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5月14日深沪市场全天窄幅震荡,三大指数均小幅下跌。板块方面,遭遇外围负面消息的汽车整车板块表现独立,在各板块中涨幅居前。另外,近期不断跌出历史低位的ST板块掀起涨停潮,33只ST和*ST股票涨停。对此,市场分析认为ST股票涨停潮主要因为股票面临退市风险、重振预期、年报扭亏和主力自救。散户需关注基本面改善、指标风险脱离和主力自救情况且需谨慎操作不可恋战,后续表现有待观察。随着强制退市标准更严、维度更广,退市新规的威慑力度日益加大。A股因财务造假、财务指标而强制退市的比例有望大幅提升,市场出清正在加速。

ST板块狂掀涨停潮 市场分析认为仍需观察

5月14日五大指数除北证小幅收红外,其余均延续前天的跌势继续收绿,但都是属于小幅震荡。涨停板上,虽然有81只个股涨停,但ST和*ST的股票却有33只,表明昨日正常的股票涨得不算很好,但ST和*ST却涨得很好。记者观察到在这33只涨停ST股票中,基本可以分为以下4类:1、股票跌进1元区甚至已经跌破1元,如果再不拉起,一旦跌破1元达20天以上就会被实施交易类退市,所以必须赶紧拉起来远离破1区。如*ST合泰、*ST东园、*ST高升、*ST贤丰等。2、有重振预期、行业利好等影响。有些股虽然被*ST了,但由于基础面尚可、控股股东积极自救、政府部门也有意支持,具备重整或自救成功的概率,所以市场风险资金也比较看好,愿意投入本钱去抄底做多。如*ST金科,*ST文投、*ST亚星、*ST合泰等。3、年报扭亏、申请或已经摘星、摘帽。说明这些股基本面开始好转有可能摘星或脱帽,市场自然也会相对看好,愿意为之买单。如*ST金一、ST交昂、*ST莫高等。4、主力被套,要借热点或利好自救。如ST墨龙、ST沪科、ST天邦、ST迪马等。

市场分析认为从数量占比和种类性质角度看,昨日ST板块的涨停潮既是主力的自救反击战也是相关个股的保卫战。如果被退市了,不管是主力还是股东都将掉入深渊。后续如何,其实也仍需要观察。按照同花顺数据,在这波连续跌停之前,ST板块的指数就已经跌到历史低位,近期只是每天刷新一个新低。4月30日沪深北三大交易所正式发布多项配套业务规则再次明确严格退市标准,加快形成应退尽退、及时出清的常态化退市格局。5月6日开市以来ST板块连续6天掀起跌停潮,直到14日早上低开翻红,但年内累计跌幅仍超过40%。

有观点称随着强制退市标准更严、维度更广,退市新规的威慑力度日益加大。A股因财务造假、财务指标而强制退市的比例有望大幅提升,市场加速出清。同时,随着“壳”资源价值削减将进一步打击“假重组实炒壳”行为,未来市场两极分化将不断加剧。从长远来看,把绩差股、垃圾股从“屋子”中打扫干净,有利于市场生态的高质量发展。

汽车整车板块集体走强

据央视报道,美国政府14日宣布将对中国电动汽车等产品加征关税。美方此举滥用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将严重影响美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对消费者带来严重负面影响,也将损害世界经济绿色转型,破坏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近期有消息称欧盟也将对中国电动汽车施加惩罚关税,不过这一举动在欧盟内部引起了极大反弹。首先是德国联邦交通部长维辛提出了坚决反对,同时德国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也明确表示,欧盟可能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的措施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认为“欧洲的汽车工业不需要贸易保护”。

值得注意的是A股汽车板块似乎并未受到外围负面消息影响而走弱,反而显示出韧性。5月14日金龙汽车、中通客车、安凯客车、长城汽车等多股走强,资金面上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104.75亿元,汽车板块全天净流入资金为6.68亿元。净流入资金居前的有北汽蓝谷、长城汽车、赛力斯。消息面上,4月乘用车出口销量再创月度新高。4月乘用车出口总量41.7万辆,同比/环比增长38%/0.2%,再次刷新历史最高月度出口量;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1.5万辆,同比增长26.8%,在乘用车出口中占比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至27.9%。

中国银河证券最新研报认为车市连续四个季度取得销量正增长,2024年Q1插混贡献超70%新能源市场增量。销量高增长助力各板块业绩向好,碳酸锂价格下降对冲新能源“价格战”影响。自2023年以来,汽车板块取得明显超额收益,其中商用车板块最为亮眼,受销量及业绩驱动,乘用车市场行情主要受到销量与政策预期驱动,零部件板块多为主题性投资行情,因此给予汽车推荐(维持)评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