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素有“工业维生素”之称,是高科技和军工产业的核心资源。中国作为全球稀土供应的主导者,长期以来凭借这一战略资源在国际博弈中占据主动。然而,近期中方通过海关和航运数据发现,泰国和墨西哥这两个曾与中国保持友好合作的国家,竟在背后扮演“内鬼”角色,将中国稀土资源偷偷转卖给美国,数量高达3834吨。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部分国家的投机行为,更凸显了稀土资源在国际竞争中的关键地位。

自2024年12月中国原则上禁止向美国出口锑等关键矿产后,美国稀土供应链一度紧张。然而,2025年1月至4月,美国海关数据显示,其从泰国和墨西哥进口的氧化锑量暴增至约3834吨,远超前三年的总和(2022-2024年总和仅约2000吨)。这一反常现象立即引起中方警觉。进一步调查发现,泰国和墨西哥自身根本不具备如此大规模的稀土生产和冶炼能力——泰国仅有一家锑冶炼厂,且该国在2023年甚至未进入中国氧化锑出口前十榜单;墨西哥的唯一一家锑冶炼厂更是2025年4月才开工。显然,这些氧化锑的实际来源是中国。

“内鬼”现身了!2国辜负中方信任,拿中方3000多吨稀土,偷偷交给美国,这次不会再手软

稀土(资料图)

更令人吃惊的是,美国材料公司GallantMetals的CEO透露,其公司通过“中国采购商→东南亚/美洲中转国→美国”的路径,以“普通金属”名义规避审查,小批量多次转运稀土资源。这种“偷运”行为直接导致中国对泰墨两国的稀土出口量同步飙升,而美国则借此缓解了自身的稀土短缺问题。中方迅速识破这一伎俩,并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

2025年5月,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部署“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重点监控镓、锗、锑等两用物项的非法转运。7月1日,新版《矿产资源法》正式实施,将稀土走私惩治力度提升至新高度,明确要求“对美出口矿产资源”需提供最终用户证明,否则将面临高额罚款甚至刑事责任。与此同时,中方已向泰国和墨西哥提出严正交涉,警告其停止为美国稀土“转口”提供便利,否则将调整对其稀土出口配额。

“内鬼”现身了!2国辜负中方信任,拿中方3000多吨稀土,偷偷交给美国,这次不会再手软

稀土(资料图)

这些措施的效果立竿见影。自5月专项行动启动以来,美国从泰墨两国进口的稀土量已环比暴跌超60%,转运渠道基本被封死。然而,美国的稀土困局远不止于此。除了“偷运”泰墨资源,美国还通过组建“稀土联盟”、加大本土投资和掠夺他国资源等多管齐下,试图摆脱对华依赖。

2025年7月初,美国联合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签署“四方关键矿产倡议”,试图构建“资源互补+技术共享”的闭环。澳大利亚和印度分别拥有全球第四和第三大的稀土储量,但两国总和仍远不及中国。美国和日本则主导分离与提纯技术,目标是形成“资源+技术”的自给链条。此外,美国稀土生产商MPMaterials近期获美国国防部注资,成为其最大股东。该公司计划在得州新建一座稀土分离工厂,预计2027年投产,目标是将美国本土稀土精炼能力从当前的0提升至全球占比10%。

“内鬼”现身了!2国辜负中方信任,拿中方3000多吨稀土,偷偷交给美国,这次不会再手软

白宫(资料图)

更激进的是,特朗普多次公开提议“吞并格陵兰岛”,核心动机正是该岛约3800万吨的未开发稀土储量(占全球10%)。这种“强盗逻辑”暴露了美国为争夺资源不择手段的本质。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中国并未坐以待毙。新版《矿产资源法》的实施和稀土出口管制的强化,已有效遏制了“偷运”行为。未来,中国需进一步巩固稀土优势,一方面推动高端应用研发,提升稀土附加值;另一方面加强国际合作,与非洲、南美等新兴稀土国建立更紧密的供应链关系。

泰国和墨西哥的“背叛”为中方敲响警钟。未来与其他国家合作时,需将“战略资源合规性”纳入评估体系,优先选择尊重规则、维护共同利益的伙伴。稀土之争不仅是资源的争夺,更是国家战略意志的较量。中国必须握紧这张“王牌”,才能在全球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