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郭一鸣-

1、全球资产开启避险模式 A股补跌压力显现

清明假期期间,全球市场受多重利空冲击,美股因特朗普政府宣布加征“基准关税”及对中国额外征收34%关税的激进政策,叠加地缘局势紧张,迎来史诗级暴跌。2025年4月4日,美股三大指数遭遇历史性重挫,纳斯达克指数暴跌5.82%,较前期高点累计跌幅达20%,正式进入技术性熊市;标普500指数单日下跌5.98%,创2020年3月以来最大跌幅。衡量美股波动的“恐慌指数”VIX,当地时间4月4日飙升近51%,创2020年3月以来新高。此外,欧洲主要股指也全线下挫。当地时间周五,德国DAX30指数跌4.95%,英国富时100指数跌4.95%,法国CAC40指数跌4.26%。

A股补跌之下投资者如何应对

全球市场走低,对A股短期带来巨大影响。历史经验显示,海外市场剧烈波动后,A股开盘首日往往存在补跌压力。例如,2024年8月全球股市“黑色星期一”后,A股跨境 ETF 集体下挫,科技股受冲击显著。当前,A股市场情绪脆弱,叠加清明假期前资金避险情绪浓厚,节后首日低开概率较大。不过,国内政策对冲预期较强,若市场快速消化外部冲击,短期调整或为中期布局提供机会。

2、关税博弈新阶段 A股短期影响是必然

特朗普政府推出的“最低基准关税”(10%)及对中国、越南等国商品加征34%-46%惩罚性关税,引发多国反制。中国宣布自4月10日起对美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欧盟、东南亚国家亦采取针对性措施。瑞银测算显示,新关税或使美国实际关税率升至25%,拖累2025年GDP增速下降2个百分点,并推升美国家庭年均支出约3,800美元。

对于A股市场来说,短期看关税冲击下出口链承压。电子、机械等对美出口依赖度较高的行业短期受冲击,但中国对美出口依赖度已从2018年的19.2%降至2024年的14.7%,分散化趋势显著。而全球避险情绪升温下,外资流出也是大概率事件。不过,长期看A股估值吸引力仍可能吸引外资回流。

借鉴历史,参考2018-2019年中美贸易冲突,关税冲击多为消息面的短期影响,市场往往在政策落地后进入博弈期。例如,2018年G20会后,A股在政策缓和预期下迎来修复行情。当前,各国反制措施已进入实施阶段,后续可能围绕关税展开多轮谈判。若美国企业因关税成本上升施压政府,或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缓解流动性压力,市场对关税的定价可能逐步理性化。

A股补跌之下投资者如何应对

3、政策对冲与科技突破支撑下中期韧性依旧

对等关税以及全球市场避险之下,A股短期影响是必然的。不过,中期看,国内市场仍有韧性,整体支撑和提振基础依旧。

首先,经济基本面稳健。2025 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延续修复态势,制造业 PMI 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协同发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基建投资在财政资金支持下维持高位,出口在“抢出口”效应和全球需求回暖下保持韧性。毕马威报告预测,一季度GDP增速有望超过 5%,内需接力外需的趋势明确;

其次,政策的层面,面对外部冲击,国内政策工具箱仍有空间。货币政策方面,市场普遍预期2025年将启动降息周期,5月首次降息概率超50%,降准亦可能适时落地。财政政策聚焦“两重”“两新”领域,超长期特别国债或加码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链安全。消费刺激政策持续发力,家电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补贴等措施有望提振内需;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国内科技突破与信心强化。以 DeepSeek 为代表的 AI技术突破重塑市场预期。DeepSeek 在医疗、法律、制造业等领域的应用效率提升300%,推动相关行业成本下降 60%以上,增强投资者对国产替代和新质生产力的信心。科技板块的长期增长逻辑未改,短期调整或提供布局机会。

4、防守反击:短期避险,中期低吸良机。

清明假期海外市场普遍受挫,A股收假后首个交易日大幅低开概率比较大。在此之下,受多重因素的影响,短期避险是首个要义,不过,在避险的同时,随时做好新的进攻。具体看,防守反击可参考以下策略:

整体观望下,做好低吸准备。中美关税冲突对股市的影响多为消息面的短期冲击。并且,期间随着谈判进程的推进,市场同样存在相机反弹的潜力。比如参考2018年到2019年的历史经验,兴业证券的统计研究表明,贸易摩擦期间,股市也并非单边下行,而是相机存在较大的反弹潜力。

A股补跌之下投资者如何应对

防御方面,关注低波红利与业绩确定性。如银行、电力、交运等高股息板块兼具避险与收益,消费(调味品、专业连锁)、金融(证券、保险)等业绩改善预期强且估值处于历史30%分位等;进攻方面,关政策催化以及景气复苏。自主可控方面,AI、半导体、信创等方向受益于国产替代加速,财政预算向“安全”主线倾斜。例如,DeepSeek 推动AI算力需求增长,相关算力基础设施企业有望迎来订单放量。而高端制造方面,工程机械、工业金属等出口链品种在海外需求回升和关税分散化下具备弹性。

此外,短期看,重点留意消费以及周期类标的。消费复苏方方面,服务消费和耐用品受益于政策补贴;而黄金、铜、铝等商品受益于美元走弱及补库需求,黄金价格创历史新高下,资源股的弹性较高。

结论:短期震荡不改中期布局机遇

当前A股处于 “短期承压、中期向好” 的关键节点。投资者需以防御为盾、以进攻为矛,在波动中把握结构性机会。内需消费、自主可控、低位绩优三大主线兼具防御与成长属性,可作为中长期配置方向;黄金、红利资产则为短期避险提供 “安全垫”。历史经验表明,在外部冲击中保持定力、逆向布局,往往能获得超额收益。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