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不仅是情报部门的责任,也与每一个公民息息相关。
文 | 李思寻
2025年10月上旬,一则来自国家安全部的案件通报引发社会震动——一名中国男子因个人不满,故意向境外人员泄露敏感信息,致使我国企业货船在公海遭到拦截检查,给国家利益造成严重损失。
这起看似“小我情绪”的行为,最终酿成了影响国际航运安全与国家形象的事件。

图源央视报道画面
据国家安全部在其官方公众号发布的通报,这起案件的当事人为董某某,是国内某大型企业国际业务部的员工。入职以来,董某某凭借研究生学历、外语优势,一度被视为骨干成员,负责涉外贸易、物流运输等关键环节。然而,随着内部岗位调整及考核矛盾的出现,他逐渐产生偏执心理,认为部门领导在“刻意打压”他,这让他对部门领导产生了强烈的不满与报复心理。
通报指出,董某某在情绪失控之下,多次通过非法手段与境外人员勾连,泄露公司多项敏感业务信息。这些信息包括:企业拟出口货物的种类、数量、运输航线、交易对象及金额等关键数据,部分甚至涉及国内战略物资出口的具体安排。为逃避内部监管,他使用虚拟专用网络(VPN)注册境外邮箱,将信息以加密文档形式传输给对方。
据调查,董某某在邮件中曾写下“请仔细检查他们,谢谢”这样的字句,显示其主观上有明确的报复意图——希望境外势力利用这些情报给公司制造麻烦、让领导“出丑”。
这一行为,最终引发了后续的国际纠纷。

图源央视报道画面
通报显示,境外人员在获得相关运输情报后,随即将部分数据上报给所在国的执法或监管机构,并以“涉嫌走私”“贸易违规”等名义发起针对性调查。不久之后,该企业旗下的一艘货船在执行正常贸易航线途中,于公海水域遭到境外执法力量拦截、强制登船检查,船上货物被扣押取证,航程被迫中断。
尽管拦截方打着“例行执法”的旗号,但中国有关部门认为,这一行为缺乏合法国际法依据,且明显受到了董某某泄密行为的“间接诱导”。据报道,此次事件不仅造成企业数千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更在国际航运圈引发连锁反应——部分合作方暂缓与该企业的合同,外贸信用体系受到冲击。

图源国家安全部
国家安全部在通报中指出,该案的严重性不仅在于企业损失,更在于董某某“将个人情绪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的危险心理。通报原文写道:“董某某因个人不满,泄露企业敏感信息,导致我国船舶在公海被拦,严重损害国家利益,其行为触犯国家法律,性质极其恶劣。”国家安全机关已依法对其进行查处,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该通报同时提醒公众,国家安全不仅是情报部门的责任,也与每一个公民息息相关。无论是科研人员、企业员工还是普通职员,都可能接触到不同层级的涉密或敏感信息。泄密行为无论出于何种动机,最终都可能成为损害国家安全的导火索。
国家安全部在通报结尾强调,近年来境外间谍与敌对势力针对中国经济、科技、航运、能源等领域的渗透行为愈加频繁,很多案件的“突破口”恰恰来自内部人员的疏忽或私心。而像董某某这样“出于情绪泄愤”的行为,更具有警示意义——说明国家安全不仅取决于技术防护,更取决于每个公民的责任意识与职业伦理。

图源国家安全部
有律师从法律层面指出董某某的行为可能同时触及多项刑事罪名。
首先,董某某擅自向外泄露企业核心商业数据,已涉嫌违反《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根据该条规定,若情节一般,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若情节特别严重,则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其次,董某某将涉国家经济安全的信息提供给境外机构,涉嫌违反《刑法》第一百一十一条——“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此类行为一旦被认定情节严重,可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最高可至无期徒刑。若所涉信息属于国家秘密范畴,还可能同时触犯《反间谍法》的相关条款。
从国家安全机关的通报内容看,董某某的泄密行为已直接导致企业遭受非法制裁、货船被拦截,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损害国家利益。在司法量刑时,这些严重后果将成为从重处罚的重要依据。截至目前,国家安全机关尚未公布董某某的具体判决结果,但案件已被列为年度典型案例之一。
资料来源:央视网、国家安全部、光明网

好戏 | 黄磊不做饭了,睡觉戴上呼吸机,这还是向往的生活吗?
88岁老人用爽身粉患癌离世,巨头被判赔近70亿元
解忧 | 放假回微信算不算加班?
版权说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