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专家:DeepSeek为欧洲AI发展敲警钟
9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参考消息网2月6日报道 法国《世界报》网站1月31日刊登题为《在人工智能领域,DeepSeek对欧洲来说是一记响亮耳光》的文章。内容编译如下:
中国推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DeepSeek。地缘政治学家阿斯玛·马拉认为,中国开发的人工智能模型低耗能且开放,符合欧洲主张的所有标准,欧洲原本应当可以创造出类似的东西。
《世界报》问:中国科技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引发的冲击,有点像“斯普特尼克时刻”。这种对比恰当吗?
阿斯玛·马拉答:第一个做这种比较的是马克·安德烈森,他是一位亲特朗普的投资者,属于硅谷的鹰派,这些高科技领域好战分子造就了商战理论。他们认为,美国应该在高科技领域把中国打得落花流水。特别是人工智能,集中体现了两个大国在高科技领域和地缘战略上的对立。提到“斯普特尼克时刻”实际上就源于这种冷战思维。
问:您说的是特朗普缺乏政治考量吗?
答:在这方面,拜登政府的一些考量只会在特朗普任内延续。美国人和中国人瞄准的是同一目标,就是成为能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先行者。显然,DeepSeek推出的时间安排绝非偶然。该软件推出时,特朗普刚刚宣布庞大的“星际之门”项目:计划未来几年投资5000亿美元,建造20个超级数据中心,极度减少能源消耗……突然大家都在谈论的只有DeepSeek,开发成本只有550万美元!
问:这一巨大对比,会宣示数字世界什么样的未来呢?
答:这会强化“分裂网”:网络空间会因为两种不同立场分化成两大阵营,剩下的是包括欧洲在内的世界其他地区。一方面,美国会继续主张高耗能和高排放以开发人工智能;另一方面,中国称可以有更加低耗能、低成本、对全球南方开放的模型。
问:这是否是美国的一个教训呢?
答:这更多是对欧洲的一个教训。中国所做的,我们原本能够做到。DeepSeek成本很低、耗能也很低,成功转向了比美国大模型数据更少的数据应用领域,还是开源的。实话实说,这正是欧洲人对人工智能的期许!我们有很多可以开发此类人工智能的工程师。对于欧洲来说,这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还有一个问题是政治意愿。欧洲经常探讨人工智能的风险和机遇,不过这些讲话没有任何政策实施到对我们国家有利、配得上这一行业称谓的科技工业战略上,因此现在都是在空谈。在我的印象里,无论是法国总统马克龙还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都从没提过“通用人工智能”。
问:对于2月10日和11日在巴黎召开的人工智能行动峰会,您有什么期待?
答:与会的诸多国家,要一道尝试探索一种人工智能多边合作和世界治理的框架,即便现在看起来有点天真。欧洲没有高科技巨头,没有任何称得上人工智能这一称谓的企业。我们能以什么理由让美国和中国听我们说话呢?(编译/芦龙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