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家俊辉  广州报道

成功跻身“万亿城商行俱乐部”后,长沙银行未来的发展备受市场关注。

日前,长沙银行召开了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围绕资产质量、净息差管理、发展战略等问题进行了说明。

根据2023年报和2024年一季度报告,截至今年3月末,长沙银行资产总额达到10613.03亿元,较年初增长4.05%。2023年全年实现营收248.03亿元,同比增长8.46%;归母净利润74.63亿元,同比增长9.57%。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5.61亿元,同比增长7.89%;归母净利润20.93亿元,同比增长5.75%。

在资产规模扩张、经营表现稳健的同时,长沙银行的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但关注率和不良生成率等指标有抬升趋势。数据显示,该行 2023年末和今年一季度末的不良率均为1.15%。但2023年末,关注类贷款余额88.68亿元,关注类贷款率1.82%,较上年末上升0.34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末,关注类贷款率1.99%,较上年末上升0.17个百分点。

对此,长沙银行方面表示,关注率出现小幅抬升,主要是由于其严格落实监管分类新规要求,主动开展更为审慎的风险分类,从严认定潜在风险并纳入关注类贷款管理,促进风险早发现、早化解、早处置。不良生成率 2023 年为 1.31%,较 2022 年上升 0.04 个百分点;但今年一季度不良生成率为 0.25%,较去年同期下降 0.02 个百分点,不良生成得到有效控制,呈现向好趋势。

长沙银行也坦言,在当前经济政策环境下,该行资产质量管控还是面临一定的压力。一方面,经济缓慢复苏背景下,部分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还款能力尚未完全恢复,个人消费贷、信用卡类业务风险面临压力;另一方面,产业结构持续调整,如部分传统批发零售业、中低端制造业客户持续面临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产能过剩、新兴业态冲击等压力,处在新旧更替转型升级的阵痛期,该类行业风险隐患仍相对较高。不过,长沙银行指出,随着企业经营持续改善、市场活跃度不断提升、宏观经济环境逐步回暖,该行资产质量稳中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

资产质量之外,持续收窄的净息差已经成为银行业普遍面临的难题。数据显示,2023年长沙银行净息差为2.31%,同比下降0.10个百分点,但依旧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在业绩说明会上,长沙银行表示,今年息差仍有下行的压力。资产端,一是贷款重定价,2023年6月和8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两次下调,再叠加按揭存量利率调整,去年仅影响一个季度,今年将会影响一整年;二是面临市场竞争,新发价格持续下行的压力,今年2月,5年期LPR下调25个基点,是LPR改革以来的最大降幅。负债端,一是同业负债下行幅度偏窄,近两年流动性宽裕的背景下同业负债贡献较大,一季度新发行同业存单发行成本回落,预计后续同业负债付息率会出现边际下行,但考虑到货币政策空间相对有限,后续下行幅度预计偏窄;二是存款定期化、长期化,尽管去年和今年多次下调挂牌利率,但受存款定期化、长期化影响,活期占比持续下降,存款付息率下行幅度偏窄。

为了更好地应对净息差收窄的压力,长沙银行表示,今年要继续把“稳息差”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上,以“调结构,精定价”为主线,坚持做好量价平衡,努力做到量适价好。重点调优资产负债配置,精细存贷差异化定价,从资产端、负债端两端来共同发力。

值得一提的是,万亿规模之上,长沙银行开启了新十年战略和新三年规划。该行表示,未来将锚定新十年战略和新三年规划,走好“本土化、轻型化、数字化、场景化”转型路径,聚焦“县域金融、新型政务、财富管理、普惠金融、产业金融、科技金融、零碳金融、金融投资”八大重点业务板块,把战略的路线图转化为发展的实景图。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