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在浙江台州,发现了一座南宋古墓,诡异的黑石,暗红的漆棺,专家在发掘时,得知墓主人的重要信息,而就在他们想要进一步发掘的时候,却被一个人打断进度

那个人带着族谱而来,声称这座古墓是他们家的祖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几百年的历史古墓竟会是私人所有,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故事:浙江台州的红色漆棺之谜

故事的开始,要从一对修房子的兄弟说起,家住前礁村的杨氏兄弟,最近要为老父亲建造新屋,当挖掘机在现场工作的时候,突然挖到了一块大石头,原本山间挖到石头并不稀奇,但这块石头不仅棱角分明,颜色还是罕见的暗红色,怎么看都有那么点像棺材

觉得事情不太对的杨家兄弟,连忙报警,得到消息的公安和考古人员连忙组织小队,赶到了现场,随着专家组的初步勘察,发现这里还真的是一座古墓,这座古墓长3米,宽5米,规格还真不小

专家组初步判断,这底下并排有着两个墓室,看样子应该是夫妻合葬墓,不过从现场的发掘情况来看,左边的墓室像是有过被盗的痕迹,考古人员小心翼翼的清理现场,希望能够找到一点有用的信息,要是能够找到墓主人的身份信息,那就再好不过了

就在专家们清理左侧墓穴正前方的地下时,“当”的一声,似乎铲到了一块石头,专家们将石头挖出来之后,瞬间眼前一亮,这是挖到了什么宝贝,居然能让专家如此兴奋

随着专家的擦拭,石头上面的字也慢慢地显现了出来,这竟然是墓主人的墓志铭,了解考古的朋友都知道,墓志铭往往会记载着墓主人的姓名、籍贯以及生平事迹,这下能知道墓主人的身份了

“从墓志上看 我看到李氏 她生于绍兴己卯年 绍兴年号 是南宋的第二个年号”专家根据墓志铭上的信息判断,这应该是南宋年间的古墓,左边被盗的这个墓室是女主人李氏的

等墓志全部清洗干净,可以看到最后的落款是李氏的丈夫,名叫赵伯澐,这个信息对于在场的专家来说,那是相当重要了

不仅知道了左侧被盗墓室主人的身份信息,还知道了右侧保存完好棺椁的主人姓名,由于右侧的棺椁保存完好,所以专家们需要运用系统且严谨的考古流程进行操作,但就在他们准备开始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直接打断了现场的清理工作,他制止着考古队的行动声称这里是他们家的祖坟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专家们纷纷停下手里的动作,看着走过来的男子,男子名叫赵文喜,他端着厚厚的一沓赵氏族谱,就放到了众人的面前,专家打开一看,瞬间就被惊掉了下巴

只见族谱上写着:始祖赵匡胤,第七代世孙名为伯澐,好家伙,墓主人竟然会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世孙,妥妥的皇亲国戚啊

要知道在古代,贵族下葬都会用很多贵重的东西陪葬,这也就意味着赵伯澐的这具棺椁里,很有可能藏着极高价值的文物,但赵文喜的出现,声称这古墓是他家祖坟,属于私人所有,不让挖,这可怎么办呢?

关于古墓的所有权,专家也给普及了一下文物法,年限超过八百年的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家负责保护开发,年限在八百年以下的,那就该是谁家祖坟,就由谁家看管,很显然赵伯澐的这座墓穴肯定是超过八百年的

现如今法理和人情纠缠在一起,专家也只好苦口婆心地和赵文喜沟通,最终他也是同意了专家们继续发掘,没了阻挠的专家组,开始制定周密的计划,准备慢慢的发掘

可以看到,墓穴的外面是青砖砌的墓顶,通过外面的木椁,可以看到里面大红色的内棺,专家们先是移开压在墓室顶上的条石,再拆墓葬的外墙,这外墙使用的是复合材料,拆起来格外的费力

专家们采用了大块撬开的方法,配合挖掘机的吊杆,以此来保证棺椁不受到挤压或者损坏,好不容易等到了开棺的经典时刻,专家组的人围着棺椁转了半个多小时,愣是找不到棺盖和棺体的接缝

开棺从接缝入手,对棺木的损伤最小,现在找不到接缝,让现场的人感到十分的困惑,这没有接缝,尸首又是怎么放进去的呢?

专家组绕着棺木瞪大着眼睛仔细寻找,又是一个多小时过去了,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在棺木顶部的油漆层里,发现了一条隐隐的细线,线找到了,那就开始开棺吧

专家们将准备好的木片钉进去,不一会棺盖和棺身就分开了,此时的专家组并没有着急揭开棺盖,而是用砖块把棺盖的四个角给撑起来,让棺盖悬在棺体上面的同时,疏散现场的所有人,这是要干什么呢?

在这里可能要给大家科普一下了,由于棺椁在地下深埋了几百年,里面可能会有两样能致人死地的东西,其一,尸体腐烂容易滋生微生物,其二贵族下葬墓里很有可能存有防腐物质比如水银这种有毒物质,专家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想让有害气体赶紧挥发掉,因为他们已经透过棺盖和棺体的缝隙,看到了里面的丝织品,内心的担忧和激动已经按耐不住了

专家组将棺盖和棺木架空,将可能存在的有毒气体放置一个晚上后,所有人都怀着激动的心情准备开棺,早上八点整,开始提取棺内物品,首先提取出来的是盖在最上面的丝棉被,黑乎乎的棉被,还来不及深入研究,就被送去保护性清洗

这一层的下面,还有两床被子,全部拿出来之后,赵伯澐的尸身就显现在众人眼前,此时的考古人员,发现墓主人的尸身和衣物之间,还有衣物和衣物之间,已经紧紧贴在了一起,想要将它们完完整整的扒下来,还不损坏到衣物,这着实是一个难题

得找一个便于开展这项工作的地方,发掘现场很明显不满足这个条件,那么真的会有这样的地方吗?还真有,丝绸博物馆开发了一个名叫“天眼实验室”的工作室,在这里面有很多的摄像头,不仅可以实时记录,还能提供揭展所需要的环境,但目前这个地方还在测试阶段,没能正式启用

万般无奈之下,专家们决定将尸骨和衣物直接打包,宁愿等到条件齐备,也不能仓促行事,他们将赵伯澐的尸骨,连同衣物小心翼翼的抬了起来,用塑料薄膜包好,放进准备好的冰柜之中,再将温度调到零上5摄氏度的恒温,这样才能使得尸骨和衣物的状态不会有太大变化

打包完毕,接下来就是等待实验室设备完善,最终揭展的时刻了,而就在这等待的过程中,还是发生了意外,一天考古队的工作人员和往常一样去查看最先出土的那些丝织品衣物,结果发现这些衣物上出现了一点一点的斑块

这批衣服可以说,珍贵程度是很高了,出现霉斑的这一刻,工作人员心急如焚,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如果霉斑扩散,那这批文物可能就会毁了

情急之下,工作人员只好联系到丝绸博物馆的修复专家,修复专家得知情况后,告诉他们,抢救的方法就是拿75%的酒精蘸着棉花轻轻的压衣服表面,将霉斑一点点的压掉,这工作量可以说是十分繁巨了,但为了保护这批珍贵的文物,工作人员不辞辛苦的修复这批衣物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终于到来了实验室启用的那一天,专家们将赵伯澐的尸体放到台子上,先是给他做了个CT,发现经过八百多年的沉睡,赵伯澐的尸身只剩下少部分骨骼,而且这些骨骼还和衣物粘连到了一起

这就使得揭展工作陷入了困境,专家组思虑再三后,决定将揭展工作分成两部分进行,第一步先把衣服的扣子都打开,将里面的骨骼拿出来

第二步,按照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顺序,将衣服层层揭展,方案制定了,那就开始实施,打开衣物还比较顺利,可以看出赵伯澐里里外外共穿了八件衣物

接着就是拿骨骼脱衣物了,随着专家组几个小时的精细工作,最终从赵伯澐的身上,扒下来八件衣服、八条裤子、一双布鞋、一双棉布袜、一条手帕另外还有八十一颗佛珠

揭展工作结束之后,工作人员对出土的文物进行了清点和保护性清洗,这座南宋的皇族古墓出土了七十六件的丝织衣物,展现了当时士大夫的穿着习惯,这也为我们了解南宋历史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