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霹雳-15E导弹残骸,印方“如获至宝”,在一堆上门求合作的国家之中,选择了将残骸交给日本。
据印度媒体“防务研究”网站报道,印方已经和日本达成一致,将捡到的霹雳-15E导弹残骸,优先交给日本专家进行研究。印媒还声称,这次合作有助于日本“破解”中国导弹的相关信息,进而寻找到歼-10、歼-16乃至歼-20的“软肋”,影响到潜在冲突的走向。
【印方对于霹雳-15E导弹的评价非常复杂】
印度媒体借题发挥,拿不出任何证据
印度媒体宣传的这个事,非常符合其一贯“借题发挥”的风格,也拿不出任何有效的证据,很大概率是在虚张声势罢了。
为何这么说呢?因为从逻辑上看,如果这些残骸真的具备重大研究价值,那么印度方面又怎么会大张旗鼓地公开宣扬,更可能选择保密处理,将这份机密卖个好价钱。
此外,根据网络上的消息,以及印度官方放出的信息来看,印度手里的导弹残骸并不存在太大的研究价值。
一方面,先进的空空导弹通常配备完善的自毁装置,这种装置会在导弹未能命中目标或被击落时启动,以防止技术泄露。因此即使印方确实缴获了部分残骸,其完整性也极低,难以提供关键数据。
另一方面,印方的说法还有一个自相矛盾的地方,那就是如果导弹具备研究价值,就一定保存相对完整,那么按照设计原理,自毁装置理应生效;反之,若自毁装置都损坏了,导弹的重要组件也大概率是没保存下来的。
【印度手里可能都是导弹碎片】
与此同时,如果霹雳-15E的确拥有巨大的技术研究价值,印度绝不会轻易将其移交给其他国家。
别看印方在西方国家之间混得“左右逢源”,实际上其在国际事务中一贯采取独立自主的立场,尤其是涉及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
因此,若印方真正掌握了有价值的导弹残骸,他们更可能选择自行秘密研究,而不是通过媒体大肆宣传并转交给第三方。
结合以上几点来看,印度此举更多是一种外交手段,想通过高调宣布来彰显自身的重要性,并试图借机拉拢日本等潜在盟友。
【日本印度的军事合作密切】
印度贬低霹雳-15E性能差,是试图抬高自己
当然凡事没有绝对,对于以上几个“疑点”,印方自己就想好了理由,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印方自己是很自信的。
为何印方要将霹雳-15E残骸交给别国呢?答案是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在对霹雳-15E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后,认为该导弹在性能上逊色于印度国产之光——只存在于PPT里面的阿斯特拉MK-2、MK-3导弹。
换言之,以印方的水平,甚至还看不上霹雳-15E的技术,这才选择合作研究。
但是类似的说法在印媒口中也不是始终保持一致的,也有一部分声音在鼓吹印度的研究人员,从霹雳-15E导弹的“技术富矿”中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对于潜在的中印冲突,有着深远的影响。
为什么印媒会这样自相矛盾呢?因为印度解释不了两个很关键的问题——既然霹雳-15E性能不佳,为何各国会争相上门要求合作呢?如果霹雳-15E的性能很先进,那印度战机被击落的事实,不是就掩盖不住了吗?
印度媒体既要拼命掩盖印军在5.7空战中的失败,又要将霹雳-15E导弹的残骸用于炒作,最后结果就是不断地自相矛盾,怎么能取信于人呢?
更何况,以印度军工体系所表现出的那个水平来看,其自主研发能力屡遭质疑,一种印度自研装备几乎没有能拿得出手的。
以这种水平去“碰瓷”霹雳-15E,说什么没有“研究价值”,只会让印度技术水平不足的情况更加明显,让外界更加怀疑其真实水平。
【印度的国产装备性能普遍不佳】
霹雳-15E技术门槛高,破解难度极大
不过就算印方再“不识货”,日本等国还是具备相应的眼界的,其技术水平也比印度高很多,是否真的有可能破解中国导弹的信息呢?
还是那句话,凡事无绝对,但放在这件事情上可以说难度非常大。
一方面,外贸版武器通常经过特殊技术处理,以防止核心技术外泄,这意味着即使有人获取了相关残骸,也无法从中提取关键数据。
例如,导弹内部结构可能存在简化或屏蔽设计,使得某些核心功能无法复现,此外,外贸版导弹在性能参数上也会有所调整,以降低潜在威胁,这种做法既符合国际惯例,也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态度。
另一方面,正如前文中提到的那样,现代空空导弹普遍配备自毁装置,确保在极端情况下能够销毁敏感信息。
【外贸版和自用版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一旦导弹偏离预定轨道或遭受损坏,自毁机制便会立即启动,彻底破坏所有有价值的部分。
即使残骸侥幸留存,其完整性也极其有限,几乎不可能用于逆向工程,因此即便敌方设法获取了部分碎片,也难以还原真实的武器性能。
最后,武器出口本身就意味着一定程度上的公开化,对于那些进入国际市场的产品而言,其设计初衷就包括接受外部审视和测试。
换句话说,只要产品能够满足客户需求并赢得市场认可,技术泄密的风险自然会被降到最低限度,事实上真正的核心技术永远掌握在研发者手中,而外售版本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
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霹雳-15E作为一款外贸版导弹,其设计之初便充分考虑到了技术保护问题,无论是硬件层面的物理防护,还是软件层面的功能限制,都确保了即使发生意外情况,也不会对国家安全构成实质性威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