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之予
爱奇艺CEO龚宇在前段时间举办的“2025电视剧导演大会”上大胆开麦,从广告收入、开机率、弃看率、控制成本等方面,细数了当下电视剧行业的难。他也说到了“电视剧产业链脆弱”“产业链崩溃”“这个行业真的很危机”等对行业的总结性发言。

一边是行业内还在激烈讨论着龚宇的发言,想着如何“自救”。而另一边社交媒体上,影视剧演员们的“撕番战”一发不可收拾,就连官媒人民文娱都下场评论内娱撕番乱象。
这场撕番舆论的高潮,是在电视剧《翘楚》的两位主演发布联合声明之后,女主陈都灵家粉丝便扬言脱粉,一下把话题词冲上了热搜。这瓜吃了一圈才明白,原来是大女主剧本变平番,引发了原著粉和陈都灵粉丝的不满。

虽然撕番的事时常有,但上次闹这么大,好像还是王楚然和李宏毅的《烽影燃梅香》,李宏毅家粉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关了四个站子闹上了热搜。

从鞠婧祎和陈哲远的《仙剑四》到王楚然和李宏毅的《烽影燃梅香》再到最近张凌赫和田曦薇的《逐玉》,陈都灵和周翊然的《翘楚》,都是作品刚官宣,双方粉丝就因番位闹得不止不休,大家争的头破血流。
那么问题来了,娱乐圈为什么如此热衷于撕番位?撕番之下,又呈现了一个怎样的电视剧行业生态?
撕番背后,是大IP剧的资本魔力?
番位的战场上,永远不缺硝烟。而且,似乎评级越高的剧集,撕番的情况越常见闹的越凶。
回看近两年引撕番位大战的作品,无一不是“官宣即带爆相”S +级大项目。
改编自金庸的武侠小说《仙剑四》,国民度与粉丝基础自不必多说,且前三部戏带出了胡歌、杨幂、霍建华、刘诗诗等一众知名演员;再像李现粉丝不满继续做二番的《国色芳华》,导演丁梓光手持《以家人之名》《去有风的地方》等多部热度与口碑双丰收的大剧,同时盛唐背景和商战权谋的新颖设定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再如最近风头正盛的《逐玉》《咸鱼飞升》《风月不相关》等等,无一不是名导加持、豪华班底坐镇,再加上平台倾力托举的大制作。

这些大IP剧从立项起就被贴上“待爆”标签,堪称助力艺人飞升顶流的“顶级副本”。因此,在粉丝眼中拿下这类剧的一番,就等于拿到了“飞升顶流”的入场券,自然引得各家粉丝摩拳擦掌、势在必得。
最直观的来讲,一番是“播出实绩”的代名词。不管是艺人团队还是粉丝自发制作的战报中,“一番”二字总是被加粗高亮,成为艺人过往战绩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话题讨论度、贡献量、收视率、以及在各大奖项中冲击最佳男女主的获奖机会,都是一番的潜在红利,而其他人则沦为被大佬带飞的“蹭咖”。因此,也难怪粉丝们对自家艺人能拿一番而趋之若鹜。
更深一层来看,一番“长尾效应”的附加值或许是“撕番”的深层动因。首先艺人如果剧集播出数据良好,则会被定义为有抗剧能力,在后续的选本选角中会更受平台和片方的推崇,增加艺人的核心竞争力。
再者,一部剧中有限的品牌广告植入也会优先向一番倾斜,通过剧集艺人与品牌达成首次合作,进而可能形成艺人与品牌之间的深度捆绑,不断增加艺人的商业价值,有期望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即艺人成为作品招商的活招牌,助力艺人冲击后续更高级的代言。

陈都灵作为《雁回时》的一番大女主,在这部剧火了之后其商业价值也是肉眼可见的大涨。在四月有6个商务拍摄,涉及美妆、食品、护肤多个领域,五月初官宣了像法国科兰黎这类高奢品牌的商务合作,杂志拍摄、品牌线下活动更是不计其数。这也再次印证了大IP剧的资本魔力。
同时,大IP剧里的番位,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某位演员现阶段的市场认可度和“江湖地位”。在这个更新迭代极快的圈层里,“待爆咖” 如过江之鲫,愈发加剧了粉丝对艺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担忧:一旦某次番位妥协,可能就会陷入“流水的主角,铁打的配角”的恶性循环。

这在两个咖位比较相近的明星身上,更为明显。比如张凌赫和田曦薇的《逐玉》,双方都是目前处于飞升期的95后流量“生花”,粉丝自然要争出谁更能压谁一头。因番位而产生不满情绪的粉丝们,则纷纷化身“数据民工”,用热搜词条、控评文案为偶像争夺 “名分”,避免艺人被市场重新洗牌。
女频变平番?
打响原著尊严保卫战!
撕番之下,还揭示了电视剧行业的一个痛点,那就是对原著IP的“魔改”。
女频题材一直都是市场上的香饽饽,这一蓝海领域的作品亦是层出不穷。但似乎一些剧集却成为了“薛定谔的大女主”,无论原著中对女主的形象雕琢的如何尽善尽美,在作品改编上线后总有一点“动作变形”。

《翘楚》的平番官宣之所以引起陈都灵粉丝如此大的反弹情绪,一方面是《雁回时》后明明可以做一番的她却成了平番;另一方面,就是对女频改双强甚至大男主线的猜测,以及粉丝和原著粉对魔改剧通常火不了的担忧。
女频文的核心魅力在于塑造独立自主、光芒四射的女性角色。男主再强大,也只是女主成长路上的“绿叶”,“爱女主”才是女频剧刻在DNA里的第一要务。然而影视改编常常打破这个规则,将女主从“高岭之花” 变成倒贴追爱的“恋爱脑”。

《我的人间烟火》从原著的言情小甜文,到改编后以宋焰的视角展开,知性医学高材生许沁,变成了围绕男主转、因一碗粥感动的“白粥姐”。《且试天下》自宣传开始便打出了双强的概念,原著中女主白风夕号称与男主黑丰息战力不相上下,而剧集上线后,让白风夕陷入鏖战的1v3却被黑丰息轻松解决,再一次陷入英雄救美的“古早玛丽苏”情节。
再如最近的《风月不相关》作为女频大IP,项目却先敲定邓为一番,女主选角至今悬而未决。这种“先定男主再找女主”的操作,也不禁让人质疑会赋予男主更高的戏份权重,侵蚀掉女主角色原本的灵韵,最终异化为“女频皮、男频骨”的畸形产物。

此前龚宇的发言里,还提到了一个长剧市场不得不面对的事实。爱奇艺大部分剧的一集弃看率都超过了50%,也就是有超过一半以上的观众,在看完第一集以后就不会再点开第二集。他也提到,如今的电视剧如果一集里只讲一个人物的故事,肯定没人愿意再看了。
诚然,在原著IP影视化的过程中,部分作品因为古早逻辑不合理、情节尺度把控、观众审美变迁、故事节奏等多方面的问题会有情节上的重新调整,部分高光也会重组嫁接,让情节合理,保证剧集顺利播出。但因此前案例的种种扑街,《翘楚》再次从女频变成平番,不禁这让粉丝嗅到“魔改”的危险信号,质疑女主的高光时刻极有可能被分流,甚至沦为男主的陪衬。

如今,表面打着“大女主”旗号,内核却暗藏“男凝”剧作逻辑已不被观众买账,观众也早已厌倦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套路。至此,这场番位之争,粉丝撕的不仅是一个排名,而是尊重原著、用心改编、展现内核与人物弧光的强烈诉求,撕的是一次渴求还原的制作承诺。
撕番撕开的
是国内电视剧行业最后的遮羞布?
番位这词源自日本,是演员出现在影视剧和宣传物料中的排位次序,在日本也有着比较明确的“番位制度”,通常在拍摄前就会定好一番并根据一番来搭配演员。与国内影视行业不同的是,日本影视剧通常只有一位主演,他也就成了当之无愧的一番,其他演员都是共演。因此,一番也就必须承担其责任,对剧的口碑、收视率绝对负责。
因此,日本很多一番面对各种压力,亦是拼尽全力。真木阳子为《塞西尔的企图》跪地求观众捧场、永山瑛太在《侦探物语》开播前三天便跪求支持、石原里美因《高岭之花》收视不佳在杀青宴痛哭自责,无一不说明番位带来荣誉的同时也对演员委以重任。

国内的情况是,剧爆时粉丝高举“一番扛剧”的大旗狂欢;如果扑了就是天神也带不动一群蹭咖,紧急撤回一个一番,试图让自家偶像美美隐遁。“赢了全是一番功劳,输了都是队友拖累”这一魔幻逻辑却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了“铁律”。但回看番位本身,这个舶来品似乎在传入的过程中就逐渐失真了。
撕番撕开的,或许正是国内电视剧行业缺失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首先要明确的是,番位到底如何定?谁来定?通常来说,演员的实力、在剧中的戏份、演员的流量情况等等,都是番位的参考因素。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番位也常常会被各方所裹挟。比如平台作为投资方,在定一番这件事上也有着很大的主导权,平台会倾向于用过往有着较好合作关系或能为平台带来实际收益的演员。

此次《翘楚》中的男主周翊然,就出现了很多关于他是优酷太子、周翊然被优酷“买股”的说法。2023年,周翊然主演的《当我飞奔向你》在优酷播出,成为了当年黑马,豆瓣评分达到7.8。而且作为一部小成本分账剧,累计分账超过6000万,被称为当年的分账剧王。因此,同样在优酷播出的《翘楚》,会被网友认为是优酷为了给周翊然“抬咖”的强势决定。

另外,因为合同签订不规范引发的撕番问题也时常出现。现在的番位情况都会比较明确的签订在合同中,即便后续有人跳出来争一番或者平番,大家通常也都会按照合同办事。但也不乏有些片方,为了敲到更好的演员,拿着“在合同里给你签一番”的幌子在不同演员之间来回“骗”,甚至会在合同上玩猫腻。等到东窗事发的时候,一场舆论战也在所难免。
在层出不穷的撕番事件里,没有绝对的赢家。在流量之潮退下去后才惊觉发现,大家都在“裸泳”。《仙剑四》开播前,鞠婧祎与陈哲远粉丝“中门对狙”的热度远超剧集本身,播出后口碑扑街,双方都沦为群嘲对象,无一幸免;《逐玉》还未上线,男女主粉丝已势同水火,在现在古偶赛道剧宣早已“next level”的超内卷赛道,这种需要CP感让观众入戏的剧不禁让观众对于后期的合体宣传捏一把冷汗。

其实近年来,二番甚至配角上桌的案例也不胜枚举。《无忧渡》里的曹骏,《永夜星河》中的丁禹兮、《白月梵星》中的敖瑞鹏、代露娃,他们凭借过硬的技能或是“晋江式演技”强势出圈,掀起一阵网络热潮。杨幂此前也在社交媒体发文“那一排名字的顺序,都该为角色让位。”或许,抛开番位,可能会收获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人生角色”。
排版:宇宙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