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宦,宦官明明是两个一样的字。但是调换了顺序,在人们的印象中就大不相同了。提到官宦,大家都会高看一眼,不管是学识还是地位,仿佛都高人一等。
       但是宦官就不一样了,放眼千百年的封建社会,宦官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是人们形容他们,用的词却不乏狗仗人势,奸佞小人,虽说不是所有宦官都如此,但也是大多数了。
       而这其中,最出名的,当数慈禧身边的红人李莲英了。
       有人说,宦官之所以性情不好,甚至德行有失,是因为他们身体的残缺。但看李莲英的人生经历,不难看出,他能成为臭名昭著的大太监,可和身体残缺毫无关系。


       他可是一个少时家中被抢了地,能将此仇记恨在心许十余年,得势之后,不忘让仇人百倍偿还的狠人,而这偿还的方式,令人无法想象。
       记在心中的占地风波
       都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句话在古代是相当被看重的,没有谁会轻易伤害自己的身体。能选择进宫当太监,大多都是走投无路了,最后实在没办法迫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这样的人的家庭条件基本上都是贫苦的,然后家中还有一家好几口,有老有小要养活,可是李莲英其实本不必如此,奈何家中突遭变故,只能无奈为之。
       李莲英出身于一个农户家庭,他的父亲早年间只不过是个无业游民,好在有叔父愿意收养他,可在娶了其子之后,李莲英的父亲就突然转了性,开始承担起家庭的担子了。


       不再像原来那般不务正业,开始好好务农,李莲英出生的时候,李家虽不说多富庶,但是一家人安稳幸福,吃饱穿暖都是不成问题的。
       如果能够一直安稳的生活下去,李莲英大概会成长为和父亲一样有担当的人,但是天不遂人愿,当你想好好生活的时候,未必所有人都会顺你的意。
       但是,土壤环境对于农作物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地与地之间还是有差别的。


       并不是所有的土地都适合农作物生长,自己家的土地若是这样不好的,一般的百姓也只能自认倒霉,转而谋求其他的生路。
       可是有的财主们,就不会认命,他们就会仗着自己有钱,去买,可有的黑心的财主,却直接就去百姓手里抢地。
       李莲英家就碰到了后者这样不讲理的财主。
       这个财主姓王,在李莲英家所在的这个县城里颇有权势,就是仗着自己家有钱,没少欺压百姓。


       财主家田地不少,雇佣了许多百姓帮他种地,可是有那么两亩田地,收成就是不好,倒不是种地的百姓不用心,就是那田地土不行,又没临近水渠,总是偏旱。
       但这两亩地的收成对于王大财主来讲,根本不算什么,可坏就坏在,王大财主相当抠门啊,看着收成不好的两亩地,他十分上火,没少想办法。
       合理合法的办法偏偏都不管用,于是,他肚子里那点坏水就翻动了起来,盯上了普通百姓家的好田地,李莲英家的地便是他最看好的。
       吝啬如王财主,就算再看好这亩地,也是不可能花钱买的,他出的主意是,拿自己的那两亩地与李家这一亩地交换。


       王财主算盘打的好,可李家人也不傻。用自己的好地换两块无收成的破地,他们怎会同意,可奈何,王财主铁了心要“换”,一次次派人上门骚扰。
       李家实在是烦忧,最后迫不得已一纸诉状将王财主告到了县衙。
       本以为有县衙做主,王财主会收敛一些,但李家不知道的是,县令并不是好官,王财主不过一些金银就收买了他,这场判决,自然不会公正。
       县衙不止没管王财主抢地的事,还给李家安了些污名,将李家重罚了,李父更是被关进了县衙大牢,李父多年劳作,身体本就有旧疾,大牢的苦对于李父来讲甚是难熬。


       李莲英在家中出事的时候,才懂事,看着父亲从牢里出来整个人都瘦了一圈,还病着,他恨极了王财主,却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在心里重重的给王财主记了一笔。
       卑微进宫,算计着上位
       民不与官斗,普通的老百姓自然也不与大财主斗,李家经历了这么一遭,也不敢再在顺天府待了,只能举家搬迁。
       为了谋生,一路走到了京城边上,可是这一路上家中的花销基本上都是靠原来的家底在维持。
       来到京城时,家底已经不剩什么了,一家老小吃都吃不饱了,李父哪怕再不忍,还是将李莲英送进了宫当太监。


       此时的李莲英还是个几岁的孩子,平常人家这个年纪的孩子正是最淘气的时候,可李莲英却有着超乎自己年龄的成熟。
       刚进宫的李莲英是公里最低等的小太监,能接触到的最多也就是大太监,此时和李莲英一样进宫的小孩子还在学宫里那繁杂的规矩,李莲英已经在物色谁的大腿好抱了。
       宫里的规矩李莲英听过一遍就认真记下了,他谨慎着呢,毕竟在宫里一个不注意有了失误可能就性命不保了。
       从不出错的李莲英在一众小太监之间相当显眼,管事的大太监很快就注意到了李莲英,把李莲英的等级往上提了提,李莲英也有机会到主子身边伺候了
       。


       但这对李莲英来讲还不够,他想要的是手里能有权势,能像当年的县令一样能掌控别人的生死,可是此时的他太小了,没有人把他那充满野心的眼神放在心里。
       但李莲英是有自己的谋划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用在此时的他身上并不为过,对于大事小情都关心着,并不是因为他八卦,而是这些都能成为他进阶的垫脚石。
       正是因为他消息灵通,才和他的同乡,但是此时已经是大太监了的沈兰玉搭上了线。本就是同乡,再加上李莲英很会讨好人,沈兰玉对于李莲英很是欣赏。
       沈兰玉作为慈禧身边的梳头太监,能够长久以来深得慈溪欢心,自然是有一手的,此时他已年迈,便将自己这梳头的手艺传授给了李莲英,连带着慈禧的日常喜好与忌讳都交代的一清二楚。


       古时候梳头是有大讲究的,更何况是给慈禧梳头,可不是谁都行的,为此李莲英没少练习,是下了苦功夫的,甚至不惜去青楼里学习姑娘的梳头技巧。
       于是当沈兰玉将李莲英推荐给慈禧之后,李莲英很快变得到了慈禧的赏识,成了能够近身伺候这位皇太后的人,李莲英的地位得到了相当大的提升。
       都说人红是非多,同是太监,眼看着李莲英一步登天,有些人相当不服,没少在太监总管安德海面前嚼舌根,想借安德海的手收拾李莲英,可李莲英愣是没让安德海抓住一点错处。
       李莲英又凭借着自己机敏的反应,一次又一次的在慈禧面前露脸,又因着当场凭一句“老佛爷的福比寻常人多一点”解了慈禧写错别字的围之后,越发得慈禧欢心。


       等到同治八年,此时才二十多岁的李莲英就成了总管大太监,他也算是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管大太监之一了。
       报仇,手段狠辣恶毒
       虽说“太监”听起来并不是什么掌握着滔天权势的大官,但是他们因为在皇亲国戚身边,所以有了更大的面子。
       而李莲英更是在堪称大清朝女主人的慈禧身边任职,谁见了他都得低下头,礼让三分,就连朝中大臣也是如此。
       所以此时的他,基本上可以算是达成了曾经的目标,手里掌握了权力。


       掌握了权力要是办正事,也就罢了,可李莲英的所作所为,甚至引起了朝野的议论,还有不少人上奏弹劾他,说他收受贿赂,买卖官职,说他结党营私,干涉朝政。
       这些罪名都不小,但是李莲英在慈禧面前却一直乖顺得很,慈禧并没有因此就责怪他甚至贬黜他。
       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慈禧有一些不方便自己出面的事情,还得依仗李莲英去做,有人说,李莲英就是慈禧养的一条狗,指谁咬谁。
       这些宫里面传的各种嘲讽的言语,李莲英不是没听到,但他从不在意。


       毕竟,身处他这个地位,对于那些自己看不惯的人,他有许多办法能够让其吃苦头,甚至死无葬身之地。
       而他一直记挂在心中,在他年幼时抢了家中一亩地,又将父亲送入大牢的王大财主,便成了他掌控权势之后,最想要打击报复的人。
       王大财主身处顺天府,就算他再有钱又怎么样,李莲英可是京城的大人物,就连顺天府的府尹都得看着他的脸色行事。
       当时李莲英得慈禧恩准可以回乡探望,这对于一个太监来讲是史无前例的,而随李莲英一同返乡的还有慈禧赏的不少物件,足见李莲英当时在慈禧心中的地位。


       等李莲英来到当年的小县城,受到了相当高规格的接待,而这县城里,但凡有点名望地位的人,哪个不想来拜见他,巴结他。
       毕竟,得李莲英的一句好话,就可能就会让他们的地位有天大的改变,万一再和李莲英攀上关系,那以后在这县城里都能横着走。
       在这些想巴结李莲英的人中,便有王财主。
       此时的李莲英已经不叫曾经的名字了,“李莲英”这个名字是慈禧赐给他的。但是,样貌却并没有大改,与少时还有七分像,王财主来拜见的一瞬间,就认出了李莲英。


       他哪还有巴结的心思,甚至想掉头就跑,生怕李莲英还记得小时候的事情。
       可是他不知道李莲英不仅记着,而且还恨着,但是表面上李莲英却对那件抢地占地的事情只字未提。
       王财主却不敢也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赶忙给李莲英磕头认错,李莲英在此时大度地原谅了他。就好像当年那件事情没有发生一样。
       这可让王财主高兴坏了,在李莲英身边好顿拍马屁。
       李莲英当时一直是笑眼看着他的,让王财主以为自己这马屁拍到了正地方,也认为李莲英是个好人。


       于是,在李莲英问王财主要不要将家里的女儿送进宫的时候,王财主千恩万谢地答应了。
       毕竟谁不想让自己家出一个皇妃呢,这对于家里可算是个天大的荣耀。
       在李莲英带女儿走的时候,王财主还送了相当丰厚的谢礼。在李莲英走后,王财主便在家里梦想着自己没准能当国舅。
       可他不知道的是,他的宝贝女儿被李莲英带走之后,并没有进宫,而是反手就被李莲英送去了青楼,还是那种最下等的青楼。
       被娇生惯养的女子怎会适应青楼的规矩,青楼的老鸨又被嘱咐过要对她多加“照顾”,可怜这个娇弱的女子,根本受不了这样的折磨,没过多久便死在了青楼里。


       李莲英的报仇就此结束了么,才没有。
       那个在老家做美梦的王财主,没过多久就被扣了顶重罪的帽子关进了牢里,在牢里受到了无端的审问,严刑拷打,可怜的他根本什么都不知道,还在和狱卒说自己认识李莲英,女儿会当皇妃,狱卒看着他只觉好笑不已。
       不仅如此,进了牢的王财主,家财全被没收,送去给了远在京城的李莲英,他自己还不知道。
       他只能在牢狱中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还得挨着饿,上了年纪的王财主,没多久就死在了牢里。


       当年只是一亩地的风波,却被李莲英记了十余年,为了一亩地,不惜残害王财主,就连王财主那无辜的女儿都不放过,这样的狠毒嘴脸,也难怪后世会有人说,大清的半壁江上就是毁在他的手里。
       毕竟这样一个阴险毒辣的人,能干出什么好事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