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把我笑坏了,《桂林日报》这样的报刊订阅都安在了中学生的头上,真可谓为了完成征订任务不遗余力。


       广西一位家长朋友圈里晒出自己孩子一个学期的班费支出情况,他质疑的是一学期1000块的班费完全花完,结果还要补交600多,这种非正常的收费是不是太高了。读书读出一身债务,而且让人交的感觉不值。
       他算了算一学期一人收取班费1000元,实际收了4.92万元,结果班级生生花了7.922万元。超支了3万。很不正常。


       看里面的内容教辅材料,这个学校让订就订吧,必须要的。复印费用,也是必须要的,红色教育读本,这个估计是上面指派的,推不开。秋季研学活动,听名字很高大上,实际上就是秋游,孩子出去玩,交就交了吧。


       搞笑的是《桂林日报》这不是当地的主流报纸么?都给孩子订了?大写的佩服。
       原来本人(趣笔谈教)在媒体工作,从每年的10月底开始报社就开始了征订的阶段,一般主流报纸的征订途径主要还是各个记者跑的口,加上各个记者站的关系,跟各级部门的关系,从当地的宣传经费里去订报纸。哦对了一般提成在30-40%。


       而主要订主流媒体的单位要么是机关单位,要么是国企、大型私企,像学校,正常来说,关系比较好也就订个4-5份,几个校长一份,办公室一份就ok了。


       真没想到,薅羊毛薅到学生头上,太有才了,当地发行桂林日报的关系是真够硬。不过按照行规来算,这一个班就订出去50份起码能赚走2000块,一个学校呢?这真的好么?


       看似明码标价,每项支出费用都合情合理。实际呢?除了桂林日报之外,有多少合理恐怕老师都不知道,只能问办公室主任和校长了。
       挺可悲的,现在薅家长薅学生韭菜的时代到来了么?
       这7.9万元会有多少进了校长和老师的口袋?实际情况大家都知道,起码里面有三分之一会流入经手人的腰包。


       从家长提供的内容看,有两位孩子的家长没有交钱,没有参加一些活动,不得不认为这两个孩子的家长头铁。因为不交钱的要么就是学习超好,要么就是超烂,或者是老师惹不起的人。
       在义务教育阶段,甚至在高中阶段,学杂费比学费要贵,似乎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而这些学校巧立名目的收费内容,却基本上不会通过学校及老师的手,都是让家委会负责人代为收取。这样即便你有怨言也没办法说,你是自愿交给家委会的。


       出了什么问题,都是家委会的锅,要知道家委会的负责人可是家长们“自己”选出来的,等于锅还是扣到了自己的头上。
       本文由趣笔谈教原创,喜欢本文的话请点赞文章和关注本号,每天分享教育趣闻、教育理念和学科知识,期待我与您一起共同进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