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再次推迟对华商品加征关税

直新闻:8月30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再度延迟宣布对中国产品加征301关税的决定,您如何看待美方这一举措?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拜登总统要对一系列中国产品加征301关税,这个决定在5月14日作出后,理论上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批准、宣布,只是走个流程,但现在却两度推迟,这其中反映的既是中美两国之间的博弈,也是美国国内选举政治的较量。

从一开始,这一轮加征301关税就带有强烈的政治性。一方面,拜登政府宣称,受到影响的中国进口产品,包括电动车、锂电池、太阳能板、半导体、重型起动机、医疗器械、关键矿产和钢铝制品等,总价值在180亿美元左右,相较于2023年4270亿的美国从中国进口总额,数字不大,经济影响似乎有限;另一方面,拜登政府把新加征的301关税捧上了“神坛”,称此举是在捍卫“受到威胁的美国工人和企业”。我们还记得,拜登4月17日在匹兹堡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总部发表演讲时就表示,自己“绝不允许因为中国产品的涌入而让美国工人失业”;5月14日作出加征301关税决定当天,拜登又宣称,“只要公平竞争,美国工人和企业就能胜过任何竞争对手”。

拜登的思路就是在诱导——美国本土制造业和产业工人过去吃的苦、遭的罪,不是因为任何别的原因,而是因为中国的“不公平竞争”。那如何“公平竞争”呢?拜登的潜台词是只要对中国加征关税,把关税壁垒筑得高高的,“好日子”就在后面了。且不谈高关税带来的社会整体通货膨胀是否有利于美国本土制造业和产业工人,拜登的叙述就是一个谎言。

拜登作出加征301关税的决定带有强烈的政治性

直新闻:为什么说拜登的叙述是个谎言呢?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的确,自1994年到2015年,美国累计流失了超过450万制造业岗位;21年间,白人男性产业工人的收入不但没有上升,反而中位数下降了20个百分点。但这背后的原因与其说是中国或是任何其他国家的所谓“不公平竞争”,不如说是民主党自身热情拥抱了全球化和自由贸易,拥抱了华尔街和硅谷,让经济政策向金融和科技产业倾斜,无视了本土制造业和产业工人的挣扎。

我刚才提到白人劳工收入中位数在21年间下降了20个百分点,其中14个点就发生在2008年到2016年民主党的“好大儿”——奥巴马执政的8年间。迷茫而愤怒的美国工人最后选择了特朗普,2016年大选,支持特朗普的白人产业工人比支持民主党希拉里的高了39个百分点。事实上不只是白人,在美国社会的各个族裔中,都有着大量对民主党经济政策感到失望的工业阶层,这种失望情绪也一直持续到今天,像一个游魂一样困扰着民主党。

这就是为什么2020年民主党再次上台后,拜登政府延续了特朗普此前的本土主义和保护主义政策,最新加征的301关税也是这一倾向的延续。

直新闻:那为何美方要两次延期呢?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讽刺的是,对于劳工阶级的利益问题,美国社会理论上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做大蛋糕,也就是发展生产力;要么改变切蛋糕的方式,也就是改变财富分配方式。而共和党的特朗普也好,民主党的拜登也好,哪条路都不走,都选择了把矛盾指向中国,却对美国社会的深层次矛盾避而不谈。

更讽刺的是,就这么一条取巧的道路,民主党也走不稳当。民主党舍不得大量的劳工阶层选票,但同时来自华尔街和硅谷的大量金主也在紧紧盯着民主党作何选择。我们不知道像301关税这样的保护主义政策会如何保护美国工人的利益,但它一定会损害对价格高度敏感的资本利益。

正如我刚才所言,尽管拜登推出的新一轮301关税仅涉及180亿美元,占中美进出口总额的3%不到,但美国国内还是出现了强烈的不满声音,包括纽约、新泽西、弗吉尼亚、佐治亚在内,多个沿海州不满对来自中国的重型起重机加税,认为此举影响了当地港口发展。另外,美国本土的福特品牌和代表外国汽车品牌在美制造商的联合会也敦促保持中国进口电动汽车配件、锂电池和关键矿物的税率稳定,避免影响相关生产的投资。

而以上这些不满的声音,究竟是这些企业担心出血肉痛的真情实感,还是在敲打民主党政府,那就不好说了。事实上这一轮301关税,原本定在8月1日正式施行;7月22日拜登宣布退选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马上宣布延期到8月31日,如今又再次宣布延期到9月,这就是拜登之后哈里斯要进行新的抉择,在党内各方博弈下决定自己的路线:究竟是为了迎合劳工阶层的选票而吸纳共和党的本土主义和保护主义,向全球化的对立面偏转,还是继续拥抱华尔街和硅谷的传统金主,维系自由贸易的经济政策,让利于资本。某种意义上,这一选择不仅关乎谁在领导民主党,更关乎什么是民主党。

这一轮关税大概率无可避免,但如何征收,税率如何界定,其中有何技术性豁免程序,魔鬼都在这些细节之中。我个人猜想,哈里斯一再拖延时间,想要的不是做某种单选题,而是“我全都要”,既要“捍卫美国工人利益”的面子,又不能丢了美国资本的里子。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作者丨张思南,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