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有对美的追求和自己独特的审美观点。古往今来,人们对美的追求一直都没有停歇。

近年,“中国造”已经被世界认可,“中国风”也备受世界所追捧。世人惊叹于汉唐文化的博大精深,古人对美的领悟力如此之高。

尤其在唐代女子妆容华贵,讲究和谐的美感,唐代女子相较其他朝代的女子地位要高,接受新生事物的机会也多。

唐代女子得以施展自己的才华,由于女子地位较其他朝代高,唐代女子不仅能够参政,更能够参加骑射活动,这是史无前例的。

在这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中,妆饰是她们对新生事物的完美融合,是展现她们审美的极佳工具,而这,足以影响到了今天我们对美的认知。

一 、北方胡姬穿着,让唐朝女子羡慕并纷纷效仿

唐朝初期根基尚不稳定,但自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唐朝在他的统治下,日益强盛,并且具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开启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自此开启大唐盛世。

李世民又是一个很能接受外来事物的明君,他允许唐朝和周边少数民族,甚至中东的国家有通商往来。

大量的胡人、波斯、印度人等进入长安,与唐朝百姓有了更深层次的交往。

而唐朝对女子的教育不加以性别束缚,所以这个时期的女子思想独立、开放,而男性也更喜欢让女性多参加社会活动。

唐朝的女子能接受大量的新鲜事物,思想独立开放的她们更善于发明创造,受胡服的影响,她们的穿着更为大胆暴露。

走在盛唐的长安街头,迎面总会遇上“胸前如雪脸如莲”的漂亮女人,冲着你“巧笑倩兮”。

唐代女子的服饰日渐开放的历史由来已久,贞观初年长安的人们就已经追时髦的戴上了胡帽,穿上了胡服。

但是唐朝早期胡饰文化渗透的还比较保守,到了唐朝中晚期,女子的妆容饰和胡饰文化融合的愈加浑然天成。

二、唐代女子从头到脚流露出雍容典雅

唐代的女子是非常讲究妆饰和谐的,即指出席不同场合梳什么样的发式和佩戴的饰品要协调,化的妆容和搭配的发式、衣着也要协调,不同的身份地位上的规则不可僭越。

适度的美才是和谐的,今天的我们对吹弹可破的白皙肌肤的追求,其实早在唐代就已经兴起了。

唐代的女子认为完美的妆容,和谐的服饰都要基于拥有洁白无瑕的健康肌肤之上。

她们为打造出这种肌肤,盛唐早期的女子只用铅粉涂于面部和裸露肌肤之上,唐代诗人杜牧认为这是美的。

他说“生女白如脂”,可见白皙的肌肤到什么时候都被认为是美的,因为这种妆容打造是的健康的美,所以直到今天人们还在追求这种美感。

与打造白皙健康肌肤的白妆不同,红妆则是女子会在自己的两腮之上,或淡或浓,或成片或成线的用胭脂来点缀。

使肌肤呈现出红晕的效果,女子在出席集体活动时,这种妆容更为常见。

白妆更像现在的”裸妆”,追求一种自然美,很适合日常女子外出购物、日常通勤、或者出席日常活动,红妆更像现在的晚会妆,适合出席集体活动。

当然,唐代不同时期对红妆的定义和分类也有所不同,笔者在这里只是做个类比。

与唐代女子的妆容相比,笔者觉得那华美的饰物更能吸引我们的眼球,毕竟没有几个女人能抵挡住漂亮首饰的诱惑。

说到装饰物,我们就从唐代女子点缀面部的饰物说起吧,说到花钿我们还是比较熟悉的,因为它的由来还有一个挺浪漫故事。

花钿是女子用来贴在额前的小金属片,这个饰物也可以粘在发簪上做装饰,从我国挖掘出土的唐宫侍女图和大量唐俑我们都可以找到它的影子。

而关于花钿的故事则更是浪漫,传说寿阳公主有一日卧于含章殿下,一朵梅花落于其额上,梳洗三日皆不落。

后来寿阳公主额前的梅花花瓣图样的妆容,被唐宫其他女子效仿,花钿也由金属片变成了用红色颜料所画的花瓣式样,后来又在民间流传。

唐代女子皆以梅花妆为美,而花黄则是另一种额饰,它与花钿结合使用。而唐代女子的头饰比面饰的种类要更多,唐代女子的发式以高髻丛髻为主。

不论是象征着佛家思想的螺髻,还是流行于唐后宫年轻的贵族女孩儿之间的惊鸿髻,都需要发簪或发钗来固定。

单股的发簪男女皆能够佩戴,而双股的发钗则是为女性量身打造的最佳头发定形神器。

发簪和发钗都是重要的发饰,饰品主人的地位越高,它的式样和用材越讲究。

在湖北出土的唐吴王妃杨氏的墓葬中发现了一枝精美的金簪,金簪式样精美,工艺繁琐,飞鸟图案栩栩如生,可见墓主人地位之高。

除了发钗和发簪这种比较重要的发饰外,步摇也备受唐代女子的喜爱,“步摇”得名于一篇名为《释名 释首饰》的文章:

“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也。”

这种发饰用料种类更多,式样更为复杂精美。

除了金、玉是发饰常见的用料外,更出现了用宝石制作的步摇。

据史料记载,唐玄宗就从胡人的贡品中取出过一件用紫水晶制作的步摇送给杨贵妃,并亲自给她佩戴上。

除了步摇,还有簪花和义髻这两种流行于晚唐的发饰,而两种发饰得以流行,则是因为晚唐女子又盛行起的另一种发饰——栉具。

栉具是由梳理头发的梳和清洁头皮的篦组成的。

在温庭筠《菩萨蛮》中有“小山重叠金明灭”这样的记载,说的就是晚唐女子高耸的发髻上插满了小梳子的场景。

随着中唐的鼎盛逐渐迈向晚唐的衰败,贵族女子的奢华风愈演愈烈,这种高耸超出寻常发量的发髻上插满了精致的小木梳的发饰愈加盛行。

三、大唐的妆饰在当今世界上仍大放异彩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这句古诗《木兰辞》,可见替父从军的花木兰也是一个爱美的女孩子。

虽然这首诗作于南北朝,但是诗句中的“花黄”和“云鬓”在唐朝广受女子欢迎的,只是较南北朝有了更适应当时历史背景的发展罢了。

爱美之心不分朝代,不论男女,人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力。

在更开放的唐朝,女子拥有着更为独立的思想,更不为封建思想禁锢,她们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创造了属于盛唐独特的美。

而这种美,在今天的世界舞台上仍然大放异彩。

唐代女子妆点嘴唇的颜料,为了便于携带和涂抹,就把涂料做成固体,装在精美小巧的管状容器内,这个于今天女孩儿们必备的口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唐代女子对健康肌肤的理解也与今天的理解不谋而合,而唐代女子为了追求立体妆容发明的”斜红”,也与今天的”伤妆”类似。

唐代女子喜画的柳叶眉和远山眉,直到今天仍被东方认为是女人最柔美的眉形。

好多女孩儿也还在画柳叶眉,细细长长的,又像柳叶形状的眉毛,总给人以柔弱动人的美,可见早在唐代女性就拥有了一套对美的完美诠释妆容体系。

开明的国策,广纳四方文明也是唐朝经济能达到鼎盛的原因之一。

女性不被禁锢,广泛的参与到各类社会活动使女性的思想更为开放,更有判断力,从而为她们形成了独立的妆饰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晚唐,随着唯一的一位女皇武则天的崩逝,唐朝彻底走向衰败,李氏对武氏的仇恨,使女性的地位有了本质的改变,她们被彻底禁锢,彻底沦为父系社会的附属品。

晚唐时期的女子妆饰更为奢靡,甚至流行起了“时世妆“,此妆容以黑色染料涂唇,眉做倒八字,发髻高耸,用华贵的硕大簪花做妆饰。

极尽奢华的发饰下却是一张似人非人,愁苦的脸,预示着唐朝的灭亡,唐朝女子的妆饰源于盛唐终于晚唐。

从二百多年的唐代女子妆饰的演变,我们不仅看到了唐代由兴转衰的历史改革,也看到了唐代女子的聪慧和思想的独立。

我们从当今审美中找到了唐代女子妆饰的影子,可见唐代女子的审美已经很前卫,我们从来就不应该怀疑我们祖先的审美。

结语:

盛世华美的唐朝妆饰反应出了一个开明的王朝,它能够包容一切的美,有着海纳百川的胸怀。

接收着一切外来事物带给它的冲击,并且将其转化为属于自己的文化,充分的展示着属于古老东方的神秘文化。

今天的我们看到的是盛世华彩,雍容的高贵与典雅,还有那不输今天的审美,惊艳了岁月,惊艳了当今的世人。

盛世华妆是留给后世的礼物,也是留给世界的文化瑰宝。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