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选:三流的领导靠吼,二流的领导靠讲,一流的领导靠什么?

你有没有发现,不同层次的领导,做事的方式差得挺大的?

三流的靠吼,二流的靠讲,而真正厉害的一流领导,其实什么都不说,就能把事搞定。

这背后到底有什么门道呢?

其实早在《毛选》里,就已经讲得很清楚了。

真正的领导力不是靠嗓门大、话说得多,而是看你能不能把大家的心聚在一起,把方向定准,然后一步步往前走。

我们来拆解一下:

一、三流的领导靠“吼”

有些人当领导,一遇到问题就拍桌子、瞪眼、大声嚷嚷。

你以为这是有权威?

其实恰恰相反,这种“吼”,往往是内心没底的表现。

他们以为声音大就是命令有力,下属听话就是效率高。

可问题是,人不是机器,光靠喊是喊不出积极性来的。

你天天吼,人家只会越来越麻木,表面应付你,心里早就烦透了。

教员在《反对本本主义》里说过一句话:“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执行上级的指示。

如果你只靠吼来推动工作,那团队就会变成一台没有灵魂的机器,动是动了,但迟早会出毛病。

还有一点,很多人没意识到:越是吼,越说明你不会解决问题。

遇到阻力、有人能力不行,你不是去分析原因、想办法解决,而是发脾气、甩锅,这不是领导,这是情绪管理失败的典型。

《论持久战》里也提醒过:“战争的力量,藏在群众里面。”

也就是说,真正的力量不是你多能喊,而是你能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大家愿意跟着你干。

毛选:三流的领导靠吼,二流的领导靠讲,一流的领导靠什么?

二、二流的领导靠“讲”

比吼高一级的,是会讲。

这类领导懂得沟通,会讲道理、会画饼、会激励人,甚至还能引经据典地讲得头头是道。

听起来是不是很厉害?

确实比吼强多了,至少人家愿意跟你好好说话了。

但问题在于,如果只是停留在“讲”,那就还是停留在表面功夫上。

你看,有些领导开会一套一套的,PPT做得天花乱坠,口号喊得震天响,可最后落实的时候,啥都没变。

这就是典型的“讲得好,做得差”。

教员在《改造我们的学习》里也批评过这种现象:“学理论不是为了用,只是为了学。”

光会说、不会做,那就只是纸上谈兵。

还有个更大的隐患是:你说得太多,反而容易让人产生“虚假共识”。

大家都点头称是,结果各干各的,谁也没真信你那一套。

所以,《党委会的工作方法》里才强调:“抓而不紧,等于不抓。”

意思是,光布置任务不行,还得盯着落地。

一流的领导,从不怕你不理解,只怕你不行动。

毛选:三流的领导靠吼,二流的领导靠讲,一流的领导靠什么?

三、一流的领导靠“势”

那真正厉害的领导,是怎么做的?他们靠的是“势”。

什么叫“势”?

你可以理解成一种大局观,一种趋势感,也是一种看不见却真实存在的影响力。

就像下围棋,高手不会死盯一块地盘,而是通过布局,慢慢形成对自己有利的局势。

等你反应过来时,他已经赢了。

造势,就是在混乱中让大家看到方向。

比如当年教员决定放弃延安,很多人不理解,但他看得远,知道保住人才比守住一座城更重要。

真正的好领导,不会被眼前的风吹草动带偏,而是始终给人一个明确的方向感。

借势,就是顺势而为。

聪明的领导,善于把团队的能力和外界的趋势结合起来,哪怕起点低,也能后来居上。

成势,就是厚积薄发。

教员在《实践论》里说得很清楚:真理是在实践中发现的,也是在实践中验证的。

真正的大局者,从来不追求短期见效,而是坚持长期积累,等到时机一到,自然水到渠成。

总结一下:

三流领导靠“吼”,是控制;

二流领导靠“讲”,是说服;

一流领导靠“势”,是引导和塑造。

真正的领导力,不是你说了多少话,也不是你有多强势,而是你能不能看清方向、凝聚人心、顺势而为,在别人还没意识到之前,就已经铺好了胜利的道路。

所以,别再以为领导就是指挥别人干活。

真正厉害的人,是让别人心甘情愿地跟着你走。


读《毛选》必读两论,写了个精讲专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