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姜晓丹 王云娜

从设备上取1毫升润滑油放进油液光谱仪,1分钟后就能得到设备的“体检报告”......这样的技术几年前还停留在实验室,而现在已经进入市场,应用于能源、铁路、航天等不少领域。

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中,记者走进广东省科学院佛山产业研究院(下称“佛山产研院”),展台上的油液光谱仪器引人关注。

采访团调研现场。 曾俊荣摄

“油液光谱仪属于精密仪器,用来做大型装备故障预警与诊断,此前依赖进口。而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实现国产替代,价格也只有国外同等仪器的一半。”广东中科谛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同时也是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分析测试仪器研究室主任的张冠文,从2020年开始与佛山产研院合作,携手推动油液光谱仪的市场化。

“2020年,我们去调研看到样机,就觉得这项技术能转化,有市场。”佛山产研院院长殷红军记得,当时他立即找到张冠文,商量如何让这项技术从“书架”走上“货架”,产生市场效益,两人一拍即合。

此前张冠文也有过转化尝试,但并不顺利。“研究人员懂技术,但不擅长工程化开发、生产工艺设计、产品可靠性验证、生产环境测试、供应链控制等,做出来的产品很难满足市场需求,即使产品推向市场了,团队的管理、企业的运营等都是难题。”张冠文的顾虑在佛山产研院的帮助下一一解决。

不知道如何熟化产品,佛山产研院就依托精密仪器中试验证平台,将处在试制阶段的新产品转化到生产过程,帮助创业团队打通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不懂做企业,产研院就派出以殷红军为首的懂科技、懂政策、懂经营管理的技术经纪人团队,为企业提供“伴随式”孵化服务,协助项目团队进行股权设计、遴选生产场地和公司运营管理等,推动团队落地佛山高新区禅城园,实现批量化生产,并获得佛山高新区高技术产业化创业团队立项。

如今中科谛听生产的油液光谱仪已是第六代产品,张冠文凭此获得全国机械工业设计创新大赛决赛铜奖,企业也跻身行业头部,发展迅速。

中科谛听研制的油液光谱仪。 姜晓丹摄

张冠文的圆梦并非个例。作为广东省科学院在省内设立的首个地方产业技术研究院,佛山产研院自2018年成立以来,初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由技术经理人运营,利益捆绑、利益共享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让一批市场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产业项目在佛山落地集聚,目前已累计孵化中科谛听、中科云图、能芯半导体等111家科技企业。

“科研成果落地难、转化率低,一直是困扰业界的难题,佛山产研院依托丰富的产业集群优势,沟通科研端到市场端,成效明显,是一种有益探索。”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丁明磊表示,各地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创新探索,源源不断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作为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七年居全国第一的省份,近些年,广东按下科技成果转化的“加速键”,在平台建设、机制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下足功夫。2023年,广东全省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金额超4400亿元、约占全国1/10,科技成果转化活跃度不断提升。

“广东是全国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要坚持制造业当家,坚持把科技创新落在企业上、落在产业上、落在发展上。”广东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梁勤儒表示,未来,广东将进一步以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创新,推动科技产业互促双强,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