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有个著名的表哥,大家都知道是徐志摩。徐志摩的才情和风雅是那个时代的象征,徐志摩如昙花一般,美妙而短暂。他的一生是短暂而充满了争议的一生,但对这个表哥,金庸似乎不是很喜欢他。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金庸除了有徐志摩这个才华横溢的表哥外。还有一个很有才气的堂哥,他的才华不输徐志摩,却有着别样的悲情人生。

徐志摩 他就是查良铮,查良铮有个出名的笔名叫做穆旦。查良铮与金庸(查良镛)同为良字辈,乃是亲亲的叔伯兄弟。金庸与穆旦都是祖籍浙江海宁的査家,査家是当地望族,代代书香,人才辈出。但金庸与穆旦之名,远远超过了其先祖。 表哥徐志摩以诗歌见长,金庸以小说名世,穆旦也以诗歌闻名。穆旦的诗歌水平不输徐志摩,上世纪80年代,很多现代文学家纷纷将穆旦推为现代诗歌第一人。 穆旦(查良铮)1918年出生于天津,自小聪明伶俐,有才情。6岁发表了人生的第一篇文章——《不是这样的讲》。穆旦自小有强烈的爱国意识,读小学时就自觉抵制日货。家中购买的日本海虾,海蟹他不仅不吃还要告诉母亲不要再买。

穆旦 11岁时,他考入南开中学。当时日寇正在加紧侵略中国的步伐,他愤怒难当,写下了人生第一首诗歌《哀国难》:“眼看祖先的血汗化成了轻烟,铁鸟击碎了英雄们故去的笑脸。眼看四千年的光辉一旦塌沉,铁蹄更翻起了敌人的凶焰!” 查良铮最喜欢鲁迅那句“有一分光,发一分热”的名言,为了方便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他将査字拆为“木”、“旦”,最后换成穆旦。金庸取名就是学了他,将查良镛的“镛”拆为“金”、“庸”。 17岁时,穆旦从清华大学地质系毕业。1942年2月,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阶段。穆旦投笔从戎,报名参加了远征军。1942年夏季,他跟随队伍参加了著名的野人山战役。

野人山 在胡康河谷遮天蔽日的热带雨林中,他与队伍失去了联系,大批士兵倒毙在野人山中。穆旦靠着坚强的毅力,饿了吃野果、渴了喝雨水,在经过了5个多月的穿行之后,终于走出了野人山。 1945年9月,他用笔写下了亲身经历《森林之魅——祭胡康河谷上的白骨》和《活下去》等反映当时野人山战役的著作。 1949年8月,穆旦到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期间与妻子周与良相识并结婚。1952年,穆旦夫妇拒绝了台湾和印度两个国家的聘请,毅然回到中国。

艰苦的抗战 回国之后的穆旦为中国的文艺事业做出了不少贡献,但从1958年开始他就遭遇了人生的接连挫折,从58年到77年这十多年间,他经历了批斗、抄家、劳改、住牛棚、扫厕所等等,最后身心遭受严重打击。 1977年2月26日,穆旦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59岁。一代诗歌大家就这样以凄苦的方式离开了,他的后半生是悲情的后半生,他的逝世是我国文艺界莫大的损失。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