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岁李嘉诚赌输了!近日,李嘉诚旗下的长和集团因为一桩交易引发轩然大波。本来计划以228亿美元出售多个港口权益给美国的李家,没想到会在短短时间内遭遇如此大的反弹。

《大公报》和港澳办等机构频频劝告李嘉诚,希望他重新考虑这次交易,因为这不仅关乎企业利益,更涉及国家利益。然而,李嘉诚似乎并没有把这些声音放在心上,他甚至用港口收益下滑的数据来表示自己的“委屈”。

不过,这次官方显然动了真格。在持续规劝无效之后,两枚“重拳”砸下,让长和的态度出现了180度的大转弯,宣布不会签约。

究竟是什么让李嘉诚如此快地改变主意呢?

不签了!97岁李嘉诚资产缩水780亿!​中国宣布审查,美国3字回应

首先,有消息称中国政府要求国有企业暂缓与李嘉诚及其家族相关联的企业进行任何新合作。

可以说,这对李嘉诚是个巨大的打击。要知道,李嘉诚之所以能建立起今天的商业帝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市场的庞大,以及搭上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顺风车”。

一旦与中国市场“断连”,那带来的损失可远不止卖港口赚的那点钱。更何况,李嘉诚不可能完全转向美国市场发展,这对于一家依赖中国市场成长壮大的企业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其次,中国官方宣布将对这一交易进行审查,以保护市场公平竞争和维护公共利益。

这意味着,如果交易被认定涉及垄断或危害国家利益,那么后果可能不仅仅是中止交易这么简单。长和可能还要面对更加严厉的后续处理或处罚。

在这样的强大压力下,长和迅速调整了立场。

据港媒《星岛头条》报道,仅在官方宣布审查不到24小时后,长和方面就表示不会再与美方签约出售巴拿马港口的协议。

不签了!97岁李嘉诚资产缩水780亿!​中国宣布审查,美国3字回应

这一突然的变化,显然与中国外交部和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严正表态有关。

对李嘉诚而言,这次的决定不仅影响了他的声誉,也对长和的市值产生了直接冲击。

有消息称,受此事件影响,李嘉诚旗下公司的市值蒸发超过780多亿港元。

可以说,这次尝试“卖港”的计划,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意料之中的是,现在的情况已经不是李嘉诚说了算了!

因为此事不仅仅是商业交易这么简单,美国已经对中国的审查作出回应,围绕这笔交易的任何事项,将会发展成中美之间的直接博弈!

我们先看看,为什么这笔交易会引发如此大的反响呢?

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旦交易成功,美方不仅可以通过抬高过路费等手段影响中国船只,还可能直接限制中方船只的通过,这就严重威胁到了中国与美洲国家之间的正常贸易。因此,不难理解,官方怎么可能对此置之不理。

不签了!97岁李嘉诚资产缩水780亿!​中国宣布审查,美国3字回应

据港媒报道,在长和集团宣布交易计划后,香港政府立即进行了接触和谈判。显然,李嘉诚在决定交易时并没有提前与港府沟通,只是在私底下做了决定。

当外交部发出警告后,并未直接点名李嘉诚,这意味着政府还是希望他能回头是岸,主动取消这笔交易。

然而结果却是,李嘉诚似乎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所以官方只能选择直接出手反制了!

这里不得不提到,美国方面的态度。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布鲁斯公开表示,对中国审查此交易“不意外”,这3个字实际上是表达了美国政府早就想到这桩交易会被中国官方针对。

所以,布鲁斯还称,美国希望能控制巴拿马港口,接下来甚至不排除会借用国家力量来干预。

当他威胁称中国不应干涉这笔所谓的“私人交易”时,其实很明显是想通过特朗普擅长的“关税大棒”逼迫中方让步。但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中国不可能屈从于外部压力。

这么一来,中美两个大国围绕这笔交易的博弈将更加复杂。

不签了!97岁李嘉诚资产缩水780亿!​中国宣布审查,美国3字回应

虽然李嘉诚表现出些许松动,但完全取消交易的表态仍然没有出现。

这说明,即使到了现在,他依然心存侥幸,认为或许还能观望观望。这种心理在如此重要的国家利益面前,显然是不成熟的。

港府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关注,正是基于对国家安全的高度重视,我们绝不可能在这样重大问题上妥协。

在法律层面上,市场监管局已经表态要对此交易进行审查。这是因为尽管港口位于巴拿马,但交易完成后可能对中国的市场竞争产生不利影响,比如抬高船只过路费导致进口成本上升,这样的例子在国际上也并不少见,美欧也有类似的先例。

针对这种局面,中国一直以来都是秉承着公平公正的态度来推动国际合作。我们坚持不损害其他国家正当利益,但面对来自他国的挑衅,我们也必然会采取措施捍卫自己的权益。

综合来看,这笔交易已经远远超出了商业领域的范畴,成为中美之间新一轮博弈的焦点。

如果美国果真动用国家力量插手,势必使得局势更加复杂。然而不论如何,中方都要做好准备,应对未来可能的挑战和变化。

不签了!97岁李嘉诚资产缩水780亿!​中国宣布审查,美国3字回应

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李嘉诚不仅要从经济利益角度考虑,更应该从国家利益出发,放弃所有侥幸心理,明确自己的立场。

对于长和集团来说,是时候认真反思究竟什么才是长远的发展之道。

而李嘉诚这次事件也给许多企业家敲响了警钟。

在国际形势复杂的大背景下,企业的每一个重大决策都不能仅仅从经济利益出发,还必须考虑到更广泛的社会和国家利益。

在中国蓬勃发展的今天,对外合作虽然重要,但稳定与国家利益始终应该放在首位。通过这次事件,相信很多企业都会更加谨慎地对待类似的交易和决策。

这次风波也提醒我们,无论多么成功的企业家,在国际商贸方面,都不能忽视国家政策和舆论的声音。市场的风云变幻,不是靠单一的经济考量就能解决的,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而等待李嘉诚的,已经不是在中美之间陷入两难境地这么简单,而是风雨欲来!

目前,李嘉诚虽然搁置了4月2日的签约,但合同规定若7月23日仍未签约,那么李嘉诚将赔付至少210亿港元的巨额罚金!

所以,这事还没完,未来3个多月还会有明显变化!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