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3年,曾国藩因势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勇。后来,曾国藩率领这支军队征讨太平军,湘军败少胜多,即使在三河镇大败,损失也不过5000人,足见湘军之悍勇。

湘军的成功离不开曾国藩的管理:一方面他在制度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从思想道德教育、激励机制,到“精英驾驭群氓”的三级人才体系、“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策略,他都一一考虑;另一方面他还派人赴广东购买西洋火炮,筹建水师,湘军水军后来成为湘军的利器。

思想道德教育 曾国藩以儒生治军,其湘军以“义师”自诩,他经常通过训话的方式对军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曾国藩训话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忠君爱国、爱护百姓。他本人更重视后者,同时他还编写《爱民歌》等通俗易懂的歌谣让士兵们传唱。

激励机制 湘军建立之初,曾国藩就发给每名湘军士兵的月饷是三两多银子,足以养家,这是他有感于绿营饷银制度的不完善制定的薪水标准。当时绿营兵的饷银,分为战时和非战时两种,战时高薪,非战时养家糊口都成问题,到了战场上也打不赢。

“精英驾驭群氓”的三级人才体系 就管理层而言,层层选拔的科举制,使曾国藩和其同乡师友,构成了进士——举人——诸生彼此关联同声共气的三级人才体系。这种人才体系彼此联系紧密,曾国藩虽然初建湘军时与湖南官场龌龊不断,但他在民间社会的动员能力却十分强大。

“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策略 曾国藩大力推广罗泽南的这一战术,所谓“结硬寨”,湘军到了一个地方以后马上要扎营,他这一点是学太平军。而所谓打呆仗就是指采取断敌粮道、断敌补给的笨办法打仗,方法虽笨,但效果却很好。九江、安庆、江宁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城市,都是这样被湘军攻克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