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行人走过日本东京一处显示实时汇率的电子屏幕。新华社记者 张笑宇摄

  一段时间以来,受日美利率差等因素影响,日元持续贬值,对日本经济形势、民众生活均造成负面影响。日本经济界不断呼吁政府和央行采取强力举措进行干预,然而从目前情况看,由于日本经济自身的结构性矛盾,难以找到万全之策,未来走向值得进一步关注。

  4月底,日本央行召开了货币政策会议。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多数委员认为日元贬值对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没有造成太大影响。针对“相关影响是否在可以忽略的范围内”的提问,植田和男做出了肯定回答。此外,他还明确表示,日元贬值推动物价上涨,有助于实现2%的通胀目标。日本经济学界人士分析,植田和男的相关发言被市场视作日本央行允许日元贬值的体现,也表明了日本政府和央行在阻止日元贬值合作上有所退步。这也成为4月29日外汇市场上日元贬值至1美元兑160日元的重要原因。此外,有关日元贬值短期内不会大幅提高物价的判断,与国民实际生活感受严重不符,被视作“轻视了日元贬值对国民生活造成的压力”,受到了广泛批评。

  5月9日,日本央行公布了此次会议上各委员的主要意见。可以看出,委员对于日元贬值引发物价上涨存在忧虑,并非植田和男在接受采访时表现得那么“风轻云淡”。在关于物价形势的讨论中,多名委员认为,受到历史性的日元贬值影响,必须注意物价上涨的趋势性风险,今后物价上涨率有可能高于日本央行的预测。关于今后的货币政策,有委员认为,在日元贬值、CPI持续增长的情况下,政策的正常化步伐有必要加快。有分析认为,这是对日本央行下一步上调利率的时间节点可能提前的暗示。国债方面,有委员认为日本央行应该以恢复市场功能为导向,一边观察市场动向和供求情况,一边抓住时机推进减持,并在适当的时机和场合明确方向。

  有分析认为,采访情况和后续公布出来的实际结果之所以存在偏差,是日本岸田政府对日本央行施压的结果。在公布委员会意见前的5月7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与植田和男会面。会面结束后,植田和男转变了在货币政策会议后发言的方向,对日元贬值出现了“警戒意识”。他表示,将密切关注最近的日元弱势及其可能对经济、物价产生的潜在影响。5月8日和5月9日,植田连续两天出席了国会金融委员会,再次明确了汇率是影响经济和物价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汇率变动对CPI产生影响,或者这种风险加大,就需要采取金融政策应对。有观点认为,这也是希望通过表态,对外汇市场的日元贬值形成牵制。

  从大背景上看,岸田文雄所在的自民党近期丑闻缠身。从统一教事件到女性局“公费旅游”、青年局联欢会“舞女事件”,尤其是仍在发酵的政治“黑金”丑闻,均对其支持率造成了负面影响。为挽救支持率,岸田文雄发挥外交特长,在4月份出访美国,希望以构建新时代日美同盟体系展现其外交能力,以及在提升日本国际影响力方面的成绩。但在刚刚结束不久的众议院补选中,自民党由于政治“黑金”事件压力,被迫放弃在东京都和长崎县的两个选区推荐候选人,而在唯一推举了候选人的岛根县选举中又败给立宪民主党。有观点认为,此次选举结果给岸田政府未来政治前途蒙上一层阴影。

  可以说,如何运筹好国内经济形势,改善民众实际生活,似乎成为维持岸田政府执政稳定性的“救命稻草”。但从实际情况看,日元贬值趋势持续,能源、生活用品、食品物价高涨,民众生活承压严重。岸田文雄虽然寄希望于此前“一揽子经济政策”在今年夏天落地,实现定额减税、奖金发放、工资上涨等积极因素叠加的效果,但是否能够得偿所愿仍需观察。

  5月9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了3月份的每月劳动统计。数据显示,日本3月份现金工资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0.6%,但3月份除生鲜食品以外的核心CPI连续24个月达到或超过2%的物价稳定目标,同比上涨2.6%,达到106.8。人均实际工资最终同比下降2.5%,为连续24个月下降,创下自1991年以来最长纪录。

  虽然在春季劳资谈判上,日本工资涨幅达到了33年来的最高水平,但其体现在实际工资变化上仍需时间。日本经济界人士分析,由于5月份日本政府电力、燃气补贴终止,加之日元贬值引发进口能源、粮食物价上涨,形成涨价潮,5月份至7月份的CPI预计将逐月上涨0.25%左右,劳资谈判的成果恐被抵消。有预测认为,实际工资增长“由负转正”可能要等到今年底才能实现。岸田文雄此前对日本民众的承诺恐怕难以兑现。日本商工会议所会长小林健在5月9日的记者会上也表示,伴随着日元贬值,原材料、电、煤气等进口物价都会受到影响,希望工资上涨不要成为“河滩上的石头”。

  5月10日,日本政府召开了由首相岸田文雄担任负责人的经济财政政策会议,会议明确,将密切关注近期日元汇率动向,继续推进政府和日本央行的密切合作。会议讨论了货币政策和物价等宏观经济问题,民间部门成员对物价的过度上涨表示担忧,并呼吁日本央行进行适当的政策管理。有参会人员认为,日本经济正处于“临界点”,预计1月份至3月份将出现经济负增长。也有声音呼吁,日本当前需要同步解决增加工资收入、实现价格转嫁以及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有观点认为,日本央行可能已经在4月份采取了买进日元、卖出美元的汇率干预措施。根据财务省5月9日发布的外汇储备数据看,4月末日本外汇储备额约为1.28万亿美元,较上月底减少116亿美元,但日本央行并未就此做出明确回应。此外,从国债数据看,财务省5月10日公布,截至2023年度末,国债、借款和政府短期证券合计为1297.16万亿日元,较2022年底增加26.66万亿日元,连续8年刷新历史最高纪录。有观点担心,如果日本利率因政策调整而持续上升,新发行国债的利息支付负担将会增加,有可能对财政造成压力,这也给日本干预汇率提出了现实问题。

  日本岸田政府已经将日元贬值视作阻碍其展现国内经济成果的重要因素,正在推动日本央行积极寻找解决日元贬值、摆脱当前困境的途径。但由于日本资源能源高度依赖进口,加之国内经济存在汇率和财政“两难”的结构性矛盾,同时,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汇率过度受美国影响,缺乏自主性和稳定性。在此背景下,日本能否找到既改善民众实际生活感受,又不会对本国财政造成压力的“万全之策”,仍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陈益彤 来源:经济日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