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之日,万物并秀”。5月17日,2024年池州“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场活动在山水秀丽的石台县牯牛降风景区拉开帷幕,吸引着全省生态环境领域专家代表和相关主流媒体等现场观摩,揭秘池州生物多样性“家底”,实探石台生态修复与生态建设的生动实践。

活动现场。江雪飞摄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席峰,池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鸿,池州市一级巡视员周珍花,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钱东方,石台县人民政府县长张勇等领导出席活动。

“把好山好水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席峰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安徽省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强化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分批推进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为重点的全省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启动实施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加大新闻宣传力度,营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浓厚氛围,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活动现场。江雪飞摄

池州是一座融合了自然美景、历史文化与现代发展的城市。作为此次活动的举办地石台县,素有“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中国生态硒都”的之称。唐代杰出诗人李白在其创作的十七首《秋浦歌》中,生动描绘了锦鸵鸟、白猿、白鹭、石楠、女贞等多种生物,从文化的角度映射出秋浦地区自古以来的生物多样性。

活动现场。江雪飞摄

近年来,石台县依托原生态山水和富硒资源,积极开拓“守绿换金”“添绿增金”的“两山”转化路径,2020年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2023年获得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并积极开展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充分摸清区域生物资源状况,为保护石台县的好山好水、发挥石台县生态优势奠定生态基础。充分发挥生态检察职能,加强生态司法保护,探索创新生态检察模式,以“检察蓝”守护“生态绿”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再上新台阶。

活动现场。江雪飞摄

据了解,截至目前,石台县已知脊椎动物336种,野生植物1548种,其中包括云豹、金钱豹、黑麂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0余种,以及银杏、南方红豆杉、长序榆5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石台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勇称,石台将以此次交流活动为契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围绕优质资源、健康生态、绿色经济,全力做强“绿色文章”,守护“生态底色”,以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持续推动石台高质量发展显山露水、出色出彩。

活动现场。江雪飞摄

活动现场。江雪飞摄

活动现场,还围绕“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采取现场解说和在线直播方式,全面展现了池州市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和具体工作情况,并观摩池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题摄影展和特色农产品展示区,参观池州生态检察展示馆、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宣教馆等。(江雪飞 )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