗斯地中海影响力崩塌。但保留基地需要朱拉尼签字认可,这是莫斯科放低姿态的真正动机。

阿萨德还能卷土重来吗

而对朱拉尼临时政府来说,虚弱才是最大软肋。表面统一全国的背后,是土耳其控制叙北部、美国扶持库尔德武装、以色列频繁空袭的割据现实。临时政府内部同样派系林立,连公务员工资都需沙特和阿联酋接济。朱拉尼急需俄罗斯三样东西:政治承认巩固合法性,军备支持震慑地方军阀,以及重建资金激活经济。但难题在于:阿萨德欠俄罗斯的巨额债务是否继承?俄方援助能否绕过西方制裁?这些问题在会谈中被反复拉扯。

阿萨德还能卷土重来吗

双方谈判的核心矛盾点逐渐浮出水面。朱拉尼提出将阿萨德时期债务转为“基地保护费”抵扣,同时要求俄方持续提供粮食和武器援助。更具挑衅性的是,他坚持要求引渡阿萨德回国受审,以此树立新政权权威。俄罗斯则采取务实策略:对引渡要求避而不谈,但承诺协助战后重建,呼吁解除对叙制裁,并同意重新评估既有协议。拉夫罗夫更在记者会上强调俄企可参与叙利亚能源开发,暗示经济合作可置换基地权益。

阿萨德还能卷土重来吗

微妙的是,普京在以色列空袭后立即致电内塔尼亚胡,特意强调“支持叙利亚主权”。这种看似矛盾的举动,实则为朱拉尼送去安全背书,也向俄国内挺阿萨德势力表明态度:俄罗斯的国家利益高于旧日情谊。俄外交部3月已明确“选择站在临时政府这边”,认为亲阿萨德武装“无力回天”,继续支持他们将“卷入更大规模冲突”——这对深陷乌克兰战场的莫斯科而言是不可承受之重。

阿萨德还能卷土重来吗

俄叙走近背后还有更深层的地缘考量。朱拉尼虽被西方贴上“亲美”标签,但其武装攻占大马士革时,土耳其才是幕后最大支持者。俄罗斯若拒绝接触临时政府,不仅失去军事基地,更将把叙利亚完全推向土美阵营。而通过与朱拉尼合作,俄既能维持地中海战略存在,又可借叙利亚牵制土耳其势力扩张,这正是普京最擅长的“多重博弈”。希巴尼会谈后特意称赞俄罗斯是“世界第二大强国”,临时政府国防部长卡斯拉更直言“政治上没永远的敌人”,暗示已接受俄方条件。

阿萨德还能卷土重来吗

普京的妥协路线图已清晰浮现。短期看,俄默许朱拉尼暂缓偿还债务换取基地使用权,同时通过人道援助和能源合作维系影响力。中期则可能仿照阿富汗模式:待基地问题彻底敲定后,正式承认临时政府并协助其加入阿盟——今年10月俄罗斯将主办首届俄-阿盟峰会,拉夫罗夫已邀请朱拉尼出席。届时阿萨德恐怕要在流亡公寓里,看着电视直播中俄叙领导人握手的画面,咀嚼大国政治的残酷真理:所谓“风雨同舟”的盟友,终归抵不过塔尔图斯港的潮起潮落。#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