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日本已排放超1000吨核污染水 日媒:福岛第一核电站报废将耗资8万亿日元

财联社8月28日电,根据东京电力公司发布的数据,截至当地时间昨天(27日)零点,核污染水排放总量累计已达到大约1095吨。据多家日本媒体报道,福岛第一核电站报废工作预计将耗资8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000亿元)。此外,东电还需要承担核污染除污费用,以及核事故相关赔偿,东电正面临严峻的支出压力。

延伸阅读

日本核污水入海后,朋友圈突然多了很多看海和吃海鲜的人,主打的就是一个今朝有酒今朝醉,赶在大海还没被污染前最后享受一下海洋对人类的馈赠。

国内的日料店也因此迎来了一波爆单,平时寥寥无几的高端居酒屋一下子挤满了人,门口还有不少等号排队的,不知道的还以为误入了火锅店。

在疫情期间养成勤俭节约好习惯的年轻人难得放肆一把,平时吃个麻辣烫都要把水沥干净的他们,在三位数的刺身后面毫不犹豫地打上勾,吃完堂食还要再打包一份带回家,反正一辈子可能就这一次了。

大赚一笔的日料店老板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开心,反而愁容满面:这轮热度过去,怕是离关店不远了吧?

实际上,早在几个月前,也就是日本即将排放核污水刚透露出风声时,一些日料店老板就做好了转行的准备。如今尘埃落定,也让他们下定决心:赚完这波就跑路。

大多数日料店还在继续坚持,通过打折销售、从安全渠道进口海鲜等手段,来回应顾客质疑。有的店家都懒得装了,直接承认自家原料本来就不是从日本进口的。

过去在日料店吃刺身,每当被问到为什么这么贵时,“原产日本”几乎是所有商家的万能回复,顾客在听到这几个字后,也会获得虚荣心的满足和所谓的“高端品质”带来的心理安慰。现在商家对日本海产唯恐避之不及,心酸中又有点好笑。

尽管如此,日料店也很难摆脱核污水排海带来的负面舆论影响。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地球的海洋系统是互相连通的,现在的无污染只是暂时的,总有一天核污水会流到自家门口,除非你不在这个星球居住。

相比之下,与日本离得更近的韩国已经明显感受到了核污水排海的冲击。曾经热闹嘈杂的海鲜市场空无一人,只剩商贩对着整筐的海鲜无奈叹息。生鱼片饭店也空空荡荡,店员们终于能正大光明地摸鱼了,感到的却并非庆幸,而是惶恐。

一位在济州岛海鲜市场做了20多年的商贩表示,即便是在生意不景气的新冠疫情期间,市场也没有像现在这么闲,就像一条空荡荡的高速公路一样。

靠海为生的渔民们就更不用说了,眼看着海鲜收购价格一天比一天低,成交量一天比一天少,说不着急肯定是骗人的。以前,一箱黄尾鱼至少能卖4万韩元,相当于人民币两百多块钱,现在批发价近乎腰斩,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一位韩国“海女”将日本排放核污水的行径称之为——“一场没有刀枪的战争”。她们撑过了时代变迁和气候变化,却没想到败给了核污水的“围剿”。(注:海女是以捕捞海产品为生的女性)

当然,后果可能未必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但没有人会用自己的生命安全去赌那一丁点所谓的“幸存者偏差”,而福岛核污水最大的危害恰恰是它的不确定性。

因为没有类似的先例,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一家之言也没有足够的说服力,日本政府的急不可耐更是将“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心虚表露无疑。

就像核污水里明明含有几十种放射性核素,他们却独独拿氚来说事,对浓度和丰度更高的碳-14只字不提。热知识,碳-14的半衰期高达5730年,也就是说,要经过将近六千年,核污水中碳-14的放射性才会减半,而不是完全消失。

学过生物的都知道,放射性核素会在食物链的高端生物体内富集,而食物链的尽头是人类。只要食用摄取了放射性物质的海鲜,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就会不断积累,超过安全剂量后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福岛核污水排海当天,我国已经宣布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同时加强了对进口渠道和产品安全性的检测。喜欢吃海鲜的人也不必过分担忧,只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经过国家标准质检的,可以放心食用。

毕竟,悲剧已经发生,生活还是要继续。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