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君子一朝臣,翻脸比翻书还快。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与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的关系,时而握手言和,时而反目成仇。
今天,两人在社交平台上再次正面对撞。
特朗普嘲讽马斯克“靠补贴发财”,甚至直言“早该回南非了”;马斯克不甘示弱,回怼:“全部削减,就现在。”
特斯拉这辆车,是怎么开起来的?
美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新能源激励政策,是特斯拉得以起步和壮大的关键“加油站”。
2009年,为推动清洁能源转型,美国联邦政府设立了电动车税收抵免政策,向每位购买纯电动车的消费者提供最高7500美元的联邦补贴。
特斯拉作为最早入局电动车赛道的企业之一,Model S、Model 3等车型的销量暴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一补贴的“价格杠杆”。
大量消费者因优惠政策而决定“试水”电动车,特斯拉也由此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位于内华达州的电池工厂(Gigafactory)和得克萨斯州的超级工厂,均是在州政府或地方政府的财政与政策支持下建成投产。
这些支持形式包括:大规模土地供应、低息贷款、长期税收减免,以及基建优先等,极大地降低了企业扩张的边际成本。
特斯拉早期几乎年年亏损,直到2019年才连续多个季度转盈。
在这之前,除了消费者补贴,“碳积分”交易制度也是其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特斯拉将自身多余的碳排放额度出售给传统汽车厂商,从而获得了数亿美元的收益,这在它最困难的阶段,无异于一根“救命稻草”。
加州对特斯拉早期生产给予了数千万美元的激励,内华达甚至为其工厂提供了超过十亿美元的减税和优惠承诺。
政策预期本身就是特斯拉的隐形资产。
马斯克当然知道这一点,但他也不愿被贴上“靠政府吃饭”的标签。
特朗普挥刀砍补贴,马斯克怒火中烧
2025年6月30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了由特朗普大力推动的“大而美”法案的关键程序性投票。
“大而美”法案本质上是一项大规模税收与支出重组法案,内容涉及减税、增加军费预算、缩减医疗与社会福利支出,取消电动汽车消费者购买时可获得的最高7500美元联邦税收抵免。
这一条款对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企业而言,是毁灭性的打击。
对于马斯克而言,这不仅意味着特斯拉赖以支撑的大规模市场激励将被抽离,更象征着其多年来在清洁能源领域所推动的产业方向,遭遇政策“背刺”。
特斯拉曾多次在财报中披露,政府激励政策对其销量起到关键推动作用。补贴一旦取消,企业销售压力将直线上升。
2025年7月1日清晨,特朗普在他的社交平台“真实社交”(Truth Social)上发布了一则引爆全网的言论:
“马斯克获得的补贴可能比历史上任何人都多。如果没有这些补贴,他可能早就得关门大吉,回到南非老家去了。”
马斯克长期标榜“自由市场推动创新”,这句话却将其定义为“补贴依赖者”。
马斯克回击:“全部削减,就现在”
7月1日当天下午,马斯克X平台直接回应:“全部削减,就现在。”
马斯克进一步发文表示:“我们不能无限制地提高债务上限,那还有什么意义?”
他指向的,并不仅是电动车补贴问题,而是整个美国财政结构的隐忧。
过去十余年,马斯克创办的特斯拉、SpaceX和SolarCity等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确实享受了大量政府补贴,包括联邦税收减免、绿色能源补助、NASA合同等。
他曾一度被外界称为“补贴之王”。
自从其政治立场逐渐右移,特别是在成为X平台所有者并频繁发声后,马斯克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对“政府开支过度”的警惕。
他开始抨击政府债务失控,认为无节制的财政刺激正在损害国家的长期竞争力。
他并不单在为自己的公司抗议补贴取消,而是直指“大而美”法案本身的财政漏洞,认为其支出结构既不合理,也不可持续。
因为这不再是技术路线分歧,而是政治路径决裂。
“他们必须败选!”马斯克点名国会议员开战
马斯克在X平台上写道:
“每一个竞选时承诺削减政府支出、却转头投票支持史上最大债务增长法案的议员,都应该感到羞愧。”。
“如果我在这个地球上只能做最后一件事,那就是让他们在明年中期选举中输掉党内初选。”
作为长期关注联邦财政赤字和债务水平的科技领袖,他对“大而美”法案所导致的潜在经济风险深感不满。
马斯克与特朗普推动的“大而美”法案存在根本分歧:
该法案一方面取消电动车购车补贴,直接冲击特斯拉的市场激励政策;
另一方面却增加军费、边境支出与其他保守派优先事项,并将债务上限推升到历史新高。
马斯克长期以来主张“财政节制 + 创新补贴”的混合模型,而“大而美”法案显然背离了他对未来国家发展战略的期待。
公开点名国会议员、威胁要让他们败选,可能导致马斯克与国会共和党主流派彻底决裂,也可能使他和特斯拉的联邦合同、监管环境更加复杂。
对特斯拉的股价与公司运营,也会带来短期冲击——事实上,在此次发言后的24小时内,特斯拉股价即大跌7%。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发文:“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假装是两个政党,实际上只是一个‘单一党’。”
“我们需要一个真正关心人民的新政党。”
这次与特朗普彻底翻脸,或许正是他“另起炉灶”的关键一步。
政商交织,恩怨难清。
从“补贴之争”到“政党结构”,特朗普与马斯克的冲突,早已超出政策分歧的范畴。
一个是曾经的总统,一个是科技界的超级符号。
马斯克想摆脱政策依赖,却被政策反噬;
特朗普想收拢保守派,却点燃舆论火药桶。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