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学深厚
郝克勇的童年可以说是一个在国家命运动荡的过程中思考前途和未来的过程。
他出生在1914年,祖籍陕西临潼,家里人可以说都是读书人。
他的父亲也比较传奇,是当时国民党西北军里面响当当的人物,还跟随孙中山参加过早期革命。
因此父亲从小培养郝克勇,使他能够接受完整的教育,学习传统文人唐诗、宋词、四书、五经等内容。
学习过程中,父亲也将救国救民胸怀天下的思想融在了他的心中。
受家里人的影响,郝克勇还从小对医学产生了兴趣,他不仅自学了《千金方》,还免费给亲朋好友治病。
他经常上山采药,为乡亲们开方子。本来想长大以后成为一名医生,但他后来却发现人的身体可以医治,但精神却医治不了,随后投笔从戎。
他的哥哥也是一位革命勇士。哥哥郝克俊很早就加入了早期的共产党,并且在邓小平的手下从事地下工作。后来郝克勇长大以后也继承了哥哥的使命,先是加入共青团,后来又入了党。
淞沪战争爆发后,郝克勇在哥哥的鼓舞下一起加入了抗日义勇军。
他们杀鬼子上前线,参加了许多救亡运动。在参与过程中,他进一步认识到了国家的危难,也自此立志投身革命。
但他还是坚持完成了学业,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并且在学校接受了许多进步思想。
毕业之后,他被分配到贵州担任当时政府的盐务税警官,但是有一次工作经历却让他遭遇到了发配。
他的性格本来就是仗义直言的,有一次他发现了顶头上司正在参加走私盐船的活动,于是在犹豫之后仍然揭发了他们的勾当。
至此他的上级开始对他进行刁难,最后还找了一个借口说是他工作不力,将他发配回了西安。
这种腐败的环境让他对国民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坚定了走共产主义道路的决心。
二、特工生涯
回到家乡之后,他正赶上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因此马上参加了当地的抗日救国运动,还被共产党人们吸收正式加入了共产党。
入党之后,组织上将他们秘密安排到了国民党的三十八军,希望能够借助他家学渊源和优秀的素养为党的情报事业做贡献。
果不其然,他很快就取得了军长赵寿山的信任,并且利用家里和杨虎城的关系成为了38军里面的重要人物。
同时他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在军队里他还主动发展共产党员,传播共产主义思想。
没有不透风的墙,虽然他的保密工作做的非常好,但是一举一动仍然被国民党高层所监视,某些人也对他的真实身份产生了怀疑,这件事甚至惊动了蒋介石。
于是很快,蒋介石通过绝密电报向西安方面发布了一个30多人的名单,名单上的人都是有通共嫌疑的,并且下令逮捕他们。
军长首先知道这一消息,他和郝克勇关系最好,于是马上告诉了他,并且帮助他返回党的根据地延安。
到达延安之后,毛主席很关心的把他叫过来询问他的日常工作,并且详细了解了国民党第38军的详细状况。
听了他的汇报,毛主席给予他高度的评价,并且对他的能力进行了高度赞赏。
随后毛主席决定与他保持单线联系,直接领导,他也成为一名最高级别的地下工作者。
在谈话的过程中,毛主席告诉他:你的身份已经暴露,需要改一下名字。
在询问了郝克勇舅舅的姓氏之后,毛主席将他的名字改为范明。以后他将以这个身份继续潜伏到三十八军当中,开展进一步的工作。
很快,他利用新的身份又回到了国民党军当中,并且利用日常工作和职务之便为共产党提供了许多国民党军内部的信息动向,比如兵力调动方向、下一步的战略部署以及某些重要军官的信息。
他用电报加密的方式及时的传输给中共中央领导人,为部队的下一步决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
尤其在抗日战争期间,他还秘密截获了许多日军的秘密文件,曝光了许多国民党的内部人士和日本做的私下交易,这些情报信息都是他冒着生命的风险搞到的,价值千金。
时间到了1944年,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夜。
国民党第38军内部已经在郝克勇的努力下发展了500多名地下党员,这些都为之后的起义运动埋下了重要基础。
后来蒋介石突然反应过来,他发现三十八军内部被共产党渗透的很深,于是他将现任的军长调离,希望能够亲自加强对部队的控制。
郝克勇也意识到情况大变,于是直接向毛主席汇报情况。
之后在毛主席的授意之下,他开始规划对38军的策反运动。
终于在几个月之后,他纠结地下共产党人在河南洛宁县发动起义。整个队伍突破国民党的重重包围,来到了解放区,这在当时是一个轰动全国的大事。
蒋介石听到这一消息之后勃然大怒,他进一步加强了对38军的控制。
但是大势已去,郝克勇和军长赵寿山又进一步策反了另一支队伍起义。
后来两支起义队伍并做一处共同成立了西北民主联军,郝克勇也在这支队伍中担任政委的角色。
在之后的解放战争中,这支队伍为解放陕甘宁边区出了大力,他们累计缴获了许多重量级武器,还为我军攻占了20多个县城。
一九四七年解放战争到了末期,蒋介石大势已去,他由之前的全面攻击改为集结兵力对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
当时他指挥胡宗南集结了十多万人的部队,妄图在三天之内攻下延安。
面对敌人来势汹汹,领导人制定了拖延战术,要用时间换空间,在必要时还可以暂时放弃延安,诱敌深入,然后机动消灭敌人援军。
在保卫延安的过程中,郝克勇也做出突出贡献。他是当时西北军部的重要成员,仍然负责当地的情报搜集和策反工作。
当时他还在国民党军中,因此时时刻刻关注胡宗南指令动向,并将这些信息传送到中央指挥部。
后来他还直接参与到延安保卫的防御工事修筑过程中,陪同彭德怀等指挥员依据地势构建层层防御工事,这些工作后来都发挥了作用,有效拖延了时间,保护了党中央领导和当地百姓安全撤离。
新中国成立前夕,解放战争也进入大决战,郝克勇所在的骑兵第六团跟随大部队参加了收复潼关、旧关等一系列解放战役,同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三、任职西藏
上世纪50年代,党中央为了更好地收复西藏,任命郝克勇为西北军政委员会代表,与当时西藏领导人班禅进行直接对话。
当时年幼的班禅只有十几岁,掌握权利的是西藏当地的许多势力。
因此郝克勇看准机会帮助班禅培植自己的力量,随后取得了班禅的信任,为之后和平解放西藏奠定基础。
他还成功说服班禅接受党中央的民族政策,同时利用地下工作是积攒的经验,说服班禅之后前往北京亲自会见毛主席和周总理。后来成行之后,周总理当面夸奖了郝克勇的工作。
1951年,在郝克勇等干部的努力下,西藏和平解放并且签订了相关协定,之后他就留在西北军区担任进藏部队的司令员。
当时部队需要向西藏进发,他克服重重困难,在路上走了四个多月,整个队伍都出现了高原反应和粮食短缺等问题,但他们仍然成功抵达了拉萨,并且建立了如今西藏军区的基础,可以说功不可没。
在协调藏区工作时,郝克勇始终把党的民族政策放在首要位置。
他积极构建全民族统一战线,维护少数民族自治权利。根据多年累积的经验,他向中央提交了有关统一西藏的相关意见,这些内容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认可。
同时他还在藏区积极推动青藏公路的修建。
他协调各方资源,全心全力改进藏区的交通条件,为之后西藏和内地相联系做出重要贡献。
他不仅致力于军区建设,还将许多精力放放在西藏和内地文化交流方面。
他一方面努力学习藏语,另一方面还教授班禅的汉语知识,在传播汉族文化的同时保护了藏族传统文化习俗。
彭德怀在得知他的工作成绩后赞不绝口,他还开玩笑说让郝克勇将自己在西藏的经历写成一本书,名字就叫《新西游记》
在西藏任职过程中,郝克勇还和班禅构建了深厚的友谊,两人经常一起工作交流语言学习的心得。
正好毛主席在郝克勇进藏之前已经嘱咐过他,让他三年之内学会藏语,谁知他不到三年已经熟练掌握了,并且通过自学研究了传统藏医的许多知识。
凭借郝克勇多年的革命贡献以及为和平解放西藏做出的努力,他最终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晚年的郝克勇继续发挥余热,他积极参与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和活动。
八十七岁的时候还参加了西藏和平解放纪念活动,这体现了他对西藏的深厚感情也反映出西藏人民对他的怀念。
晚年的他过得平静而充实。他利用闲暇时间继续研究传统医学还同时进行文学创作,还始终保留着年轻时候和毛主席等领导人通信的文件,这些内容是他们青春的见证。
新中国成立之后,他还曾向党中央申请恢复原名,但是当时考虑到他的化名人尽皆知闻名全国,因此没有赞成他的请求。
2010年96岁的郝克勇在西安去世。他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也是值得后人铭记的一生。
信息来源:
[1]他是历史上唯一与中共最高领导人单线联系的超级特工,被称为中国的007,享年96岁.文汇网.
[2]郝克勇:唯一受毛泽东直接领导的中共高级特工.参考网.
[3]“范教员”密访波罗堡.陕西省图书馆.
[4]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范明.抗日战争纪念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