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突然对俄祭出100%关税"杀招",却暗藏更阴险的"二级制裁",瞄准购买俄油的中印等国。这场看似针对俄罗斯的经济围剿,实则却是针对中国?
特朗普在白宫会见北约秘书长时,突然对普京放出狠话:给俄罗斯50天期限达成俄乌和平协议,否则将祭出"100%关税"的杀招。更狠的是,他还抛出了"二级制裁"这个危险概念,扬言要对购买俄石油的国家,同样征收100%关税。明眼人一看就懂,这记重拳表面打向俄罗斯,实则瞄准的是中国和印度。
【特朗普威胁对俄加征100%关税】
让我们先拆解特朗普这套"组合拳"的真实威力。美俄贸易在拜登任内已经跌入谷底,从2021年的360亿美元暴跌至2023年的60亿,2024年预计连50亿都保不住。现在美俄之间就剩点钛金属、药品之类的"刚需"商品还在流通。
这种情况下加征100%关税?除了制造市场恐慌,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实质杀伤力。难怪有分析调侃,这分明是特朗普在表演"对俄强硬"的政治秀。
但"二级制裁"这招就阴险多了。按照这个方案,中国、印度这些俄油大买家进口成本直接翻倍。数据显示,中国包揽了俄罗斯35%-40%的石油出口,印度也拿走了30%-35%,两国加起来就是近七成市场份额。
特朗普这招"隔山打牛",摆明了是要断俄罗斯的经济命脉,顺便给中印这两个新兴大国点颜色看看。
【中国一直致力于能源多元化战略】
不过这套战术真的能奏效吗?先看中国这个"硬骨头"。这位精于算计的商人总统似乎忘了,现在的中国早已不是以前的中国了。而中国应对这种威胁的底气,就来自多年来精心布局的能源安全网。
中国一直致力于能源多元化战略,积极拓展能源进口渠道。在石油方面,除了俄罗斯,中国还与中东、非洲、拉美等多个地区的国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能源合作关系。
例如,中国与沙特阿拉伯、伊朗等中东国家,在石油贸易领域合作紧密,同时也在加强与非洲国家如安哥拉、尼日利亚等的能源合作。
此外,中国还在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近年来,中国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领域的投资和研发,取得了显著成果,新能源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这不仅有助于优化中国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自给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国际能源市场波动和外部制裁,带来的风险。可以说,真要拼能源韧性,中国手里可打的牌多了去了。
印度处境倒是更尴尬些。莫迪政府这些年在俄油上尝足了甜头,低价买入加工后再高价转卖欧洲,赚得盆满钵满。现在特朗普突然要断这条财路,新德里怕是急得跳脚。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不是特朗普第一次挥舞"二级制裁"大棒。今年3月他就放过类似狠话,当时就被路透社评价为"疯狂大胆"。
中国外交部当时的回应堪称教科书级别:中俄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干扰。这种不卑不亢的态度,恰恰展现了真正的大国风范。
【特朗普政府对华贸易战宣告失败】
事实上,经历过贸易战洗礼的中国,现在应对这种威胁早已驾轻就熟。能源多元化战略就像一套"金钟罩",让中国能在惊涛骇浪中稳坐钓鱼台。
退一万步说,特朗普真敢再次对中国挥舞关税大棒吗?这次贸易战的惨痛教训还历历在目:美国农民眼睁睁看着农产品烂在仓库,制造业成本飙升,最后不得不灰溜溜地取消大部分关税。要是再来一次,恐怕特朗普的铁杆票仓都要造反。
从更深层看,这场闹剧暴露了美国战略界的集体焦虑。眼看常规制裁对俄罗斯不痛不痒,对中国更是毫无作用,只好搬出"二级制裁"这种,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昏招。
【中俄加强合作】
但世界早已不是美国一家说了算的时代,中俄背靠背的能源合作,印度的左右逢源,欧洲阳奉阴违的暗度陈仓,都在宣告单边主义的破产。
眼下这场博弈还在继续,但结局已经初现端倪:当美国沉迷于制裁游戏时,中国正稳步推进能源自主。当特朗普对盟友挥舞大棒时,"全球南方"国家正在加速"去美元化"。这场世纪博弈的胜负手,或许就藏在这些静水深流的变化中。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