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专家批美取消对华小额包裹免税政策
8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2025年2月初,美国针对中国商品,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尽管该政策在执行4天后,便因清关“过载”而“失灵”暂停,但美国政府5月2日仍要重演这一政策“闹剧”,终止从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输美小额包裹的免税待遇。然而,从综合政策执行成本、经济连锁反应来看,取消此项政策不仅“得不偿失”,更暴露了美国单边主义工具的无用与短视。
美方担忧毫无依据。美方宣称,小额包裹免税政策以及配套的简易通关安排可能冲击国内产业,造成税收流失、商品质量安全监管缺失等问题。这种担忧并没有现实依据。事实上,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对美国内市场影响有限。消费者个人自国外购买自用物品是对个人消费的有益补充。尽管近年来全球零售包裹进口额增长较快,但总体规模相对有限,在全球贸易总额和社会零售总额中的占比仍较小,远未达到主导地位。
政策执行成本畸高。根据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2024年数据,每天美约接收380万件小额包裹。若逐件征税,短期内单日海关行政成本超过1亿美元。大量小额包裹的海关入境程序,将使美海关行政资源不堪重负。5月2日重启的“闹剧”政策只是“花1美元征税50美分”或导致无税可征。
美国消费者成牺牲品。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美国本土零售商的成本也将显著上升,直邮商品将面对关税成本,而增加的成本则会向消费者转移,且对国内低收入群体影响更大。根据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研究,取消小额免税将导致美国消费者多支出约110亿至130亿美元,即人均额外增加34美元至41美元的支出。作为对比,美国对华301关税在2019年给国内消费者带来的额外成本约为482亿美元,相当于人均147美元。
总之,美国对小额包裹关税政策进行破坏性调整,不仅无法解决自身担忧,还将严重影响美国消费者的利益,最终将导致“双输”结局。
作者: 寇埻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美洲与大洋洲研究所副研究员
编辑:安琪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