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5000人的中大型场馆,两天两场,1万张门票。

主办方本来计划让“天后”那英重回视线中心。

但没想到,现实冷酷得像一记耳光。

距离演出只剩不到两周,各大购票平台的余票页面依旧一片“绿油油”。

主办方看着票数没起色,忍痛在大麦网上挂出了200张八折票。

结果十天过去,依然卖不完。

曾经抢票如“打仗”的场面,如今变成了主办方一厢情愿的“空等”。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同一时间、同一个城市,刘德华的演唱会票房已经一票难求。

人家是1.6万人场馆,两场三万多张票,早早售罄。

这一对比,那英票房滑铁的尴尬便暴露得更彻底了。

但这场“演唱会遇冷”真的只是市场冷淡吗?显然不是。

从票务困境开始追踪,再拉出那英这些年在观众缘上的变迁,这场滑铁实际上早有迹可循。

预售惨淡,人气暴跌!这一次,谁也救不了“狂妄自大”的那英

冰封票房的导火索

说白了,这场澳门演唱会本来不是2024年10月才开,而是2023年国庆节就该登场。

那时候万事俱备,但突然一连串的负面舆情袭来,让项目不得不延期。

其中最具爆炸性的,是那英与刀郎的“旧账重提”。

以及李玟录音事件牵出的《好声音》风波。

刀郎原本沉寂多年,突然凭借新作《罗刹海市》横空出世,热度直冲云霄。

一时间,各路网友都在“考古”他的音乐经历。

而当年那英一句“他不具备审美观点”的访谈片段,也随之再次浮出水面。

这句话被网友反复播放、放大解读,在社交平台引起了激烈争议。

加上她过去曾经在颁奖环节“卡掉”刀郎进入十大歌手的记录。

愈发让大众觉得这是“权力压制”。

预售惨淡,人气暴跌!这一次,谁也救不了“狂妄自大”的那英

事情还没消停,又来了更大的舆情震荡。

李玟临终前留下一段爆料录音,曝光她在录制《中国好声音》时遭遇不公。

作为这个节目的元老导师,那英自然也被卷入风暴核心。

网友纷纷翻旧账,包括节目里她对姚贝娜的“刁难”式选曲。

以及对周深的“风格小众”评语,都成了口诛笔伐的对象。

连续两波负面发酵,那英的形象几乎被“社死”。

原本那个在电视里大笑爽快、点评犀利的导师形象。

一下子被打上了“压人”“嘴毒”“仗势欺人”的标签。

而演唱会,就在这两场风波之后,被悄无声息地延期。

所以,当澳门演唱会终于重新官宣时,观众其实早已换了眼光。

不是“天后归来”,而是“她怎么还有脸唱”。

预售惨淡,人气暴跌!这一次,谁也救不了“狂妄自大”的那英

被搅浑的,不只是口碑,还有人设。

说那英口无遮拦,其实很多人都不会反驳。

她也从不否认自己性格直率,甚至以此为特色。

但直率和失控之间,始终有条界线。

最早的一次争议,还得追溯到她和章子怡之间的“正面交锋”。

2013年,章子怡第一次担任选秀节目《中国最强音》的导师。

媒体在采访那英时问她怎么看这件事。

没想到,那英面不改色、毫不犹豫地说:“她带不出冠军,唱歌是隔行如隔山,我祝她成功吧。”

预售惨淡,人气暴跌!这一次,谁也救不了“狂妄自大”的那英

当时章子怡就站在她身边。

这一段采访后来成了网络流行语,“我祝她成功吧”成为带刺的代名词。

那英的“直白”被网友称为“杀人不见血”。

之后她在公众场合的“翻车言论”也接连不断。

她在某酒会强行劝林志玲喝酒,对方推辞说自己酒精过敏。

那英却说:“你在北京,不喝酒是什么下场你知道吗?”

事后林志玲脸颊通红的照片登上热搜,媒体直接下标题:“那英逼林志玲喝酒,致其过敏”。

在一次发布会,那英因记者问题不满,直接抢手机、怒斥对方,引发全场混乱。

预售惨淡,人气暴跌!这一次,谁也救不了“狂妄自大”的那英

她在微博上也曾写下“最烦装X的人”这样的话。

在娱乐圈中,这种直来直去几乎等于“自毁前程”。

很多观众原本是喜欢她的唱功和“真性情”,但面对频繁的口舌之争,也开始疲惫。

那种“有事直说”的人设,从某种程度上说,变成了“说话不负责任”的代名词。

当年的“对家”,如今活成了对比样本。

更让舆论反弹猛烈的,是刀郎和周深如今的强势表现。

刀郎出道至今争议不断,但他确实是个唱功和创作俱佳的歌手。

从《2002年的第一场雪》到《披着羊皮的狼》,几乎每一首都成了时代记忆。

预售惨淡,人气暴跌!这一次,谁也救不了“狂妄自大”的那英

而那英那句“他不具备审美”,在刀郎最新爆红之后,成了“滑铁卢”。

2023年刀郎在网络上的高热度完全不靠流量营销,纯靠作品。

他演唱会不调音、收益捐山区、几乎零差评。

评论区很多人都在调侃:“那英还砸电视吗?”

周深的情况也一样。

曾被那英评价为“风格太小众”的他,如今在主流平台站稳脚跟。

不仅参与电影原声,还频繁登上各类大制作舞台。

预售惨淡,人气暴跌!这一次,谁也救不了“狂妄自大”的那英

他的唱功和表演感染力,早已不是“小众”可以概括。

于是,网友们看着这一冷一热的对比,自然想起了当年谁说了什么。

那英一句话,把人打成边缘人,如今却被现实打了脸。

这不是简单的“口嗨”,而是时代变了。

脱节的,不只是音乐,还有审美理解。

也有人替那英说话,说她是“性格直、不会拐弯抹角”。

说她不是有心贬低别人,只是情商不高。

甚至有人感慨:“现在的观众太敏感了,连一句实话都听不得。”

预售惨淡,人气暴跌!这一次,谁也救不了“狂妄自大”的那英

但问题不在于她说了“实话”,而是她说话的语境、方式、时机都脱节了。

娱乐圈不是靠实力吃饭的单线系统,尤其在社交媒体高度参与的今天。

观众早已不再仅仅看歌艺好不好,而是看这个人是否真诚、是否值得喜欢。

那英当然有实力。

她12岁加入辽宁少年合唱团,三次考试考进沈阳歌舞团,从伴唱熬成主唱。

靠实力登上春晚,在华语乐坛发行经典专辑《征服》《白天不懂夜的黑》。

这些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但一个歌手成就再高,如果言行方式总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也难免被大众疏远。

预售惨淡,人气暴跌!这一次,谁也救不了“狂妄自大”的那英

张惠妹当年也曾遭遇票房滑坡。

她没有硬抗,而是选择调整曲风、亲自下场互动,慢慢修复粉丝感情,才又一步步走回来。

那英可以倔强,但不能死扛。

“天后”没变,但观众早变了。

现在的演出市场,已经不是靠名字就能卖票的年代。

2024年澳门这场演唱会,主办方定价本就不算低,结果却落得八折都没人买的尴尬。

观众不是没钱,而是不买账。

在过去,大家看艺人是“粉光环”的,现在更多是“看人设”。

预售惨淡,人气暴跌!这一次,谁也救不了“狂妄自大”的那英

明星不能靠“资格”,更不能滥用“身份”

那英现在的问题,不是没能力,而是没经营好自己的人设。

她并不是一个作恶多端的人,但确实没有意识到“时代对明星的要求变了”。

过去的艺人只要唱好、演好就行。

现在的艺人,要面对镜头、面对网友、面对流量和争议。

同时还要在极高曝光下维护公共表达,这不再是“真性情”可以单点破局的年代。

那英不是不能再火,但要看她想不想变。

预售惨淡,人气暴跌!这一次,谁也救不了“狂妄自大”的那英

结语

现在的她还在舞台上唱《藏无可藏》,也还在一些综艺上露脸,说明她并没有彻底退场。

但如何在这样的局面下逆风翻盘?不是发几首新歌就够了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