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古代时期的文人墨客,时常喜欢用对对联的方式来当作娱乐消遣,今天要说的这个故事便是与对对联有关的一则趣事。不同的人对于对联的含义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所以也会与之对应作出不同的下联。 据说当时在宋朝有师徒几人一同游玩,游玩途中女徒弟给出来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那么其他的人对于此联都作出了什么样的下联呢?

宋朝时期,吴夫子与他的四位高徒一同出游。 在我国宋朝时期,也就是当今的广西江东学院,据说当时存在着一位大师级的人物吴夫子。在吴夫子的众多门生中,最让他得意的是其中四个徒弟,一女三男四位高徒。他们平时十分勤恳的在吴夫子身边学习知识,不懂之处也会不耻下问。时间久了,他们不仅是吴夫子门下的得意门生,更与吴夫子成为了相交的好友。 这一天,师徒五人见天气大好,夫子便提出去附近的山寺游玩一番,徒弟们也欣然答应。在去山寺的路途之中,只见路旁的柳树全都开始抽出了嫩芽,正值初春时节,温暖的春风迎面吹来,让人好不惬意!

当他们来到山寺中,却发现今天的寺庙尤为的安静,连往日敲钟念佛的声音也听不到了,原来和尚们今日全都不在寺中。 与徒弟闲逛之时,女徒做出此上联。 由于寺庙无人看管,吴夫子心想他与徒弟们也不便久留于此,这时他便带领自己的徒弟们去寺庙的后面闲逛。来到了寺庙后面,让他们大吃一惊,只见庙后有一个山洞,洞口处还有源源不断的泉水流出。 正好解决了徒弟们口渴的问题,于是徒弟们一饮而快。这时夫子的唯一得意女徒便生了雅兴,正值此时此景,便作出了:"洞中泉水流不尽"这样一句上联,她随口而出的这一句上联,更是引来同行四人的兴致,纷纷争相作出下联。

首先第一个对出下联的是一位姓王的徒弟,他作到"林间小道曲径深",因为在他看来正是因为有这条路一直指引着他们,他们今日才有机会见到洞前的泉水。 继姓王的徒弟作出此联后,一位姓李的徒弟接着作出:"山里清风迎面来"这样一句下联。同行的一位姓赵的徒弟此时也不甘示弱,他作到:"山上桃花谢又开",因为在来此地的路途中,他发现山上的桃花开得极好,而桃花正好也可以与泉水相对。 在各个徒弟作出了不同的下句之后,吴夫子在心里满意的点了点头,心想这些不愧都是他的得意门生,每个人对出的下联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想法所有对出的下联也都做到了句式对仗工整。这时的他也给出了下联:"山顶云雨压下来",此时所有人对完对联后,便转身想按原路返回。

返回路途之中偶遇高僧,高僧给出下联惊艳众人。 在师徒五人返回的途中,正巧碰到了寺庙里的一位高僧,高僧主动向他们施礼表示慰问,并给出"寺里和尚洗头回"的下联,这时师徒几人便很快明白了高僧的意思。 细细品味一番后,更是明白了寺庙中空无一人的缘由,原来是寺庙里的和尚都去寺外山下洗头去了,同时师徒更觉得高僧给出的此联与上联十分的搭配,仿佛是浑然天成。不论是在句子结构还是意境营造上,完整的一联就是:"洞中泉水流不尽,寺里和尚洗头回"。

结语: 虽然王、李、赵及老师给出的下联都各有各的特色,但是最高的还是和尚给出的下联,可以说是一针见血。直到后来,吴夫子才发现山上的这一口泉水也是属于寺庙的财产,而他们未经允许就饮用其泉水,心里很是对此表示抱歉。 可是高僧不但没有与他们计较,反而热情地将他们送往山下,就这样师徒四人平安下山。在古代像这样与对对联有关的小故事还有很多,我国的对联文化历史丰富而悠久,十分值得我们后人去学习。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所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