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12日15时20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京水量已达100亿立方米。自2014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进京以来,“南水”在优化北京市水资源配置利用、改善供水格局、加强水资源战略储备、改善水生态环境等方面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进京“南水”中,有七成直接用于城市生活用水,已成为北京的主力供水水源,直接受益人口超1600万,城区供水安全系数从原来的1.0提升至1.3。近年来,北京不断扩大“南水”覆盖范围,先后建成郭公庄、亦庄、石景山等配套水厂,处理“南水”能力达每日470万立方米。随着近期昌平新城地表水厂通水调试,北京接纳“南水”的水厂已达15座。

△丰台河西地区居民用上“南水”

为保障“南水”的供水水质,北京持续在制水和配水环节下足功夫,水厂除了常规处理工艺以外,还采取了臭氧、紫外、活性炭吸附和超滤膜等深度处理工艺,确保水质稳定达标的同时保持着99%的制水效率。

近年来,北京已改造上千公里老旧管网,建设了3000余处独立计量区,更换450余万支远传水表,采取卫星探漏等新技术主动查找修复破损点位,供水管网漏损率较“南水”进京前下降了4.3个百分点,年节水量超过4000万立方米。

△丰台河西第三水厂投产运行

北京水务部门科学精细进行水资源调度,当前已基本建立“外调水、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雨洪水”五水联调的水资源保障体系。一方面,保障“南水”应喝尽喝,增加“南水”向城市生活生产供水的比例,置换本地地下水资源,持续压减水源地开采量;另一方面,减少密云水库供水、利用密云水库调蓄工程将富余“南水”存入密云水库。

据了解,密云水库调蓄工程自2015年9月建成投用以来,已累计向密云水库存蓄约6亿立方米“南水”,通过建设九级泵站,使“水往高处走”,2021年密云水库蓄水量达35.79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

△候鸟在密云水库“鸟岛”育雏

自“南水”入京以来,北京市地下水水位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15年至今,北京地下水水位已连续8年回升,平原区地下水埋深累计回升了11.01米,地下水储量增加了56.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涵养。

△开展节水宣传活动

千里调水,来之不易。“南水”进京后,北京市严格遵循“节、喝、存、补”的用水方针,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用足用好每一滴来之不易的“南水”。2023年3月1日,颁布实施《北京市节水条例》,构建起贯穿水资源“取供用排和再生循环利用”全过程、全行业、全社会的节水体系;大力推进生活、农业、工业、园林绿化、公共服务等领域节水,推动海绵城市建设、污水再生利用和城市水生态修复,节水理念逐渐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

(央视新闻客户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