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灾是指因为蝗虫而引发的灾难。 蝗虫,又称蚱蜢、草蜢、蚂蚱。这是一种常见的节肢动物,它们的身体一般呈绿色或黄褐色,咀嚼式口器,后足大,适于跳跃。其幼虫称为“蝻”。蝗虫主要以禾本科植物为食,种类很多,世界上共约有一万余种。
我国历史上的蝗灾屡见不鲜,迭起蝗灾。一旦发生蝗灾,无数的蝗虫遮天蔽日,所过之处寸草不留,它们吞食庄稼,使农产品绝收,进而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发生饥荒战祸。 根据统计:秦汉时期平均8.8年一次蝗灾;两宋为3.5年;元代为1.6年;明、清两代均为2.8年。 根据史料记载,在清代,咸丰皇帝在位期间,蝗灾最为严重。他在位十一年就有七年的蝗灾,史称“飞蝗七载”。
咸丰六年(一八五六年)秋,黄河流域各省与直隶地区突起蝗灾。飞蝗成群结队,列成方阵,腾空飞起,遮天蔽日,所降之外,庄稼、青草、树叶全部被吃光。 咸丰帝连续接到各省督抚及地方官的奏报,都说飞蝗方阵异常厉害,有的说:“蝗阵能使晴天白昼顿时变成黄昏。”有的说:“蝗阵展翅一飞,顿能刮起一阵狂风!” 看到这些奏报,咸丰帝瞠目结舌。他对群臣说:“以往出巡,我也曾不止一次地见过成群结队的飞蝗,那般的小东西,能掀起如此轩然大波呢?” 于是,咸丰帝决定亲自出京,考察飞蝗酿灾实情。
一天,万里无云,骄阳似火,咸丰帝在一队御林军的簇拥下,疾驰出京。 来到了京郊,大家停在路边休息。过了片刻,大队伍正要起行时,忽见东南天际有一块乌云快速飘来,并夹带阵阵微风,风吹得庄稼沙沙作响。咸丰帝等人以为天要下雨,准备躲避。 顷刻间,那片云彩飞到头顶,蔽天遮日,原来这是一个飞蝗方阵。 咸丰帝大惊,急忙仰头看,只见飞蝗列阵从头顶呼啸而过,直奔西北而去。 几分钟后,飞蝗过去了,太阳才又出来,风声也嗄然而止。 回宫后,咸丰帝又接连收到各地蝗灾的奏报。飞蝗夺去了农夫的口粮,翌年必将发生饥荒,揭竿斩木,形势危殆。咸丰帝哀叹不止,紧急召见各地方大员。
咸丰帝对大臣说:“朕亲见飞蝗成阵,蔽空遮日,往来畅行无阻,朕心实在不安。各地方官应迅即扑灭蝗蝻,以除民害。” 咸丰帝命地方官组织人力扑灭飞蝗。他建议各受灾地方为防止蝗虫蔓延,应将捕到的蝗蝻一把火烧光,再埋于深沟,以免留下祸患。 不料,一个月过去了,各地灭蝗进展极其缓慢。为何? 只因乡间到处流传着一个可怕的说法:蝗为神虫,扑蝗灭蝻,必遭天之报应! 咸丰帝听后,哭笑不得,对大臣说:“各地群众讹传蝗为神虫,不肯扑捕,实在是愚昧无知!” 之后,咸丰帝再次下旨,命地方官组织人力扑灭飞蝗。但民间扑蝗劲头仍不足。
无奈,咸丰帝只好搬出“灭蝗大师”——“刘猛将军”。 所谓“刘猛将军”是指虫王刘猛,刘猛是传说中治理农田虫害的保护神。世人尊称之为“虫王刘猛将军”。雍正年间,飞蝗四起,百姓苦不堪言。雍正帝降旨:奉“刘猛将军”为驱蝗正神,建庙祭祀,以压飞蝗气焰! 咸丰帝不相信飞蝗是神虫,但却非常服膺“刘猛将军”的威力。于是,他继续奉“刘猛将军”为驱蝗正神,并让各地加建起“刘猛将军”庙。以震慑蝗虫。 不料,“刘猛将军”庙建起来后,飞蝗却仍如天马行空,肆虐如故。 如何打败这些飞蝗呢?咸丰皇帝寝食难安。
几天后,咸丰帝终于想出了一个治蝗妙计,他宣布大赦天下:大赦各地罪犯! 咸丰帝对大臣说:“全国的蝗虫如此之多,是因为苛政。尤其是捉拿的罪犯太多了,得罪了老天爷。蝗虫之灾是老天爷降下的惩罚。”
不料,他大赦天下后,这些罪犯不知悔改,很多人再一次犯罪,继续危害百姓。
老百姓遭了蝗灾之后,本来就无法生活,又遭罪犯们的袭扰,更是苦不堪言。底层百姓一贫如洗,难以生存。于是,很多人就加入太平军,揭竿而起。
咸丰在位十一年,有七年蝗灾。这在历史上少有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