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独家,请勿转载。
今年贵州茅台的股东大会罕见取消晚宴,改为自助餐,现场没有摆放飞天茅台酒。而是准备了茅台生态农业开发的蓝莓复合果汁。该蓝莓复合果汁官方售价为210元/10瓶。
与此同时,星空君参加了一个同事的婚礼,惊讶的发现,零零后已经开始在婚宴上敬奶茶了。
在星空君表示诧异的时候,年轻的同事用带不动的眼神撇一眼,解释说现在敬奶茶已经是很给面子了,她连婚礼都不打算举行,像她这样想法的还不少。
星空君在做分析的时候,动辄会用“结构性转型”来解读很多变化,当真正在身边遇到“结构性转型”的时候,还是有一种被冲击到的感觉。
中国的人口结构迅速变化,导致消费结构也在转型。据统计数据,00后(2000-2009年出生)总人口约1.63亿,比90后减少4700万,比80后减少约6000万。
最大的00后25岁,开始成为真正的消费者。而他们的前辈90后,已经成为消费者的中坚力量。
Z世代的消费者们,发生了什么明显变化呢?
最典型的,是不爱喝白酒了。
2016年以来,中国的白酒市场从峰值跌落,之后逐年下滑,跌跌不休。
但比较奇怪的是,总有人坚信等这一代年轻人变老了,一定会喜欢喝白酒的。
他们为什么看不到市场的变化呢?
原因很简单,基因决定的。
大约有27.5%的人解酒能力非常强,半斤、一斤甚至更多的白酒酒量都能消化吸收,这部分人里,很多非常喜欢饮酒,认为酒很好喝,是好东西。
更有甚者,其中的一部分人产生了酒精依赖。
以己度人,他们误以为等年纪大了,所有人都能体会到酒精的快乐。
但是,更多的人解酒能力没那么强,像星空君这种解酒能力弱的选手,到了中年依然连闻都不想闻。
一方面,随着红酒、啤酒、奶茶等饮品的替代,白酒文化正在土崩瓦解;另一方面,90后、00后的人口基数断崖式下降。
白酒存在的土壤,正在快速的缩水。
一、茅台的危机感
5月7日,茅台官宣张艺兴代言茅台文旅。
尽管茅台文旅并不能完全代表茅台酒,茅台文旅主要经营文创类的联名酒。但通过所谓的文化来吸引年轻人,应该是茅台的初衷。
这不是茅台第一次搞酒文化“下沉”(此处的下沉是指年龄下沉),从茅台冰淇淋,到和瑞幸咖啡联动,再到张艺兴代言,茅台为了走近年轻人煞费苦心。
这也让很多爱酒之人痛心疾首,这么好的酒还需要代言吗?
星空君微微一笑,建议爱酒人士都去测一下基因。
除了解酒能力强的那一少部分人确实能喝外,解酒能力较强的是可喝可不喝的,解救能力中等及以下是能不喝就不喝的,星空君这种是坚决不喝的。
这也意味着,没有一个良好的饮酒氛围(酒桌文化),有超70%的人是不会主动选择喝白酒的,尤其是有60%左右的人是可以“争取”的。
如果只靠剩下不到27.5%(其中还有一部分能喝不爱喝)的人自娱自乐,如何撑得起白酒的庞大市场?
基于此,星空君格外能理解茅台的危机意识。
二、马太效应
当茅台开始有危机意识的时候,次高端酒的天就塌了。
因为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马太效应”,这个理论源于《马太福音》。最初由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K·默顿于1968年提出。
原话是:For whosoever hath, to him shall be given, and he shall have more abundance: but whosoever hath not, from him shall be taken away even that he hath.
(译文)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简单理解,就是优势往往会产生更多的优势。
当市场上的白酒消费者越来越少的时候,剩下的消费者就会选择更好的白酒品牌。
在白酒行业,没有比茅台这个品牌更好的了,所以当茅台不断的推出系列酒的时候,会把原本可能购买其他怕次高端酒品牌的消费者吸引你过来。
结合贵州茅台刚刚发布的2025年一季报,第一季度,茅台酒实现收入435.6亿元,同比增加9.7%;系列酒实现收入70.2亿元,同比增长18.3%。
一边是茅台的系列酒步步为营一路凯歌,一边是各大次高端酒品牌哀鸿遍野。
洋河、舍得、酒鬼等著名次高端酒品牌均出现了营收、净利润双降的情况。
三、反复横跳的直营渠道
袁仁国曾经创造了茅台的辉煌,但也给茅台的经营留下了很多隐患。
其接任者更换比较频繁,导致茅台的一些经营政策延续性不太好。
比如直营渠道。
长期以来,茅台的经销商是稳赚不赔的。市场价是出厂价的3、4倍,经销商只需要囤货,有多少配额囤多少货,轻轻松松财富自由。
需要注意的是,经销商卖多贵,对茅台本身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茅台只赚到了出厂价。暴利面前,滋生了各种腐败和利益输送。
这种商业模式本质上和庞氏骗局非常接近,酒最终还是需要人喝的,当喝酒的人逐渐减少的时候,这种模式就轰然倒塌。
于是茅台开启了直营模式,砍掉违规违纪的经销商,把配额下放到直营渠道。所谓直营,是电商平台、商超等渠道,这些渠道直接投放给客户,出厂价要高不少。
降低腐败风险的同时,还增加了企业效益。
不过,这种模式对经销商的打击非常大,有些影响力比较大的经销商开始“造反”,向市场投放往年的囤货,以此进行要挟。
最新上任的董事长张德芹提出了和经销商成为“命运共同体”,开始主动限制直营渠道的出货量。
星空君表示,伟大的企业一定是To C的。
茅台的妥协只是不得已的举措。
未来随着市场上的囤货不断的消化,茅台成为一种消费品而非收藏品,放弃经销商渠道主打直销渠道,依然是茅台的终极选择。
其实翻翻史书会明白,经销商就是异姓藩王,他们的结局是写在历史上的。
星空君的这个观点,爱酒人士是很难相信的。
茅台酒的未来只能是系列酒。
请认真研究下茅台的销量,会发现系列酒占比越来越高。
现在看起来还不到茅台酒的六分之一是不是?
讲个鬼故事:习酒2024年销售额接近250亿。
习酒作为茅台集团的子品牌,并没有纳入上市部分并表。
这也意味着,茅台除了飞天为主的茅台酒之外,其余子品牌的销售额已经超过飞天的三分之一!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