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临阵换将”本是兵家大忌,志愿军为何换掉了第13兵团司令员?
26
0
相关文章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1950年志愿军出兵抗美援朝,首批赴朝部队以原四野、三野等部为主,共9个军。从参战部队基本实力来看,核心作战力量是西线的志愿军第13兵团,原属第四野战军。13兵团原司令员为黄永胜,在1950年7月更换为邓华。按理来讲重大战事前很忌讳换将,尤其还是主力兵团的司令员。为什么抗美援朝前的关键阶段会有这样的安排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由于朝鲜战争在地缘上距离我国东北很近,1950年7月,虽然此时还未进入援朝阶段,但边境国家的战事无疑对我国领土安全存在重大威胁,尤其美军还借故封锁了台湾海峡,干扰我国统一。军委快速洞察形势,东北边防军应运而生,从原东北野战军发展壮大的第四野战军,无疑首当其冲成了我军在东北的主要边防力量,13兵团又是其中的骨干,从中原开赴老家东北,积极备战。
13兵团包含四个军(38、39、40和42军),皆为原四野主力甚至头等王牌部队,兵团还配有专门的炮兵师、防空兵团及工程兵部队,总人数近25万人,是首批援朝部队的核心主力。这个兵团原本由黄永胜司令员指挥,但是在四野主要将帅的一致建议下,临阵改为邓华将军领衔出征。黄永胜在解放战争时期是能征惯战的名将,战术执行力十分优秀,但是抗美援朝前更换为邓华也确实为明智之举。
原来包括“林罗刘”等原四野高层,都对邓华的战略意识和大局观非常欣赏,认为比黄永胜更适合在朝鲜进行相对独立的大兵团指挥。早在1947年“三战四平”时,东北野战军由于过于轻敌而在陈明仁71军的劣势兵力前栽了跟头。两军兵力相差悬殊,东野大军围攻四平前甚至没有准确判断出敌人的守城部队实力,认为陈明仁手中只有2万多人可以调动。只有邓华通过连日细致观察,指出陈明仁守军已经有所增加,可能达到35000人以上,提出野司应多派一个纵队包打四平,以免战事陷入僵局。然而这一建议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东野只增派了1个师,果然陈明仁率军死守,等到了援兵,我军攻城作战失败。
这件事令野司印象深刻,当然也只是邓华多年战争生涯中突出军事素质的一个缩影。在1950年援朝选将之时,四野向军委力荐了大局观出众的邓华将军:相比于将领的战术执行力,赴朝作战更需要高级军事主官的大局观和决断力。事实证明,这次换将是非常正确的。邓华不仅是13兵团优秀的司令员,在朝战功赫赫,更是成为了志愿军的第一副司令员、代司令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