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元寿曾说:“没有《沙家浜》,就没有今天的我,这部戏塑造了我,这是我的命运。”这句话简短而深刻地表达了他对这部戏的重视和对命运的感叹。在1964年,他在拍摄《铡美案》时接到了紧急召回的电报,要求他立刻回京扮演现代剧《沙家浜》的男主角郭建光。

他毫不犹豫地立即返回北京,表现出了对这个指令的迅速执行。《沙家浜》的故事源自动画《芦荡火种》,为了更好地诠释郭建光这一角色,谭元寿多次深入江南水乡体验角色的生活,同时充分展示了他作为武生的坚实技巧,与导演设计了一系列难度高但稳妥可靠的动作。

为了更好地演绎角色,他甚至选择居住在剧院,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沙家浜》的事业中。

谭元寿通过辛勤付出获得了这份成果,成功地向观众展现了一个栩栩如生、饱满立体的新四军形象,“郭建光”也成为他演艺生涯中重要而威武的角色之一,对其影响巨大。

那句“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更是激励了一代仁人志士,成为万千人心中青春的记忆。作为谭门第五代传人,谭元寿从小就肩负着传承京剧谭派艺术的责任。

他历经从龙套到配角、再到主角的艰辛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崭露头角,成为舞台的焦点。谭元寿曾经说过:“要学谁?只要谁好就学谁!”

谭元寿成为第五代传人,继续传承谭派艺术。他不仅满足于学习谭派,还向文武兼备的李派拜师,将李派的技巧融入自己的表演中,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谭元寿通过努力和才华在戏曲界崭露头角,并受到京剧名家的提点和邀约。他在义演《野猪林》中得到了京剧“麒派”周信芳的提点,并在毕业之后加入京剧“叶派”,成为二牌老生的角色。

这些机会使得他在行业中建立了自己的地位。谭元寿的艺术成就不仅仅体现在演技方面,还体现出他对传统剧目的重视和传承。面对他恩师李少春的经典剧目《打金砖》无人问津的状况,他决定在1980年面对这个极高难度的剧目,成功地还原了老师的唱法,并融合了谭派的特点,这引起了观众们的热烈反响。

尽管年岁已高,谭元寿对艺术的追求依然如故。

在1996年,他展示了惊人的身手,为他的父亲谭富英进行京剧“吊毛”技巧配像,以此表达对父亲的敬意。他在追求艺术的同时,也对家族传统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因此他在艺术道路上取得了更高的成就。

在2003年“非典”期间,谭元寿和他的子孙们为国家贡献了一点点力量,进行了慰问演出。尽管他已经72岁高龄,他仍然勤奋地履行着作为艺术家的社会责任。

谭元寿,一位年迈92岁的艺术家,完成了谭派艺术的传承使命,将自己辉煌的成就留给了后人,于2020年10月9日永远离开了世间。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