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暗潮缉凶》最新的剧情中,沈小舟案仍旧是疑窦丛生、扑朔迷离。

连海平与石强锋这对师徒,一个不高兴,一个没头脑,在排除了杨晖的嫌疑之后,师徒两人在兜兜转转之后,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

山穷水尽之后,柳暗花明乍现。在沈小舟的葬礼上,连海平远远地看到了一个陌生人,经岳春夏现场辨认,他正是沈小舟的追求者——张昊阳。

张昊阳是个富二代,在一年前意外结识沈小舟后就对她心生爱慕、疯狂追求。谁料,富二代有情,沈小舟无意,两人以朋友的身份相处了一年多,张昊阳依然是卑微的追求者。

爱而不得,怒而杀人,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案件比比皆是、随处可见。

用石强锋的话说,“他喜欢沈小舟,沈小舟不喜欢他,这是个强动机啊,多少案子都是因为这个。”

由恨变爱难,由爱生恨易。偏执的人一旦在感情中遭遇挫折,往往会心里不平衡,产生得不到就毁灭的变态想法。

连海平与石强锋按例对张昊阳进行了问询。在这场对话中,张昊阳虽然稍有紧张,却也是对答如流。但是,他右手恰巧受伤、言语又有隐瞒,更加巧合的是,在沈小舟遇害的当天下午,他与死者见过面。

无数的疑点,汇集于一身。在问询结束后,石强锋下意识地认为,张昊阳的表现像是在刻意伪装、逢场作戏。

从表面上看,张昊阳却是有动机、有疑点,在交谈中有意遮掩,目光里带着躲闪,怎么看怎么都像是杀人断脚的真凶。

不过,对于查案缉凶而言,最大的忌讳就是先入为主。一旦有了预设的立场,先射箭、后画靶,就必然会陷入智子疑邻的思维怪圈。

此时的张昊阳,在石强锋的眼中,就是案件的头号嫌疑人。

然而,随着案件调查的深入,张昊阳的嫌疑却基本被排除。这一切都要从网上的匿名帖子说起。

在张昊阳被警方调查后,有好事者在网上发布了一篇题为《女大学生之死》的帖子。爆料者以知情人的身份出现,声称沈小舟被杀的凶手就是张昊阳,而警方却徇私枉法、有意包庇,让张昊阳得以逍遥法外。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篇小作文真真假假、猛料迭出,分分钟就引爆了舆论,也将警方推到了风口浪尖、有口莫辩的地步。

站在上帝的视角,我们十分清楚,所谓的张昊阳杀人抛尸、警方草菅人命,完全是无稽之谈。

那么,究竟是谁在发贴造谣言、拱火带节奏呢?

本着谁获利最多、谁嫌疑最大的原则,造谣者之所以将杀人的罪名扣在张昊阳的头上,为的就是李代桃僵、甩锅他人。因此,在网上带节奏、疯狂造舆论的人,正是幕后的真凶。

在剧中,除了张昊阳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富二代——李达达。两人之间既有交集、更是朋友,用李达达的话说,在这帮富二代的小圈子里,他就是这群纨绔公子们的扛把子。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张昊阳与李达达既然同是富二代、共处一个圈,难免会产生矛盾。

沈小舟案全市轰动,张昊阳又是豪门公子,在这样一起万众瞩目的重大案件上,能够在网上收买水军、煽动网民、引导舆论,这绝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只有李达达这样的有钱有势的人,才有这超乎想象的能量。

更加重要的是,警方曾经说过,网上的爆料贴提到了诸多的细节,其中很多只有警方内部人士才能知道。假如警局之中没有内鬼,那么唯一有可能知道案件细节的,就只有凶手本人。

还记得李达达第一次出场时的情景吗?当时的他,开车撞上摆摊小贩,下车之后不问青红皂白,开口就骂、逢人就打,气焰嚣张到完全不把连海平放在眼里。

当时,李达达手里的武器是一把网球拍。巧合的是,警方在对沈小舟尸检时发现,在死前她遭到了凶手的性侵,而插(入)下(体)的异物则是一个多面体柱状物。

两相对比,交叉印证,我们就会发现,网球拍才是侵害沈小舟的凶器。

网上发帖,独家爆料——凶手此地无银、自作聪明的做法,终究是暴露了自己。

真凶,不是张昊阳,而是李达达。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