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10月8日,我国电力行业科技创新最高奖项2024年度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正式发布,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牵头完成的“青藏高原冻土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稳定及冻融灾害防控关键技术”项目获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多能互补优化配置与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也是国网青海电力历史上首次牵头获得的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于2001年3月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是国家科技奖励工作改革后首批批准的26个社会力量设奖奖项之一,是中国电力领域最具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奖项。

国网青海电力首获我国电力行业科技创新最高奖项

国网青海电科院试验在高海拔冻土地区开展冻土塔基稳定性检测。(何炳勋 摄)

“青藏高原冻土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稳定及冻融灾害防控关键技术”由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牵头、国网青海电科院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和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等支持下历时10年完成。项目首创了塔基与冻土相互作用与动态变化过程监测方法与技术;创建了以冻土塔基稳定性评价预测为核心的线路运维技术平台;首创了气候暖湿化条件下冻土塔基冻融灾害防控模式与方法;突破了塔基工程灾害快速修复及治理技术。研究成果攻克了塔基稳定性监测技术薄弱、检测装置空白,基础数据缺乏;复杂水-热-力冻土条件下,塔基失稳机制、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性不明;暖湿化不断加剧背景下,塔基补强和稳定关键技术缺乏;塔基冻融灾害快速处置、稳定性快速恢复尚无技术储备4项技术难题。

国网青海电力首获我国电力行业科技创新最高奖项

国网青海电科院试验人员在青海电网防御仿真实验室新能源仿真平台开展高比例新能源不确定出力特性研究。(何炳勋 摄)

项目成果经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和青海省科技厅组织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全面用于青藏直流、藏中联网等40余条冻土输电线路的运维中,及时处置了冻土区塔基潜在隐患,大幅增强了塔基承载力,全面提升了冻土区电网安全水平。热棒检测技术首次实现了±400千伏青藏直流、330千伏唐-玛线等线路一万多根热棒的全面检测,发现了500余根失效和效能不足热棒,并及时对相应塔基采取补强措施或增加热棒,这些都显著提升了冻土区输电线路塔基的运维和电网安全水平;塔基冻融病害地表—地下一体化处置技术成功解除了青藏直流输电线路8基塔面临的次生冻融灾害的威胁。该项目成果保障了电力天路青藏线安全运行逾12年,双向安全输送电量超200亿千瓦时。为我国冻土地区输电线路工程设计、施工、运维水平的全面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西北地区清洁能源外送,推进了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支撑了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为青藏高原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维护边疆稳定和增进民族团结提供技术保障。

国网青海电力首获我国电力行业科技创新最高奖项

国网青海电科院试验人员开展直流近区新能源场站模型参数优化和测试试验。(何炳勋摄)

“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多能互补优化配置与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围绕电网侧与电源侧多能互补提升新能源消纳的重大需求,从新能源不确定性建模与互补特性分析、互补优化配置、互补优化调度、互补协调控制四项关键技术着手,通过研究多类型电源在不同时间尺度、空间范围的互补协调调度与控制方法,满足电网侧与电源侧多能互补配置与运行优化应用需求,有效提升新能源消纳,增强系统运行的灵活性,为推动能源基地多能互补开发与利用、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带动我国新能源并网运行控制技术升级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作为2017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该项目由国网青海电科院牵头,联合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科研机构以及清华大学、重庆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协同攻关、联合完成。自2019年以来,该项目成果已在青海、新疆电网全面应用,并在西北、甘肃、山东、吉林、黑龙江等8个区域和省级电网,以及12座多能互补电站进行了推广,支撑了这些电网年度新能源消纳能力评估、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测算、电源协调控制等,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近年来,国网青海电力聚焦“双碳”目标,助力青海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围绕新能源控制与电力保障能力、负荷终端互动调节能力、多类型储能支撑能力等新难题、新挑战,实施创新驱动,加强技术攻关,以科技创新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青海打造国家级清洁能源产业高地高质量发展。(王生富 傅国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