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工厂:来自美国的订单量还在上涨
中国外贸工厂:来自美国的订单量还在上涨


中国外贸工厂:来自美国的订单量还在上涨



部分外贸工厂订单量上涨的其中一个因素,是东南亚部分工厂出现产能饱和的情况

文|《财经》实习生 黄思韵

编辑 | 刘以秦

4月10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提高到145%。过去一周多,中国外贸老板们活跃在各种客户、同行群聊里,讨论各种应对措施,尝试找到一些确定性的方向。快速变化的关税政策、各种可能风险被反复讨论,但出人意料的是,多家外贸工厂人士提到,近期来自美国客户的订单量还在上涨。
“已经做不完了。”4月11日晚上8时多,服装设计师王忆年在加班开发衣服款式,拿着软尺对着人体模特比划。广州南村镇塘步东村里,在这约2000平方米的厂里,有50多名工人伏在流水线工作台熬夜赶工,超90%的服装会装入带跨境电商平台SHEIN标识的袋子,运往世界各地,主要是美国市场。
王忆年告诉《财经》,目前厂里订单处于饱和状态,工位都坐满了。今年4月,他们较3月订单上涨30%,日常两三万件的月产量已经没法满足下单量,部分订单已超过平台交付期限,近两周都处于忙碌的状态,有时还招不到人。厂里,长工和日结工聚集在一起。一些订单转移到中国湖南、江西的加工厂,他的老板还在跨省出差谈新工厂。
在深圳做服装的四川人龙丹青也遇到订单短期激增的情况。龙丹青夫妻共同经营一家在亚马逊平台的服装店,面向美国市场。4月5日-7日,他经历了平台单量“莫名爆发式增长”,每天销售额涨幅50%。龙丹青赶紧把产品价格都涨了一美金,“如果按这种销售速度,库存最多只能撑个十天。”
“这能让顾客买得慢一些,自己撑得久一些”,龙丹青告诉《财经》。他有约三千件衣服备在海外仓库,可以支持销售1个月左右。如果库存消耗完毕,又不选择补货,龙丹青预计会损失每个月10万美金的销售额。
他和同行们都处于慎重备货的状态,“非必要不发货”。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亚马逊平台的爆品机制,需要有货即时供应,才能让产品维持前列。假如排名下滑,再想花钱投流回到原位对商家是件“麻烦事”。为了维持排名,有同行正在补少量爆款产品到海外,补的量大概能撑一两周的时间。
这或与美国消费者焦虑心理有关。在社交媒体上,一些美国人担心日用品涨价,忙着“把东西加到购物车里”。据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预测,关税政策将推高美国民众日用品的价格,将对服装和纺织品造成尤为严重的影响,短期内消费者将面临服装价格上涨64%的局面。长期来看,服装价格仍将上涨27%。目前美国消费者面临的总体平均有效关税税率为27%,为190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在浙江宁波,包杰仍然持续生产、发货, 他并不担心客户会流到东南亚等地区。他拥有一家3000平方米的家居工厂,养着70多个员工。包杰4月11日告诉《财经》,他相信关税只是短暂的风波,哪怕在关税影响下,中国的产业链实力,是其他国家无法代替的。
部分外贸工厂订单量上涨的一个因素是东南亚部分工厂出现产能饱和的情况。
4月11日晚,一位美国客户告诉包杰,他们去东南亚转了一圈都没有找到合适工厂。有越南工厂拒绝订单,回复称今年已经没有产能接其他订单。柬埔寨做收纳箱的供应商还要求涨价25%,排期至少六个月,客户无法接受,而中国工厂交货只需要20天。
上周,这名美国客户曾明确表示新订单会继续,劝包杰不要涨价,哪怕翻倍关税也能接受。今年4月以来,包杰运出的集装箱有三四箱,较去年同月少了十几箱。关税骤涨到145%的那周,包杰也没有停止生产和发货。该美国客户说,新订单数量会有所减少、频次降低。
另一个因素是美国也同样需要消化其提出的关税压力。
包杰的美国客户是佛罗里达州某市议员,正和其他议员一起反对联邦政府对中国的加征关税政策。该客户4月11日去询问一东部地区的港口税务官时,被告知4月20日前把货从中国港口发出,加征的关税仍处于54%。这曾给包杰传递了积极的信号。
连日来,美国多地爆发反对美国政府关税政策的抗议活动。加州成为首个公开反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州。美国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认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有史以来给美国经济造成的最大自残伤口。
中国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表示,4月9日,中国政府发布《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白皮书以大量的事实和数据表明,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是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今年一季度,在美国政府滥施关税的干扰和冲击下,中美双边贸易仍保持增长,进出口规模1.11万亿元,增长4%。
多名外贸人士告诉《财经》,由于关税政策持续变化,他们正在一边观望一边调整。工厂们都有一丝担心被跨境电商平台或海外品牌公司压价,但普遍表明,没有太多的压价空间,目前的利润已经达到最低端。
难以预料的变化还在继续。美国客户告知54%关税执行的喜悦还没过去,仅过一天,客户告诉包杰,关税需要全额征收,最后到底怎么核算价格,谁都算不清。
不到三天,“所有东西都变了”,包杰说。新订单还没有来,他和美国客户的合作暂时陷入停滞状态,之前约定的合作细节全被推翻。这两天,他收到美国客户寄来的样品,但中国发布反制措施征收美国的费用需要由包杰承担,这意味着他按照样品开发产品的工厂模式已经走不通了。他的产品单价为0.3美元,原本样品免费。
几个外贸群里,尽管大家计划的应对措施有很多,但实际操作都有难度,包括涨价、外贸转内销、转向其他海外市场、在海外开组装厂等。这几天,龙丹青每天看群聊讨论,算着库存和销量,想等下周的情况再做下一步反应。但这个调整时间要多久,他也看不准。“可能一周,一个月,半年,甚至更久。”
“在这个大家都不好过的时候,就看谁能坚持得越久,活得下去。” 王忆年说。
(以上采访对象皆为化名。)

中国外贸工厂:来自美国的订单量还在上涨

责编 | 张生婷

题图 | 新华社

中国外贸工厂:来自美国的订单量还在上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