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应36天罡星和72地煞星的梁山好汉自打招安以来损失惨重,到最终回京册封之时仅存27人,这一路众位好汉们死的死、走的走;在一次次征战中梁山最终衰落。

即便是征辽的战争也没有过这么大的牺牲,却在平定方腊的过程中损失惨重,这其中尤其是方腊的手下王寅让梁山众人痛恨,他不仅官拜兵部尚书,自身更是文武双全。

曾经以一人之力独战梁山4位好汉,并且未曾落入下风,可惜最终林冲赶来之后,王寅再也无力回天,只得乖乖交出小命,尽管此次征战梁山赢了,但损失惨重。

面对方腊,即便宋江也曾多次怀疑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毕竟方腊这伙儿人的战斗意志很强,就像是为了大业拼命的人一样,对于朝廷,梁山真的是尽力了。

尽管说不过 但我能打过

方腊对于宋江来讲到底意味着什么?是曾经升官路上的绊脚石?

是扰乱大宋安定的绊脚石?又或者方腊对于宋江来说,就是那个曾经壮志四方的自己:“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后来征战的过程中,宋江果然感觉方腊的手下不一样:这些人各个骁勇善战,就像觉醒了一般。

有着那种为大义而赴死的勇气,正是这种浩然正气感染了一个又一个方腊的手下,让梁山大军损失惨重。

在和方腊对峙的过程中,宋江感觉自己说不过方腊这个人,尽管自己嘴上满口仁义道德。

但其实中气不足;一怒之下,以剿匪为口号,率领众位兄弟活捉方腊,说不过你,我还打不过吗?

而方腊手下的王寅就曾经让梁山好汉吃尽苦头,他先是坑杀梁山两位大将之后,又一招制服李云。

数回合杀了石勇之后,被赶来的孙立、黄信、邹渊、邹润拦截,一敌四而不败,力竭后被林冲击杀。

但就是这么猛的一个人,他竟然还只是一个文官,更不可思议的是,作为兵部尚书的王寅他的出身竟然是一个石匠家庭。

这就不一样了,像石匠这样的底层人民能干到尚书,可见方腊的治理相当不错。

在大宋,那么多武艺高强的好汉也只能落草为寇;而底层人民想要晋升更是天方夜谈,但在反贼的区域却是这样一块政治清明的净土。

不知宋江看了是咋想的,反正这对于其他的好汉内心冲击不小。

守卫家园的方腊部将

在大宋,那么多武艺高强的好汉也只能落草为寇;而底层人民想要晋升更是天方夜谈,但在反贼的区域却是这样一块政治清明的净土。

不知宋江看了是咋想的,反正这对于其他的好汉内心冲击不小。

王寅家境贫寒,一家人靠着父亲刻石为生,老百姓呀,关心的无非就是日子过的好一些,但是朝廷好像偏偏不让大家过好日子。

在对外谄媚割地赔款的同时,对内苛捐杂税,若有反抗就重拳出击。

远的不说,就说武松、林冲这些人哪个又不是被朝廷逼上去的?但那些对于王寅来讲又太远了。

因为王寅地处江南,可以说是山高皇帝远,尤其是方腊带着众多将士起义之后,大家终于脱离了虽有官而如盗的生活。

在这样的环境下,王寅尽管没有什么后台,但凭借着一身的本事,得到了方腊的赏识,又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官至兵部尚书。

与此同时,各方人才都被委以重用,方腊的地盘一片欣欣向荣。听说梁山上有一伙儿贼寇,各个武功了得又侠肝义胆,原来奸臣遍地走的情况下,英雄只能上山为寇啊!

还好有方腊大人的起义,干掉了曾经欺压在老百姓头上的那些官盗,不然梁山或许就是王寅自己的容身之地。前段梁山那些人招安了,好像去北边打仗还赢了,现在又来欺负我们?

方腊大人一声令下,众位将士万众一心,誓要为保卫着干净的家园赶走强敌,那梁山头领讲道理讲不过方腊大人,便开始出兵了。

没办法,梁山贼寇有着朝廷的支持,正面打起来我们肯定吃亏,作为兵部尚书的我尽管很少出战,但每次听到前方传来的惨烈战况都想要帮助兄弟们大干一场,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坑杀水火二将

朝廷大军一路南下,这天卢俊义带领着一群人兵临城下,看排场站在前面的足足有10来个人。

这10来个应该就是梁山好汉的一部分吧,此敌众我寡之际,硬拼肯定不是良策,只得用计。

梁山众人来到歙州城下时,见这座城池并不是易守难攻,便心生轻慢之意,忽然城门大开,连军旗都被撤走了。

难道守将是弃城而逃了?世人皆知空城计的名头,想不到竟被自己遇到了。这其中必然有诈,就在卢俊义还在为此事儿头疼的时候,圣水将单廷圭和神火将魏定国突然请战。

愿意进城一探虚实,毕竟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城池而已,梁山的大军怎么能被困在这里呢?

卢俊义也觉得其他人的谨慎过头了,便准许两人带领兵马出击。结果刚进城门不久,就掉入了王寅布好的陷阱里面,最后被众人合击致死,得知中计之后,卢俊义立刻命令大军攻城。

王寅在城墙上往下看时见过这两位头领,应该是卢俊义手下的干将,但王寅没时间去找方腊邀功。

因为他要做的有两件事儿,要么拦住梁山大军,要么损耗敌人的有生力量,只有这样刚刚建立的方腊政权才会安然无恙。

但梁山的兵马实在是太多了,小小的歙州城也在梁山的攻城车下摇摇欲坠,罢了,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王寅骑着马从东门而出,准备逃走,计划以后卷土再来,这场战斗他尽力了。

就在马上逃到城外的小树林里之时,一个梁山的将领冲了过来,看样子官职不低,此人正是“青眼虎”李云,王寅懒得和他纠缠,若是被梁山众人合围便跑不掉了,因此快马而走。

王寅“为国捐躯”

但这李云好像看见仇敌一般,朝自己冲了过来,王寅的坐骑可是一匹好马,更是唤作“转山飞”。

在王寅枪法的配合下,马儿一跃而起,一蹄便踏倒了李云,接着向东逃去,此时的城门已经被攻破了。

这时冲过来一个号称“石将军”的石勇,这石勇见李云被王寅一招制服,便径直冲了过来,不得不说石勇确实有两下子。

数个回合之内王寅都拿他不下,但可惜他遇到的是王寅,最后还是死在了神枪之下。

就在王寅以为在无人可以阻拦自己出逃的时候,城里又跑出4位大将把王寅团团围住,这4人正是孙立、黄信、邹渊和邹润,面对四人的合计,王寅挥枪而上,一时之间竟是不分胜负。

就在这时,一个最让王寅头疼的人出现了。此人正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王寅靠枪法而出名。

林冲更是靠着枪法发家,两人本来就是兵器上的天然竞争对手,况且林冲的战力位居水浒一绝。

林冲加入战斗之后,梁山好汉以5打1,很快就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王寅死的时候眼睛迟迟没有紧闭:可恶,号称正义的英雄居然以多打少!只可惜我等终究敌不过这梁山贼寇。

梁山大军一路南下,最终擒拿方腊,给天下造反之人敲下一个警钟:无论你有多牛逼,我都给你干趴。

所以乖乖的,被我剥削压榨总比被我杀了好吧!后来成吉思汗挥军南下,大宋这块朽木就碎了。

班师回朝

班师回朝的路上,梁山这一路损失太惨重了,大哥宋江在阵前讲道理讲不过人家方腊的窘境众人可是历历在目。

一时之间到底谁才是好人?谁才是坏人?这个疑问伴随着大家走了一路。

征战多年之后,原来的108人,阵亡59人、病故11人、坐化1位、出家2位、离开队伍的4人。不算其他情况,回京册封的一共只有27人,梁山至此凋零式微,替天行道真成了一句口号。

方腊代替宋江去完成宋江曾经的理想,但宋江却亲手毁了方腊,王寅更是一个政治清明之下的人才,只可惜“另立新天”的大志终究被掐灭了,他临死前一定叹过:苍天不公啊!

方腊这伙儿人和辽国的不一样,辽国的就是侵略别人,打不过不跟你拼命,打不过就跑了,因此梁山胜的比较轻松。

但方腊这些人是拼命的,尽管梁山好汉武艺高强,但伤敌一千自损八百。面对方腊众人的誓死反抗,梁山真的尽力了,他们不仅损失惨重,更是再也无任何心力去战斗。

尽力和力尽往往是同时发生的。征讨方腊结束之后,梁山众人彻底心死,梁山终究被宋江的“义”埋葬了。

人最想不到的就是会变成了自己也讨厌的样子;后来的宋江如果放在“题反诗的宋江”眼里,一定会被骂得抬不起头,但人生不就是吗?每个人都有可能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