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驱动”网站“战争地带”专栏报道,美国导弹防御局与美海军在夏威夷太平洋靶场海岸,成功进行了一次高超声速防御模拟拦截试验。此次拦截试验,美国海军“平尼克”号导弹驱逐舰向来袭的高超声速靶弹(实弹),发射了一枚“标准-6”Block IAU模拟拦截弹(非实弹),顺利命中目标。美军随即自豪地宣称“标准-6距离拥有抵御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的能力又近了一步”,所以事实果真如此吗?

丢脸丢大了,美国前一秒宣称“拦截东风26成功”,后一秒就翻车了

公开资料显示,东风-26于2015年“9.3”阅兵中首次亮相以后,美国导弹防御局与美海军便在次年12月,使用“标准”-6 Dual1导弹在测试中,成功拦截了一枚被称为是“复杂中程弹道导弹”的靶弹,这枚靶弹代表的大概率就是东风-26。

诸如此类试验,美导弹防御局与美海军还举行过两次,时间分别在2021年5月和2023年3月,靶弹类型均为“中程弹道导弹”,至于拦截弹型号,从“标准”-6Dual1升级成了“标准”-6Dual2。

在最近这次拦截测试中,靶弹仍然保持不变,不过却增加了高超声速靶弹-1战斗部,拦截弹型号则从“标准”-6Dual升级至“标准”-6 Block IAU。

丢脸丢大了,美国前一秒宣称“拦截东风26成功”,后一秒就翻车了

“标准”-6Dual1/2的出现,是因为“标准”-6基本型、Block I型和IA型均不具备弹道导弹防御能力。为此美海军计划分两个阶段对其进行升级,Dual1主要是换装了更高性能的处理器,以运行更为复杂的目标识别和软件跟踪,用于拦截处在弹道末段的弹道导弹。

Dual2则进一步提高导弹的拦截速度,使得能够更快地抵近并毁伤来袭目标。最后是Block IAU(“U”意为升级),按照美海军说法称,旨在对“标准”-6制导段电子单元进行更新,用以解决过时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1年5月举行的测试中,两枚“标准”-6Dual2未能成功拦截住靶弹,可见该弹性能有待提升。后来在经过一年多的提升,“标准”-6Dual2总算在2023年3月举办的拦截测试中,成功将来袭靶弹摧毁,如此雷声公司便可向美导弹防御局与美海军交差。

划重点:“标准”-6Block IAU目前还在开发之中,所以美国海军只能依靠计算机模拟来进行测试。也就是会所,美军用一枚只存在于PPT之中的武器进行了一次虚拟的“成功”拦截,这事完全演变成了一场闹剧。

丢脸丢大了,美国前一秒宣称“拦截东风26成功”,后一秒就翻车了

客观而言,美导弹防御局与美海军联手发起的这场测试的确值得重视,毕竟他们是奔着东风-26来的,但有两点也需要说明:一是相较于计算机模拟拦截,后续按照计划组织展开的实弹拦截试验,才是重点,“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二是在“标准”-6系列导弹迭代升级之际,距今亮相已有10年的东风-26,同样也会发生许多变化。

因此这就得要求美导弹防御局与美海军必须“料敌从宽”,负责具体研发事项的雷声公司,更要把目光放长远,否则最终问世“标准”-6 Block IAU,仍然会面临拦截失败的风险。10年前,外界普遍认为东风-26为实现精确打击,应具有全程制导能力。即以惯性/星光组合导航、雷达末制导等组成,可确保对美军的大型海上目标实现“一击必中”。

丢脸丢大了,美国前一秒宣称“拦截东风26成功”,后一秒就翻车了

东风-26导弹在中段突防时,可采用变轨机动或跳跃式弹道机动,转入末端突防后,可以运用再入螺旋机动行动。另外就是东风-26的弹头长约5米,足以装载诱饵、箔条等多种辅助突防措施。

现在10年时间已经过去,东风-26会发生很多变化,在打击精度、突防形式、飞行速度、终端毁伤等技战术指标上会有所提高。特别是突防形式的改变,势必会让美导弹防御局与美海军压力倍增,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在“标准”-6 Block IAU以后,还在铆足力气开发“标准”-6 Block IB,由此可见,东风-26所产生的“阴影”还在加重。

丢脸丢大了,美国前一秒宣称“拦截东风26成功”,后一秒就翻车了

目前解放军已经打造了一个远程对海打击体系,除了东风-21D混合东风-26以外,还有鹰击-21、空射弹道导弹等高性能反舰装备,上述武器防不胜防,可对美国航母形成较大威慑力。反观美军,只好用这种“模拟拦截”的虚假胜利,来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