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军出生在黑龙江一个偏远小镇,那里冬天特别长,雪下得厚,家家户户门口都堆着雪堆。

他家条件一般,爸妈都是老实巴交的工人,挣得不多,但特别支持他读书。2003年,他高中毕业,没想着考什么名牌大学,直接报了警察学院。

在学校,他特别刻苦。每天早上跑步,晚上练擒拿,周末还泡在图书馆看刑侦书。教官都说他有股子韧劲儿,天生是干警察的料。

25岁民警卧底毒窝24次,遗体被发现时全身白霜,眼睛始终睁着

2007年,他顺利毕业,被分到了哈尔滨市公安局缉毒大队。那时候,哈尔滨因为靠近边境,是毒品交易的隐秘通道,缉毒任务重得不得了。

刚到队里,陈建军就跟着前辈上了前线。第一次抓捕,他穿上防弹衣,冲进一栋破楼,把一个想跑的毒贩按倒在地。那一刻,他觉得自己选对了路。没多久,他主动找到队长,说想干卧底。他觉得,光抓小鱼小虾没用,要打掉毒窝,得从里面下手。队长看他眼神坚定,就同意了。

卧底不是随便就能干的活儿。陈建军被送到一个秘密地方,训练了三个月。

25岁民警卧底毒窝24次,遗体被发现时全身白霜,眼睛始终睁着

教官教他怎么改口音,怎么装身份,还教他在毒贩搜身时藏设备。他拿到的新身份是一个26岁的外地买家。从那以后,他剪了短发,晒黑皮肤,穿上破大衣,开始了另一段人生。

从2007到2010年,陈建军的卧底生涯整整三年。这三年,他跑遍了哈尔滨的大街小巷,钻过废弃厂房,混过地下赌场,一共卧底24次。

每次任务,他都得换个身份,有时候是买家,有时候是中间人。毒贩都精得很,稍有破绽就可能露馅,但他愣是靠着脑子和胆子,一次次完成任务。

25岁民警卧底毒窝24次,遗体被发现时全身白霜,眼睛始终睁着

头几次任务,他还紧张得手心出汗。第一次接头,是在一家小酒馆,里面烟雾缭绕,几个壮汉盯着他。他装得跟真事儿似的,验货、谈价,硬是没露怯。

任务结束回到队里,他交出一堆录音和笔记,从那以后,他胆子越来越大,任务也越来越重。

哈尔滨的冬天冷得要命,尤其是城郊那些废弃仓库,风一吹跟刀子似的。陈建军最难忘的一次,是抓一个叫陈浩的毒枭。

25岁民警卧底毒窝24次,遗体被发现时全身白霜,眼睛始终睁着

那家伙在黑道上混了十几年,手下全是亡命徒,交易从不露面,全靠暗号。陈建军用了好几个月,才混进他们的圈子。

交易那天,他在仓库里跟陈浩碰头,验了货,谈了价,眼看就要成交,结果陈浩的手下突然起了疑心。

他跑得快,翻窗跳出去,躲在雪地里发了信号。几分钟后,警队冲进来,把陈浩一伙全抓了。那次行动缴了几百公斤毒品,端了个大窝点。可陈建军没来得及喘口气,新的任务又来了。

25岁民警卧底毒窝24次,遗体被发现时全身白霜,眼睛始终睁着

第24次任务,是他的最后一战。目标是毒贩赵刚,一个比陈浩还狡猾的家伙。赵刚手下遍布全市,交易点飘忽不定。

陈建军这次扮成个病恹恹的瘾君子,花了好几个月才接近他。交易定在城外一个废弃冷库,那地方冰天雪地,常年没人,正好藏毒。

任务前一晚,陈建军写了一封信,塞进抽屉。那是他留给爸妈的最后交代。第二天,他裹上厚棉衣,去了冷库。

25岁民警卧底毒窝24次,遗体被发现时全身白霜,眼睛始终睁着

交易到一半,赵刚接了个电话,脸色变了。他扔出一张陈建军的警校照片,身份暴露。陈建军想反抗,但寡不敌众,被人从后面敲晕,绑了起来。

赵刚没多废话,把他扔在冷库深处,关上门就走了。那天夜里,气温低到零下三十多度,陈建军冻得喘不上气,身上慢慢结了霜。

他挣扎了几下,最后没了动静,眼睛却一直睁着,像在盯着什么。

25岁民警卧底毒窝24次,遗体被发现时全身白霜,眼睛始终睁着

三天后,警方根据线报找到冷库,抓了赵刚一伙。在冷库角落,他们发现了陈建军的遗体,全身白霜,僵硬得像块冰。

队长检查他的装备,发现那支微型录音笔还在,里面录下了赵刚的罪证。后来,这份证据帮警方把整个团伙一网打尽。

陈建军的死讯传回警队,大家都沉默了。他的追悼会开了好几天,队友们排着队敬礼,市民自发送来白花,雪地上铺了厚厚一层。

25岁民警卧底毒窝24次,遗体被发现时全身白霜,眼睛始终睁着

他的父母拿着那封遗信,哭得说不出话。信里写着:“我无悔选这条路,只希望你们平安。”简单几句话,字字揪心。

2011年,陈建军被追授“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称号。他的故事上了报纸,传遍了全国。他的牺牲,像一颗石子扔进湖里,荡起了一圈圈涟漪。

那次行动后,哈尔滨的毒品交易消停了好一阵,毒贩被判了死刑,他的手下也跑不掉。可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不过是暂时的。毒贩没了这个,还有那个,陈建军走了,斗争还得继续。

25岁民警卧底毒窝24次,遗体被发现时全身白霜,眼睛始终睁着

中国缉毒的形势一直很严峻。东北靠近边境,毒品容易进来;南方沿海港口多,走私也多。

毒贩不是电影里那种大佬,他们就是一群为了钱不要命的家伙。抓了一个,另一个又冒出来,跟割韭菜似的。民警们拼了命往前冲,可这仗好像永远打不完。

陈建军24次卧底,平均一年8次,次次都拿命赌。他选择了这条路,他的死,不是结束,而是提醒——这场仗还得有人打下去。

参考资料

卧底“毒战”!听听一名缉毒民警的真实故事 - 澎湃新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