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买房不透明。

买100平米的房子,可能到手的户内实际面积75平米,甚至不到70平米,但物业费、取暖费都是按照100平米交,多出的那部分就是“公摊面积”!

公摊面积和楼层紧密相关。一般来说,高层住宅公摊面积占比在 14% - 24% 之间,多层住宅相对较低,在 7% - 12% 之间,超高层住宅最高可达 30%。这是因为高层、超高层需要更多电梯井、设备间,部分还有避难层,这些空间都被算入公摊面积。

随着住建部提出 “住宅应按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 后,公摊面积的存废问题迅速成为大众焦点。在这股改革浪潮下,已经买房的人最为关心的,莫过于自己能否得到赔偿。

“公摊面积”取消,已经买房的人怎么赔偿?相关回复来了!

上图来源网络,侵删

目前重庆、肇庆、张家口市等多地在取消公摊面积方面做出了尝试,并且明确实施。

但对于已经买房的人,想获得直接赔偿难度较大。

从法律层面看,开发商并没有必须赔偿的义务,购房合同里通常也不会约定取消公摊需赔偿的条款,同时现行法律也没有明确的补偿标准。此外,不少开发商资金周转紧张,让其拿出资金赔偿不太现实。

不过也可能的有一些补偿方式:

1)费用计算方式调整:物业费、取暖费等按面积收取的项目,未来有望按套内面积计费,为已购房业主节省开支。

2)政策优惠:部分地区试点取消公摊时,可能会有配套政策,如已购公摊房业主置换新房,契税减免额度加大;老旧小区改造时,对公摊区域修缮升级优先立项、加大资金补助。

3)开发商提供增值服务:一些开发商为维护品牌形象和客户关系,可能会为老业主提供增值服务,如赠送车位、减免一定期限的物业费、免费房屋体检等。

4)房产潜在价值提升:房屋二次交易时,不含公摊的清晰套内面积计价,市场接受度更高,可减少因买家对公摊疑虑造成的折价风险,从长远看能提升房产的潜在价值。

在二手房交易市场,政府可能会出台扶持政策,让买卖过程更加有利。市场定价也会更加透明,购房者能清楚知晓每一笔钱的去向,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尽管 “公摊面积” 取消后,已经买房的人难以获得直接赔偿,但这些间接的利好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他们的损失。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保障购房者权益的政策出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