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表示不计划对外国仿制药征收关税,这一决定涉及美国人每日用药量90%的进口仿制药。

10月8日,白宫和美国商务部的发言人均已确认,政府并未积极讨论在”232条款“国家安全调查框架下对仿制药征收关税。

这项潜在的豁免意义重大,因为它将影响到占美国人处方药总量约90%的药品,包括抗生素、心脏病药物等大量依赖进口的日常用药。此前支持豁免的官员担心,对仿制药征税将导致消费者面临价格上涨甚至药品短缺。

虽然对仿制药征收关税的可能性降低,但特朗普政府并未放弃“制造业回流”的目标。据报道,美国政府正在考虑是否应发布行政令,为关键仿制药的国内制造商提供联邦拨款或贷款。

这可能涉及使用来自日本等外国政府的资金,这些资金是与特朗普政府关税协议的一部分,尽管这些基础设施资金尚未建立。

关税范围大幅收窄

将仿制药排除在关税清单外,标志着美国商务部对医药产品展开的“232条款”调查范围出现重大收缩。

特朗普上月在网上发布消息称将于10月1日对品牌药征收100%关税,但未提及仿制药。

而早在今年四月,美国政府曾发布公告通知,明确表示将使用《1962年贸易扩张法》第232条款,对"成品仿制药和非仿制药产品"以及药物成分调查。

此次不计划对外国仿制药征收关税的举措也是对特朗普竞选承诺的一种逆转。在2023年的一段竞选视频中,特朗普曾表示:

他将分阶段实施关税和进口限制,将所有必需药品,包括多种常见仿制药的生产带回美国。

然而,最新的政策方向表明,美国政府在如何利用关税工具重塑医药供应链方面采取了更为谨慎的态度。

政府内部分歧明显

据报道援引知情人士透露,政府内部对仿制药关税存在明显分歧。

以特朗普国内政策委员会成员Theo Merkel为代表的一些官员警告称,对仿制药征收关税将直接导致消费者成本上升,甚至可能引发药品短缺。

他们认为,由于印度等国的生产成本极低,而美国近一半的仿制药来自印度,即使征收高额关税也未必能使美国本土生产具备盈利能力。

另一方面,商务部部分官员以及特朗普身边的保护主义者则持相反观点。

他们主张,对外国仿制药供应商的依赖构成国家安全风险,高关税结合政府对新建生产设施的支持,可以使国内仿制药生产变得有利可图。

此外为了避免疫情期间全球供应链中断的困境重演,对仿制药的关税和配额最终可能是必要的。美国贸易代表Jamieson Greer表示:

美国政府正在实施细致入微的多方面方法来重新布局仿制药制造业,确保美国人不会像新冠疫情时代那样因外国依赖而再次陷入困境。

美国佛罗里达州共和党参议员Rick Scott则在上周致信政府官员,敦促其将关税范围扩大至仿制药。尽管存在分歧,白宫发言人Kush Desai坚称:

白宫与商务部在此问题上不存在分歧或意见不一。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