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恐慌性抢购到消费紧缩,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措施正深刻影响美国消费者。
根据美国科尔尼消费者研究所最新发布的调查,受关税及其不确定性影响,担心贸易争端推高支出的美国消费者比例从去年秋天的36%激增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54%。消费者对支出的态度愈发谨慎,普遍采取“观望”策略。
贝恩公司与全球最大第一方数据平台Dynata联合发布的2025年4月消费者健康指数则显示,美国高收入群体的前景展望指数骤降11.8点至88.6点,创下自2020年疫情初期以来最大跌幅。中等收入群体的前景指数也小幅下降0.2点至长期中性水平,显示出明显的防御性消费倾向。
投资管理咨询公司美世(Mercer)亚太地区多资产负责人西斯特曼斯(Cameron Systermans)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关税正通过两种机制对美国消费活动产生下行压力。“首先,关税的提高相当于销售税或增值税的增加,这将直接导致消费因价格上涨而减少。同时,鉴于美国消费者资产中很大一部分投资于股市,如果近期股市表现持续疲软,财富效应可能进一步抑制消费。”西斯特曼斯说。
恐慌性购买
关税的不确定性引发了消费者行为的明显分化。一方面,部分消费者因预期价格上涨而选择“恐慌性抢购”。科尔尼消费者研究所所长托马斯(Katie Thomas)表示:“即便消费者即将紧缩钱包,一部分消费者仍会进行应激性购买。”
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3月零售销售额环比增长1.4%,为两年来最大增幅,同比增长4.2%。其中,汽车及零部件销售同比激增近10%,家居用品增长近6%,建筑材料和园艺设备的销售增长了4.2%,电子产品和运动用品上涨2.4%。
研究公司FWDBonds首席经济学家卢普吉(Christopher S. Rupkey)形容道,由于预计明年价格将大幅上涨,消费者“趁现在还能捡到便宜,正在清空商店货架”,“消费者的抢购就像一场巨大的清仓大甩卖”。
贝恩公司/Dynata报告也显示,尽管高收入群体前景指数大幅下降,但消费意向增长了2.1点,这主要是消费者试图在关税上调之前提前购买商品。
例如,数据分析公司Earnest Analytics的数据显示,在4月2日至4月7日期间(即特朗普政府宣布暂时豁免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其他消费电子产品的所谓“对等关税”前),苹果公司的消费支出较近期月平均水平增长了20%。
消费者还涌向超市、大型折扣连锁店和汽车经销商。分析显示,家得宝的消费支出增长了10%,百货连锁店贝尔克的消费支出增长了18%。另根据追踪消费者行为的公司Consumer Edge的数据,在特朗普于4月2日宣布所谓“对等关税”后的五天内,耐储存商品的购买量激增,罐装和瓶装蔬菜的销售额与前一周环比增长23%,速溶咖啡销售额增长20%,番茄酱销售额增长16%。主售日韩化妆品的美国零售店Senti Senti也称,消费者因预期关税来袭而提前抢购。
根据近期跃居美国应用商店购物榜首位的敦煌网向第一财经记者提供的数据,从4月15日起,该平台的单日交易额(GMV)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与前一周相比连续翻倍增长。家电、安防产品、发制品及健康美容品类交易额分别激增962%、601%、671%和318%。其中,发制品市场尤为突出,因美国高度依赖进口假发,供应商警告关税将推高价格50%以上,加州部分发型沙龙已囤积半年库存。
消费者开始观望
另一方面,消费者紧缩开支的趋势同样明显。托马斯表示:“无论是囤积鸡蛋,还是在是否购买新iPhone上犹豫不决,我们看到全美范围内,不同行业的消费者都表现出巨大的困惑和沮丧。”
例如,瑜伽服饰品牌Lululemon近日表示,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美国消费者正紧缩开支并减少实体店购物频率,“人流量受到实质性影响”。在旅行服务业,达美航空公司表示“增长基本停滞”,企业差旅“波动较大”。在餐饮业,连锁零售超市艾伯森超市表示,购物者已经开始紧缩开支,购买更多自有品牌的产品和特价商品,并增加在家就餐。
贝恩公司/Dynata的报告也发现,4月美国中等收入群体储蓄意愿上升2.4点,举债意愿下降2.5点,这显示该群体开始采取防守姿态,越来越倾向于储蓄而非超前消费。高收入群体则受到股市动荡的严重影响。贝恩公司称,高收入美国消费者占据了美国消费支出的半壁江山。如果股市动荡和高收入群体的负面前景持续,其消费意向很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对美国经济增长前景带来重大打击。
牛津经济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卢姿蕙(Louise Loo)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由于股票市场波动、房地产市场趋势及其他金融变量导致的负面财富效应,预计美国消费者将受到关税措施的显著冲击。
“美国经济受到的影响不仅限于贸易和私人投资者情绪。在消费者方面,通胀上升预计将显著减少可支配收入。加之金融市场波动引发的负面财富效应,这将进一步恶化今年美国消费者的负面前景。”她说。
关税将使价格上涨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The Budget Lab)上周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当前,美国消费者面临的整体平均有效关税率为28%,这是自190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025年新施加的关税将导致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减少了1.1个百分点,价格水平短期上涨3%,相当于每个美国家庭损失4900美元。
从商品品类来看,短期内,消费者面临鞋类价格上涨87%,服装价格上涨65%。长期内,鞋类和服装价格分别保持29%和25%的涨幅。食品价格在短期内上涨2.6%,长期内保持上涨2.8%。新鲜农产品初期价格上涨5.4%,最终稳定在上涨3.6%。食品价格在短期内上涨2.6%,长期内保持上涨2.8%。新鲜农产品初期价格上涨5.4%,最终稳定在上涨3.6%。汽车价格在短期内上涨12%,长期内上涨15%,后者的情形下相当于平均每辆新车价格增加7400美元。
与此同时,前英国贸易部官员、明泰策略咨询(SEC Newgate)总监雷尼森(Allie Renison)表示,中国在许多商品的全球出口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意味着美国找到替代制造商并不容易。
根据对美国商务部旗下全国性统计机构人口调查局(USCB)的一项分析,在特朗普政府豁免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其他消费电子产品的所谓“对等关税”后,美国最依赖从中国进口的50种商品中,仍有46种面临关税。例如,分析显示,中国在电风扇、空调和微波炉领域主导全球出口市场,2024年,90%进口到美国的电风扇、40%的自包含式空调设备以及90%的进口微波炉都来自中国。
卢姿蕙也表示,据该研究院测算,在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中,约三分之一的商品对中国供应的依赖度超过70%,表明美国进口商寻找替代供应商的能力有限。“因此,美国消费者和企业更可能承受关税带来的价格上涨,这不仅会导致美国通胀冲击,还会引发严重的消费需求回落。”她说。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